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Wu wrote:
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恕刪)
流標(無廠商投標或未達法定開標家數),下次開標日7/2。
不知用地徵收及5/29測量結果的部分進行的如何?
不知法官現堪的結果是否會當場公佈?
如果會的話,依常理判斷,應該沒有越界吧?不然環保教的怎麼一點聲音都沒有。
這些環保教的把紅樹林當成聖物看待了(我一直稱他們為環保教,因為這些人已經無法理性溝通,只要不是照著他們的意思,就都是敵人,並且常以不堪的字眼在攻擊公部門的人),
但是當初在做捷運時,捷運局委託台大城鄉所對紅樹林做了調查,從這調查可以看出,此地的紅樹林生態並非那麼脆弱:
5.2 監測結果
茲就各組於八十年一月至八十二年六月監測情形暨結果簡述如后。
(1) 動物組
以底棲環節動物為指標的監測結果,可研判在鼻仔頭橋緊鄰臨之填土區在民國八十一年六、七月間曾受到水污染之干擾,但經調查分析,其主要原因乃附近之工廠架設廢水管,將污水直接排入該區所致。於竿蓁橋附近,於民國八十年三月間曾砍伐一片紅樹林,並加以填土,以致此地幾乎無指標動物活動。惟其後漸漸恢復情況,並與遠離填土區之監測資料比較,可發現已成穩定狀態。
(2) 植物組
總體而言,捷運施工前後對紅樹林所產生的影響,主要為工程開發使紅樹林棲地減少,其主如上項所述之竿蓁橋一帶為代表,關渡大橋附近。至於其他方面,並未發現對紅樹林有明顯之影響。
...
6. 討論與建議
...捷運工程的施工,不僅須直接砍伐部分紅樹林,且因工區緊臨紅樹林,故對其生態環境之破壞,勢在所難免;惟本工程得以將此衝擊降至最低程度,且於完工後,根據實地追蹤觀察,不僅去除捷運施工前,環保及地方人士之擔憂,淡水紅樹林己展現生機勃勃跡象(除關渡大橋下方新發現紅樹林生長蹤跡外,於捷運淡水站後方親水公園廣大沙洲又發現紅樹林蹤影),...
另外,這工程在環評第3次初審時,竿蓁里里長的意見:
...竿蓁里舊稱竿蓁林,先民屯墾荒地因多竿蓁而得名。我們引以為傲先民能用竿蓁為筋材來蓋土确厝,竿蓁林另一為傲的是廣大淡水河邊的紅樹林,我們管它叫海茄苳。先前大家為這片樂土為慶幸。因為養鴨人家、白鷺鷥、跳彈塗、招潮蟹等,解決我們大多民生問題,因白鷺鷥蛋、招潮蟹、跳彈塗、紅蟳、土龍等,尤其海茄苳更是煮飯的材料。可是曾幾何時海茄苳被列為國寶,那整個民生必需品也斷,整個食物鏈也斷了。各位,白鷺鷥不見了,跳彈塗、招潮蟹要運氣好才看得到。密密麻麻的紅樹林整個生態都不見了!...
這個我可以佐證一下,民國75年左右,那時還沒有環保這東西,有一天我搭新店客運行經竹圍國小前時,往紅樹林望去,樹頂是一整片的白鷺絲,那幾年間偶爾也可見類似、但數量沒那麼多的情景,但是這十幾年來搭捷運時,不曾再見過了。
環保教很少用科學去說服人,好不容易有個學者出來講點有科學的話了,立刻被他們當成聖經:
淡海新市鎮 在氣候暖化時代是錯誤投資
這實在是很奇怪的論點,台北盆地都淹了,淡海新市鎮沒淹,反而說沒淹的因道路不通不適合住人,請問颱風天淹水時,是被水淹的1樓不能住人,還是沒被水淹的2樓以上不能住人?
台北幾百萬人,遷台中嘛,一百年會有一次大地震,遷高雄嘛,水資源無法應付,分散遷移嘛,如何維持經濟規模?嘴巴說得簡單,實際執行看看?
況且所謂暖化海平面上升,都是暖化派用電腦模擬出來的,甚至嘴巴說說的,
要不要看一下地質研究人員及天文研究人員對暖化的看法:
暖化減緩 挑戰主流
地質研究者用鑽探採證分析來說暖化,天文研究者用量測數據分析來說暖化,氣象研究者用電腦模擬來說暖化,何者容易出錯?若又受到金錢控制或意識型態影響,學術界說假話空話,一點也不奇怪。
如果沒記錯的話,NASA都說未來海平面要上升?公尺是滿難的。
依照汪中和的論點,政府應該更積極的開發淡海新市鎮,因為此區將是未來淹大水時的諾亞方舟啊!
我查了一下汪中和的網頁,他除了求學時讀了地質相關的,現在的研究主要是在水資源,看看他近年發表的論文題目,與暖化可算是無關,他前面的那些論點,推測的依據何在?
另外,環保教反對淡江大橋的理由之一,先是說砂石車入鎮,可是被人點破,淡水市區是禁行砂石車的,現在環評過了,又說將來賭場蓋了以後,就像木馬屠城,可是賭場的八字都還沒一點,最近又改口說以後台北北區的物資從台北港進來後,會走淡江大橋而不是64經淡水河進台北,講這個話前不知有沒有先分析台北港進來的貨,在有淡江大橋的情形下,去北投、士林、內湖,怎樣最省油省時?我以google map來測,上面2種路線,距離差不多,但走64-淡水河進台北,比走淡江大橋-淡水-台北快(因還無橋,故加上港區大門至沙崙路口4公里),環保教還忽視了一點,現在很多貨品不會直接進末端(除了工業區、園區大批進料),一般多是進物流中心再分至各地,物流中心在哪裡?還要走淡江大橋嗎?
真的,如前面有大大所說,跟這些環保教說理其實滿浪費時間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很愛護環境的,環保教若真的講出一些道理,一定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可惜他們硬是把環保變成宗教,反而壞了真正的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