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

買了!北大特區加油!

大家好~~~

請問如果我想買北大特區的房子~~~能不能推荐一下有那些建案能看的嗎???

我們的需求是==>

4房~35~45坪(實際坪數) ~戶數少~~光線充足~位於北大特區~每坪約可談到11~13萬~低公設

總價(含車位)約1000萬~建商有良好的信譽~5~10分鐘內~有公車站牌~離將來捷運站近的~

請問這些條件買的到嗎????有哪些建案可以看嗎???謝謝

另外~龍埔學區及桃子腳學區那一個比較好呢??

有2個小孩~2歲/4歲~....
相信2012 年總統大選時,馬英九還是會再來三鷹重開那張跳票的支票---捷運三鷹線

三鷹地區還是會把票投給他,希望他會兌現

但是~~~~~~~




















一樣會又跳票的啦!

感謝各位大大的分析
所以依我跟女友的收入是可以在北大考慮買房子,不過店面的部分就先不要想了。
目前女友敎鋼琴都是以家教為主,之前因為女友敎琴都是東跑西跑對身體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才想說開個工作室,不過沒想到個人工作室也要這麼貴@@"
另一方面是考慮,如果在自己買的房子內敎琴的話可能會吵到鄰區,所以才會有想買工作室的動機。
licher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分析所...(恕刪)

開工作室應該可以買北大商業區地段吧
如哈佛.翡冷翠.世紀館.碧連天.春城大砌.萬寶隆.劍橋.風呂.耶魯
這些應該都可以登記商業用途吧
licher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分析所...(恕刪)


可以考慮和特區內的音樂教室合作,這樣您的購屋就比較沒限制,當然缺點就是會被教室抽成。
cplien wrote:
先說明,我也偏藍。(...(恕刪)


先聲明 , 我已在三峽買屋 , 預計今年暑假搬入

個人反而希望捷運不要蓋 , 或是晚一點蓋 . 希望北大人口密度不要成長太快 , 環境狀況不要改變

我願意犧牲一些交通上的便利性 , 但是不希望北大特區變成下一個永和或板橋 (以人口密度而言)
, 也不指望三峽變成下一個淡水 (以觀光人潮而言)

我只有錢買一棟房子 , 要買環境 , 要買來住 , 買來享受 , 不是買來增值 (有增值當然更好) , 只要區內環境好 , 機能不斷進步即可 !
HKC4225 wrote:
相信2012 年總統大選時,馬英九還是會再來三鷹重開那張跳票的支票---捷運三應線
三應地區還是會把票投給他,希望他會兌現
但是~~~~~~~...(恕刪)


三應地區 -> 三鶯地區

最近的楊署長一語驚醒夢中人,選舉凌駕於國家政策的實施,一切建設都為選舉考量。
每個人要是都能有做一任的決心就好了。

個人倒有不同見解...
2012年總統大選,馬總統不會再開支票,可能會趕在選舉前宣布三鶯線動工,這也算他兌現了。(選舉策略,在台灣很常見)

不過這種想法還是看看就好,純討論。

實際面看來,至少要等到頂埔站完工前後才會開始動工吧。
joy1210 wrote:
實際面看來,至少要等到頂埔站完工前後才會開始動工吧。(恕刪)


  現在環評要重新做囉!路線也會隨開發進度做調整,看來三鶯線真的不知何時才會興建。

  我個人認為若能先落實其他交通建設,例如隆恩街拓寬、北大特區聯絡道、三鶯二橋、樹林交流道、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等,也不是壞事,但三鶯線也需要持續監督,一方面配合三鶯覽車,可以帶動觀光並紓解車潮,二來有利通勤族及台北大學師生往來。
silentocean wrote:
  現在環評要重新做囉!路線也會隨開發進度做調整,看來三鶯線真的不知何時才會興建。

  我個人認為若能先落實其他交通建設,例如隆恩街拓寬、北大特區聯絡道、三鶯二橋、樹林交流道、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等,也不是壞事,但三鶯線也需要持續監督,一方面配合三鶯覽車,可以帶動觀光並紓解車潮,二來有利通勤族及台北大學師生往來。


環評的問題應該是大漢溪新生地的機廠用地被縣府拿來做別的用途了吧? (記得您之前有提到)
目前捷運工程局看到的資訊是要配合北大聯外道路修改路線,依照北大聯外道路的計畫路線,大學路至介壽路二段止,路線大略如下:


那原先規劃的軌道計畫路線是從介壽路三段、外環道交會處轉出跨越三峽河,可能會因為配合北大聯外道路變成這樣 (藍綠色平行路線)。



別路線改成原本的沿北二高邊坡旁走進北大就好了,在我看來那條路線是最糟的,這連三峽舊市區、舊重劃區(礁、安、介、中四里)都無法兼顧,以目前來看現在規劃的路線是兩者兼顧、新舊市區都能提供服務。

您說的不無道理,如果能跟進目前規劃的道路交通建設做整合,與其提早建設,不如跟現有的整體規劃做配合建設,這樣會更好!以目前看來,較好的作法是捷運配合北大特區聯外道路、隆恩街拓寬、大漢溪環河道路這幾個一起施工,或許能將環境衝擊降至最低。

今天看到新聞,機場捷運將延伸到中壢市區,雖然三峽鎮人口並沒有中壢市多,但是我的感覺就是中壢市區道路狹窄,都可以蓋地下化捷運、捷運車站(撇開人口因素),為何三鶯線原規劃的行經的路線(復興路、介壽路)道路路幅都比中壢市來寬闊,當年我去聽公聽會時,現場官員是說三峽鎮道路路幅不夠,沒辦法蓋地下化,況且地下化所需經費較高、施工期長,如果三鶯鎮民要堅持地下化捷運,會跟內湖(文湖)線當年一樣陷入高架、地下化之爭,而延宕10年才興建通車。

現在想想當年官員說的高架化較省錢,也能提早動工興建,都只不過是要欺騙三鶯鎮民罷了...
三鶯鎮民接受高架化捷運,為的就是希望能夠早日通車,現在看來不只是被騙了許久(文湖線的地下、高架之爭),還被擺了一道 (相對於中壢市的道路狹窄問題)。

或許是吧!要等三峽鎮人口達15、25萬才有機會改地下化捷運?這我不敢想太多...只期望能動工就好。
若又未來新北市行政區域整併,人口數就不能是政府拿來延緩興建的藉口。

只能說,政府的前瞻性不足,眼裡只有選舉吧!

joy1210 wrote:


環評的問題應該是...(恕刪)


捷運要不要地下化不止人口數目的問題,連週邊商業氣息、交通狀況、行政地位都有關係。
以目前來看,三峽真有捷運要地下化,完.全.不.可.能。
  • 4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