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路上除了榮譽市民外 , 其他的 "開價" 都要 20 ~ 22 左右 ,
對於榮譽市民的建商 , 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腦殘 ~~
沒有買車位的人就要淋雨或曬太陽走上那兩層樓高的階梯 , 才可以到大門口搭電梯 ,
這對老人家跟採買完的人 , 真的是莫大的折磨 !
另外海山學府最讓我吐血的是 , 社區內沒有放腳踏車的地方 , 在外面走道上劃幾個位置 ,
雖然收費不貴 NTD 50 , 但就是一個不太舒坦

至於大京采 , 金鳳凰 , 好旺來 , 巴黎 , 北京這幾個社區 , 我只能說不太對我們的胃口 ,
用這種方式過濾可以省掉不少看屋的時間 !
土城房價從捷運通之後沒合理過 ,對我這種上班族來說 我也不可能搭捷運上下班,
頂多是到台北市時 懶的騎車開車時的替代工具,當通勤工具太傷$了....
我在4月時在金城路/立德路/明德路 這三條路交界口的KFC附近買了間房子
11年的大樓,總共15樓 我買在大樓的11樓,權狀34坪(含平面B1車位,扣掉後公設後室內大概剩下23坪),
落地窗面對二高旁的山 通風+視野良好 但是 沒有裝潢過.....總價花了480萬
那個點除了沒捷運外 大概要什麼有什麼了(傳統市場/銀行/公車/出租車位/家樂福/特力屋/學校/診所.....)
如果延伸到廣福國小附近 我覺得一坪17的大樓 還算在合理範圍
再靠近海山站那附近的公寓 我覺得18是最多了(那些公寓大概都20~27年了 華廈也有15年以上)
之前我家(學府路傳統市場那邊)對面的公寓2樓要賣 室內27坪 最後賣給仲介396 (你可以算看看多少錢/坪)
據說仲介轉手之後以450多賣出....

那些住了15年以上開超過17萬的,我只能說是人都想賣多一點,胃口也被仲介跟媒體養大了
在買那房子之前 我看房子大概看了兩年多,2年多內 前後找了7個仲介,
假日沒事都在看房子 也笨到被沒收過斡旋金....
這兩年內 看到後期 常常仲介帶看的屋子都重複了...
社區名字跟地址只要聽到 就知道在哪跟有沒有去過/管理費多少 等....
到最後買這間房子是親戚靠關係找的仲介很support(也就是說沒有狂賺的意思)
寫了一堆 不是想寫我看了很多間還是什麼,而是真的要有長期看屋的心理準備,不要牽就目前看到的屋子
除非一住不到3/5年你就換,不然 就把戰線拉長....久了 自然能找到價格真正合理跟適合的
板橋的人到土城看屋(因為土城相對便宜)
土城的人到樹林看屋(因為樹林相對便宜)
樹林的人到三峽看屋(因為三峽相對便宜)
只能說 越後面的人 越被往外面的衛星城市趕....
房價真的被仲介跟媒體搞壞了(哪個地方不是這樣?)
另外 我建議公寓/華廈超過20年 就不要考慮了
原本住的公寓附近,有爆過水管跟糞水流出查不到的記錄(糞水事件不在我家發生,但讓樓下跟隔壁鄰居彼此反目)
舊公寓的管線不像新式華廈/大樓有管道間,要查漏水或滲出常常都要去按樓上/下的電鈴 然後請工人敲牆
然後那個老舊電線重拉也是很頭痛的.....老公寓要買 要很小心 不然還是別碰...
不知不覺 我竟然key了這麼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