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現代建築的潮流
現今許多的建案或多或少都會將這些元素當做吸引買家的訴求
例如:風力發電、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等等等等
可其實綠色建築還是應該回到建物的本身的設計發想
而不是空設一堆似是而非的設施
便可以稱作環保與經濟了
記得在另一篇討論太陽能的文章裏
我曾提過許多目前的綠色建案
亦曾討論如以太陽能等其它方式輔助發電的可行性
結果發現到
這些建構成本、維修保養、發電產值等都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惟要大力推廣時間上仍不太適宜
因為建築是百年大計
一旦一個不成熟的技術落成
後頭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恐怕會成為住戶的另一個災難
所以
無論是以風、太陽能、水硾等形式的技術
我會傾向再緩一陣子待技術更成熟時再推廣
綠色建築的另一個趨勢
是融合環境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例如加大光照度、避免直接曝晒、適度的對流等等
或是利用一些建材和技術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
我覺得
其實現在環境的最大殺手
冷氣使用應該可以排在前三名了
如果一棟建築物或是一個社區規劃或擴大至如新市鎮的規模
能在建物開始前著手
適度的約束棟距、用點心思的設計
其實所節省下來的錢恐怕還遠高於目前輔助發電的效益
同時在城市的觀感上反而是加分的呢
所以也期許新市鎮的建案
可以設計的一個比一個還要好
讓淡海新市鎮成為北台灣的新的標的^^(不知道會不會期望太高了,呵呵)
大大有沒有更很建議,可以在選舉前po給候選人, 為大家端些好菜
1,綜合行政大樓新建: 將開工,進行中
2,新市鎮公八公園及兒童公園:完工
3, 國民運動中心:無聲
4, 福佑廣場暨中正觀光市場:近完工
5,中山公有零售市場暨機車停車場:施工,進行中
6,竿蓁一街臨時路外停車場:完工
7, 淡海活動中心:施工,進行中
8, 竿蓁里活動中心:施工,進行中
9,中山北路一段景觀第二期工程:施工,進行中
10,社區綠地及活動空間口袋公園工程:完工
11,和平公園三期及四期工程:完工
12,中正路一段道路景觀及人行環境改善工程
13,台二線捷運紅樹林站附近至竹圍站附近人行道改善工程:完工
14,中正路老街鎮有地收回規劃使用:施工,進行中
15,淡水藝術街坊整體風貌規劃
16,木下静涯區藝術公園及古宅修復
17,建設街首任鎮長日式官邸重建淡水公民會館計畫
18,一滴水紀念館
19,滬尾休閒農業專區
20,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
21, 捷運大都會
22, 沙崙文創
23, 藝術旅館BOT
24, 淡海捷運
25, 淡江大橋
26, 林懷民舞場基地
27, 淡海程氏古跡
28,淡水河口 藝遊網
29,淡水河口藝術展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