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高手 wrote:
呵呵 你開始不針對我提的主題反駁,轉移到其他話題, 也知道你沒招了?
好啦 你這麼愛扯, 請問一下還有你從去年到今,日子有比較好過嗎 ??
失業率創歷史新高、薪資跌幅創歷史新高、經濟成長創歷史新低,目前是亞洲4小龍吊車尾的,連個簡單貓纜都做不好,現在連700億元的內湖線也一樣慘,號稱貓纜第二。 呵呵 做不好還怕人批評,還不能批評。
你的主題是台北101每坪14萬多,直逼三峽水準
那請你去買來賣我啊...
失業率創新高>>我又沒失業
薪資跌幅創新高>>我也薪資也沒跌
經濟成長率低>關我什麼事?我買自行車更好議價了..爽,捷安特本來只能打9折,現在可以打85折了
貓纜我坐過二次...夠了,反正我對貓空沒興趣
內湖線今天坐了一次,感覺還不錯...至少不用等公車了..
日子有沒有比較好...好像跟政治經濟無關耶
你要問我跟女友交往順不順利嗎?
房市高手 wrote:
你不用一直著眼在賣不...(恕刪)
這仍然不對,資產是資產,股權是股權,擁有前者是靜態的財產,但後者卻是動態的表現,金融操作?我想你可能說的是財務操作,擁有一家公司就等於擁有這家公司的資產,這是台灣人一廂情願的想法,或許在台灣這種扭曲的公司治理型態是如此運作的,但在先進國家大型公司(以資產規模來看,在台灣台北金融大樓也可算大了)擁有者(就是投資公司等...)與經營者大體上是分開的,擁有者不會允許利益不迴避的經營者經營公司....
當然你說的一坪14萬我認為不是不可能,不考慮其他問題,只要頂新吃下過半的股權,然後決定把101大樓都不出租,自己住,自己用,那當然,就真的好像把101用一坪14萬買下來,但可能嗎???以一坪2000元租金雖然出租率不高,但要是降價到一坪1500應該就一堆人搶進了吧?放著一年有超過10%的投報率不收拿來自己住??過乾癮也不是這樣,你說的一坪14萬或許表面上是事實,但卻是無法發生的事實...
對了,或許你也不同意別人的說法,但也不必那麼嗆,我跟你沒仇,你也不會是這個領域最高明的人,你喜歡像你求學階段一樣當牆壁男孩唱反調,那是你的事.....
喔對了,你要證明你自己發展出來的獨門見解也不是難事,等你哪天出個論文成了這個領域大家公認的專家,來證明原來資產=股權的話,那以後大家也不必置產買房,反正買了遠雄的股票,就表示買了內湖大衛營,隨時都可以進去住住....那後學還真的要感謝你實現馬克思思想的社會理想主義,是值得後世瞻仰的....
附帶一提,既然你對於資產=股權這樣的論調如此深信,我這裡剛好有幾家握有龐大著名標的大樓產權的破產中公司,要不你拿個60億出來買個公司玩玩,這些個房產現在雖比不上101,但當年也是響叮噹的高樓,60億是開價,價格可談,這些房產鑑價公司還鑑超過百億呢,你占便宜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