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大台北最泡沫的重劃區? 林口,淡水,三峽北大,新莊副都心,南港經貿園區?


bis0815 wrote:
內科晚上也很像鬼城啊...(恕刪)

因為a9站附近的地,都是地主或是財團在養地呀…可能覺得還賺不夠,不想建吧

Brodylin wrote:
重劃區會不會成為泡沫, 要看有沒有提供工作機會, 如果房價炒高又沒有工作機會, 居民絕對撐不下去, 晚上大樓的點燈率一定不高, 久了房價也無法支撐而崩盤, 選擇住家前不如先看附近有沒有工作機會, 沒有工作機會的重劃區(林口淡水三峽), 泡沫是必然的結局, 反之, 有工作機會的地方, 即使目前生活機能不佳, 有人有錢房價也一定會上來的.


Block大所言有理, 只是三峽案子有點不適用. 三峽近期房價回升, 主要是退休群,或是把小小的台北舊房子賣掉搬到三峽大很多房子的一族, 看上的是生活空間. 工作機會有無, 沒那麼重要,, 另外, 泡沫與否, 也要看相對房價, 如果一直是台北某些有工作機會區域的1/3, 那就不太會泡沫化..
kikikikokoko wrote:
Block大所言有理...(恕刪)


大大說的很有道理

房價要以就業支付能力來帶動,才會越來越貴

如果房價是以退休群來帶動,臺灣真是完蛋
林口A9附近有行政園區預定地、中商36預定地、司法園區預定地,這三塊地大到有夠荒涼!
kikikikokoko wrote:
Block大所言有理...主要是退休群,或是把小小的台北舊房子賣掉搬到三峽大很多房子的一族(恕刪)

其實我也是希望大家都這樣想啦~以後也都不會跟人家車擠車..
我在五股上班搬到北大約半年了..說實在離土城工業區還挺近的
我自己在五股.現在來回速限內開車都是在30分上下~
這幾個工業區裡也是能有比台北薪資好的的企業~
也不多說了~好康人家要嫌也無所謂~自己爽快挺好~

幾個重劃區,個人是覺得如果是要舒適,都比老市區好多了~

kikikikokoko wrote:
Block大所言有理, 只是三峽案子有點不適用. 三峽近期房價回升, 主要是退休群,或是把小小的台北舊房子賣掉搬到三峽大很多房子的一族, 看上的是生活空間. 工作機會有無, 沒那麼重要,, 另外, 泡沫與否, 也要看相對房價, 如果一直是台北某些有工作機會區域的1/3, 那就不太會泡沫化..


唉,很神奇的邏輯

Block大所言有理----工作機會與房價有關
只是三峽案子有點不適用----唯獨三峽的房價與工作機會無關
三峽近期房價回升, 主要是退休群----退休群主要的選擇是三峽
或是把小小的台北舊房子賣掉搬到三峽大很多房子的一族----把台北舊房子賣掉的族群主要搬來三峽
看上的是生活空間. 工作機會有無, 沒那麼重要----生活空間是三峽獨有的利器

雖然每個區域的特異言論不少,
各個區域的房價說真的都不低,
但是這麼特異的邏輯真的不多,
有百毒不侵的味道,厲害.

泡沫與否, 也要看相對房價, 如果一直是台北某些有工作機會區域的1/3, 那就不太會泡沫化---這個比較合乎邏輯
6161 wrote:
唉,很神奇的邏輯Bl...(恕刪)


99新北市工廠營業額及家數
區別 家數 全年營收
(家) (億元)
烏來區 - -
新北市 18,221 17,794
新莊區 3,449 1,696
樹林區 2,780 1,917
三重區 2,311 1,184
中和區 2,159 3,415
汐止區 1,312 1,446
土城區 1,227 1,344
五股區 1,192 1,474
新店區 880 2,314
鶯歌區 588 417
板橋區 465 249
泰山區 362 796
淡水區 315 377
蘆洲區 273 65
三峽區 225 277
八里區 201 119
林口區 181 285
深坑區 117 200
瑞芳區 85 147
以下忽略不計

就業機會體現在商業登記、工業登記及營利事業登記還有人口統計上
先從新北市的工業登記來看
一般以營收來計(大公司但是家數少):新北市工作機會(工業:如科技業、家電業等)
最多的是1.中和,2.新店3.樹林

這些分區相對於三峽或林口的交通便利性
到三峽比較便利的分區是:樹林(10min)、中和(20min)、土城(10min)、新店(30min)、鶯歌(10min)、板橋(20min)、三峽(5min)、深坑(30min)

到林口比較便利的分區是:新莊(20min)、三重(20min)、五股(20min)、泰山(20min)、淡水(?)、蘆洲(20min)、八里(20min)、林口(5min)
差不多的是:汐止、瑞芳

從這些地點及工業分析加上人口多寡+營利事業登記還有工商發展來看
三峽到這些區域對比林口到這些區域的遠近及交通優勢
其實可以歸納出幾點來
1.三峽到新北溪南地區有優勢,而溪南地區正好是新北工商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區域(如中和、板橋、新店),主要動線為二高
2.林口到新北溪北地區有優勢,而溪北地區以三重及新莊為核心,主要動線為一高
3.三峽與林口的共同點是重劃區、相對於以上核心地區相同環境品質的大樓或住房有價格優勢

不同點是
1.三峽已滿,選擇變少,價格高昂,主力建商退出,廣告效果打折,已退為二位激戰區(轉往八德)
2.林口未滿,選擇多,建商主力強打,價格高昂,廣告效果加倍,已為激戰區
3.林口利多湧現(捷運、電影城、outlet mall)等
4.三峽本身需透過溪南地區交通生活環境的充分結合才能維繫(三峽到板橋中和新店土城等地)
5.林口可選擇人口的強化(如到50萬人)而自成一格或是透過一高及捷運與新北溪北地區(以新莊為主)
成為共同生活區,皆是不錯的選擇。









juniormark wrote:
99新北市工廠營業額...(恕刪)


您的發言內容很OK,
我沒有太多意見,
林口 v.s.三峽也不是我要討論的,
個人可是一句話也沒提到,
真要給個意見,

我會建議提到林口就業時別忘記
1.在林口旁邊1-2公里的長庚總醫院相關體系以及華亞科學園區上百家公司,
2.其實最重要的就業位置還是在台北市,光提新北市太狹隘了.

當然不在意或是無視也無妨.

我只不過對於一些例子---
如本區域是例外,
就業機會與本區域的發展無關,
以及什麼退休族群,
等言語邏輯感到好奇.
還有什麼快速公車比什麼都方便,
住在20公里外比住在5公里內還省油錢,
不停洗腦的個案開車時間,

等違反常識的說法感到訝異.
如此而已,

了解相對不正確的思考,也是學習邏輯的一環.

對於林口三峽這種相對偏遠區,
房價在10-15萬時說一些大家都有的條件,
我覺得很有意義,
等到房價在20以上了,
還在說這些----很奇怪,
至於邏輯完全不通的----真的不知道為何要說?
6161 wrote:
我只不過對於一些例子---如本區域是例外,
就業機會與本區域的發展無關,
以及什麼退休族群,
等言語邏輯感到好奇.
還有什麼快速公車比什麼都方便,
住在20公里外比住在5公里內還省油錢,
不停洗腦的個案開車時間,

等違反常識的說法感到訝異.
如此而已,

了解相對不正確的思考,也是學習邏輯的一環.


其實並沒有違反常識(邏輯)
因為該區的單價已經給了最好的答案

差不多就是20/5=4倍 的差距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Welcome to Taiwan
不過也不用太搭理那些所謂邏輯不邏輯的了,實際去走走看看再看看自己口袋才是
買房這檔事、除了理性分析外還需要不少感性的體驗
適合你的未必然就適合他人,反之亦然

一直講啥邏輯根本也只是口頭上的理論,抓抓語病.耍耍小聰明罷了
很多新莊.蘆洲.三重舊市區的十年左右大樓
價格可不比林.三.淡大部分的建案低.甚至巴好玩的...更何況更市中心的重劃區
讀萬卷書真是不如行萬里路~~差別就是在這裏
交通上還有人口車流量.道路負載.平面跟快速的問題沒去考慮
邏輯通不通都自己在想的~~看事情的角度狹隘.自然只有自己的一小套所謂"邏輯"
不然屋子那麼多,照邏輯房價不是該跌嗎~?
邏輯都會通,張副市長就不會被虧得要死了...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