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眼 wrote:物流中心?不是有規畫...(恕刪) 新市鎮新開的最大間郵局就是超級物流中心,Pchome Yahoo..買的東西常轉送到此....住新市鎮的人很多是年輕上班族,上班都在台北市,若以就業平均薪資來說會比淡水公司高,所以淡水原本就不是就業市場,淡水現有就業環境大多是集中在英專路.老街,捷運站,中山路..附近的服務業,科技業會在紅樹林的科學園區,或是關渡那幾家上市公司,一直沒有所謂的就業問題.
不長眼 wrote:物流中心?不是有規畫...(恕刪) 謝謝你的提醒,那塊倉儲地將來若是成為物流中心,確實會有不少大型貨車往來,但是以當地的情形,捷運站、轉運站、區公所、國小...,個人以為大型商場入駐的機會較高。好市多在關渡的店址,其中一部分現在是新竹貨運的物流集散點,將來會移走,可參考。小弟原文講的是針對台北港進出口貨櫃使用淡江大橋的機會,併同本區的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個人有以下看法:原文已說過,台北北區的貨櫃還是沒有走淡江大橋的需要,就不贅述,現在來看看淡水一帶,先說一期,一期沒有產業區,頂多是商業區,各位看過貨櫃車在101附近的信義商圈卸貨嗎?就算有,會常發生嗎?如果二期完成開發,設立許多產業,確實有可能一些進出口貨櫃要經由淡江大橋運送,但是這些貨櫃車要怎麼走?在淡水市區或新市鎮裡面繞一繞再前往目的地?這些司機沒事會像環保教一樣在大街遊行?幾乎就是走沙崙路往二期產業區送,連淡金路都不太會去碰。環保教除了會危言聳聽,能不能有個有依據的說法?況且二期的開發在環保教的領軍下還遙遙無期,談這個都太早了。再看一期的就業,本來營建署是規劃二期的產業區成為新市鎮在地就業之所在,但現在因二期開發受阻,暫時不用想這個了,如果台北港特定區有發展起來,本區居民經過淡江大橋前往該區就業就成了另一選項,這個淡江大橋就不光是疏解交通的功能了。沒有淡江大橋,找工作時想的是儘量不要南過台北北區一帶,有了淡江大橋,桃園都不算遠,我還有同事從新竹開車來淡水上班的,都走海邊,然後被迫塞在關渡橋以後的路段。講到二期開發,目前阻力的一部分是環保教主張農地和老厝的問題,不知道如果將這些環保教主張保留的部分留住,會不會影響整體的開發?如果留下來,為了避免後代子孫變賣亂蓋,就應該實施類禁建,農地只能能用,老厝只能修不能改建,且修建皆需經過審查會議,不然黃帝神宮周圍美麗梯田的消失,幾乎可見會重複發生在環保教主張保留的地方上。
火哥說的沒錯阿,這是社會問題,當初徵收土地犧牲少部分人的權益,不就是為了讓"人"有地方住嗎?應該不是讓錢有地方"住"吧!所以新房主要應該也是能給大多數的人能買得起,並不是說投資不好,但是這儼然是社會問題,如果不是社會問題,政府何必打房,一直壓抑房價呢?就讓他衝得老高,一去不回頭就好。希望政府能多些做為,回歸"居住正義"。
不要說不可能,因為我住八里三十幾年當初也覺的不可能,可是我同學現在台北港重劃區分的地120坪,上個月以一坪65萬成交了.這樣子的成交價你們覺的八里的房子還會便宜嗎?八里,淡水是我目前最想要置產的地方~~~~~~~
orion_t66 wrote:如果政府在一期蓋50...(恕刪) 本署102年4月30日營署鎮字第1022908423號公告「淡海新市鎮第二期發展區第一開發區安置住宅招商投資興建計畫-土地標售案」,因故停標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198&Itemid=5540多家業者領標,不給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