ado1128 wrote:何況是貨幣供給,這各成長率一定沒有誰可以支撐,他一定會下來,但是我不曉得是幾時後...真希望我會知道..... m2年增率已經下來了..m2領先m1幾個月反應..加上比較基期關係..以年增率來看會失去意義看月增率罷
台灣憑什麼可以升息?台灣有能力能升息?台灣敢升息?明年跟今年不會有什麼不同,後年跟明年也不會不同========================================你去多讀點書吧...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4%美國2%美國預計明年第二季到第四季升息...如果不升息會產生嚴重通膨...所以前幾年美國一度升息到5-6% 來抑制物價飛漲...++++++++++++++++++++++++++++++++++++++++你去多看一點資料吧!Census Bureau...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都有很多原始資料可以看台灣經濟成長率高於美國是必然的事情....發展時間不同...經濟體規模也不同....美國明年要是有4%以上....全球股市可以再翻一圈.....美國CPI組成裡面...最大宗的是"房屋類價格"....指的是租金等....美國明年2Q以後~~房屋庫存確實可以降到歷史合理區(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清最快一次)....房地產投資也會對美國經濟有顯著的正貢獻(剛終結連續13季負貢獻)但不代表房價就要重新上揚(失業2H10才會開始改善).....所以租屋價格也沒理由大幅上升....CPI上揚也是今年基期過低的產物.....至於2008年通膨....主要是因為原物料需求大增....導致價格大幅上揚影響....不要只看WTI報價.....去看一下.....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裡面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Full release & tables.....Exhibit 17這張表....看完你就會知道~現在油價是因為熱錢堆起來的...根本不是基本需求....沒需求哪來的惡性通膨....台灣內需經濟確實很弱弱的原因是企業賺錢...要不留在海外(GNP-GDP)....要不自己收起來(營業盈餘/GDP)....換句話說給員工的太少(受僱人員報酬/GDP)....如果企業肯回到1990年對待員工的方式.....至少會多流出5500億-7500億新台幣到社會裡面....這樣政府還需要發消費券?所以還是要回到外需主要對手還是韓國比較1990-2009年韓國跟台彎對美元實質匯率台灣只有在2003-2007年是相對貶值的....現在也是相對貶值一點....所以央行只會緩升不會急升....控制新台幣升比別人少升....貶比別人少貶.....這樣哪會快速且大幅升值....而且央行的工作目標是...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的穩定.....沒有摧毀經濟這塊.....撇開匯率....失業率下滑....民間消費就會轉強....所以2H10歐美內需會回溫....這樣位台灣也是正貢獻的....加上企業投資這塊..也是上升....所以整體景氣是呈現復甦的...但是就像前面提到...企業繼續摳員工....在裡面的小員工永遠感受不到景氣轉好....反正記得一件事小景氣循環高點落在明年1-2月間...擴張速度會降低....最慢4Q就會轉強....但是大景氣循環才剛開始....不只台灣....大家都是一樣......只要看到失業率開始下降....經濟長多頭就正式啟動了......
中央銀行新聞稿 98年12月25日發布<網址:http://www.cbc.gov.tw> (98)新聞發布第228號本(25)日某報報導「央行對三區域房產信用管制」,查無此事。特澄清如下:昨(24)日本行理事會議,彭總裁於記者會上只談到台北縣市、台中七期及高雄美術館附近之房價漲幅較高,其他地區房價尚稱平穩,少數地區房價甚至尚呈下跌。全係陳述事實,並未言及對三區域房產信用管制。昨日出席記者會之媒體朋友甚多,其他各報均未作此報導。本行至盼媒體之報導,務必有所依據,忠於事實。~~~~~~~~~~~~~~~~~~~~~~~~~~~~~~~~~~~~~~~~~~~~~~~~~~~~~~~~~~~~我同事一早跑來問我...「央行這樣的動作有強制性嗎?」我說:「沒公文...沒法源...哪有什麼強制性」「但是彭老用嘴巴說...銀行就會自己做了.....」
不想再說 wrote:的確是兩難.但通常這種時候,我都不選邊...(恕刪) 請問你都不選邊,那錢是放在哪裡啊?教一下吧,我也是很困擾...我所知的"邊"有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股票、債券等)跟實體資產(房地產等),我也想都不選邊,問題是除了這3種地方,錢還可以放哪裡啊?樓上有人說現金為王,不過現在這種全球貨幣大擴張的情勢下,保有"貨幣"本身也是一種風險(通貨膨脹的風險),最近黃金的大漲也反應這種情勢,所以我也不想留太多貨幣在手上,還真是困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