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sfashion Xuan wrote:小弟最近對淡水新市鎮...(恕刪) 據我瞭解淡海新市鎮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有很大的因素是二種不同的聲音及意見讓很多建案跟本無法進行我問你 淡海新市鎮發展起來誰會贊成 誰會反對我們不要提別區域的人以淡水來說新市鎮附近的居民當然會贊成但淡水捷運站的人 及淡水老街附近的人會贊成嗎你換算比數來看你說誰佔優勢以選票來看你會挺誰所以要兼顧的話當然喊一下要開發新市鎮拉一下新市鎮的選票但實際是慢慢的去推淡海新市鎮的建案也可以穩定一下老街及舊市區的居民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嗎任何事都有一體兩面的考量的
kiwisfashion Xuan wrote:小弟最近對淡水新市鎮...(恕刪) 新市鎮的建照本來就要經過審查才放行,舊市區已經有一家麥當勞,新的開不開也不緊急...--簡單一句...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現在的居住環境也很好,今天的氣候超宜人...
逸武雲 wrote:據我瞭解淡海新市鎮發...(恕刪) 目前的人口優勢當然是老淡水為主..那為何政府還要一直提新市鎮建設?當然土地解套與配合選舉政見(供應大量低價住宅)是最為重要的推手..再加上建商的互相配合..新市鎮遲早會開發起來的...等到淡水最為致命的缺點--交通漸漸好轉後..新市鎮人口才會快速增加...別忘了新市鎮這張藍圖規模是30萬人...真要發展起來人口不會輸給老淡水...不過我倒是覺得老淡水不須視新市鎮為毒蛇猛獸...不如配合政府規劃..趁老淡水價格不錯(近捷運)及新市鎮還未飆高前..換到新市鎮先卡好位置...老淡水就讓政府去玩吧...照政府規劃..老淡水只會往觀光方向去整合..行政中樞與大型商業區等等都會遷到新市鎮..老淡水只會有越來越多的遊客...而新市鎮包圍老淡水..居住環境良好..街廓整齊..綠地到處都有..遊客幾乎沒有..想要玩..到淡水各景點不須塞車只要10分鐘..(東西方向..與外來客不同)往北海岸去玩也比台北過來的少開至少40分鐘...等大家塞回台北時..你只要到中山北路岔路口就可以彎回家..別人還要多塞40-60分鐘才能到家..新市鎮缺點還是在對外交通(淡水以南)若淡江大橋一旦串聯64/66...先不論是不是會塞..1.至少我不是先塞到台北市再往桃園或中永和塞2.一堆人往64/66去塞..原本的台2不就會順暢很多?這不就是分流的效果?PS.財力夠的在老淡水可以留一間店面開店或租人..
skuldy wrote:若淡江大橋一旦串聯64/66...(恕刪) 還可以再加一條台65(特二),五股交流道接土城交流道,上次從五股交流道下來要去板橋,不小心上了這條路(其實是走錯),後來在新莊中正路下來,要不是中正路下班時車多,不然走這去板橋中正路一帶,比走大漢橋要快得多。板橋土城段12月通車(非全線),等全線通車,這樣若要上國3,不必擠中和,也是一個選擇。台65道路圖
orion_t66 wrote:還可以再加一條台65...(恕刪) 特二還沒全線貫通..貫通後..到二高也不需再走64...64板橋中和段的車流應該會減少些...多開一些快速道路的用意就在分流..可是總有許多人一直用"我用不到"來抗爭...想想大家都跑到別地方去塞了..你每天走的那條不就空曠了? 分流絕對會比拓寬來得有效果..
lorrentin wrote:說到分流現在國道一號...(恕刪) 這個我不知道幹譙幾次...五股交流道要接64..要先上特二..再轉64...下交流道(五股)-上快速道(特二)-馬上下交流道-走一大段右轉左轉-上快速道(64)-馬上下交流道(五股二)-一路塞成泰路-關渡橋-台2-回淡水..所以我後來走一高回淡水根本不走64...直接上18標從環快下去走洲美快多了...真的車多洲美就直接到北投走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