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G wrote:
霸凌是由英語bullying音譯而來的,第一位做此翻譯的人很有點翻譯深度及天份,就跟其他好的翻譯一樣,兼顧原音原意。若說只是給小朋友用的,恐怕站不住腳。
bullying是進行式
正確動詞是bully
許多台灣人頃向將動名詞 即動詞+ing當成一般名詞來用
算是台灣的特殊學英語現象
重點不在是否小朋友專用
基本上真正所謂的bully現象
大概要曾經身歷其境才能瞭解
那種每天必須去上學(沒有選擇)
去了會被欺侮
跟老師告狀或跟父母告狀都沒用
反而還會得到反效果
(因為同學知道你去告狀 會欺負的更嚴重)
然後日復一日
精神上承受極大的壓力
學生之間的bully現象
完全用在網路開放的討論區
這我覺得有討論空間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
"沒人逼你來這,而且你有選擇"
學生被bully
是沒有選擇的
每天被欺負完回到家
隔日仍只有乖乖上學一徒
你覺得這裡的言論氣氛跟你不太合
盡可以離開找你喜歡的地方去聊
沒有人在你旁邊拿槍逼你一定要來這裡打字
這跟學校裡的bully差太多了
更何況
01是公開自由的論壇
沒人限制你能打幾個字
沒人限制你的言論(但還是要合於版規)
每人的發言權利都是均等的
叫bully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