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這個國美的價錢 只能說祝福妳們 可以............熱銷

james00912 wrote:
太快衝高價絕對不是好事
慢慢漲才是正向的 看你應該買很多在這 很期待高價是吧哈哈哈哈 沒有不敬的意思

衝太快還是慢慢漲
看你拉多長的時間來看囉
頭前副都心的建設都差不多要收尾了
現在漲的原因跟幾年前那種被投資客炒高根本不同

如果我買了很多在這也不是現在這個價錢
漲快漲慢對我來說根本沒差
你如果還沒上車那慢慢等崩跌吧
*先說我這文並不是推國美,是買房的觀念*

james00912 wrote:
看來國美入訴求 也不是在地客人 就看天龍人們 買單嗎(恕刪)

確實大部份不是老新莊人。
以我現在住的社區來講(中大坪數80多戶),在地人不到2成。
價格觀點來自於自身居住地的比較,在地人受限於舊有價格框架,常會看貶自身區域價值,本就很平常。

james00912 wrote:
大大跟我想的一樣
價格要慢慢來 自住才會慢慢的進來
一衝太高 就會跟之前五年前買頭前60萬的人案子一樣
(恕刪)

頭前和副都心最好的買點在去年上半年~前2,3年,頭前在環狀線通車前先打底,再來是副都心。去年上半年已經有很明顯的上漲徵兆。因資金配置,去年5,6月我在頭前和副都心各買了一間20來坪的小房出租。同時在01版上有勸告有剛需的朋友,只要價格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最好能先買。而現在最好的買點已過。尤其是頭前地沒剩幾塊了,能選的有限,除非房價的趨勢改變向下,不然都快變賣方市場了....

我也覺得緩漲好,但還是要尊重市場。我在竹北高鐵有一間近十年屋(120多戶,都是60多坪~85坪),看它近一年的成交狀況,我很高興但還真被嚇到....

所以尤其是有剛需的朋友,房子在低點到來時還是要敢買啊! 之後住就住了不要想太多 (尤其是像頭前、副都心規劃架構如此完整的重劃區) 。 不然利息那麼低,你也要付房租不是? 探低的結果可能就是一再的錯過。
新莊三重附近有像*竹科*
工作機會這房價才撐得起
新竹東區漲八成達45萬
同意不能再同意了👍讚
DS20120802 wrote:
*先說我這文並不是推(恕刪)
頭前與副都心去年開始快速回漲
主要是比價效應追回過去前幾年下修價格空間
畢竟近年才開始的新開發重劃區可是一路上漲從來沒跌過
而頭前與副都心從谷底追上曲線斜率更明顯而已
對比央北成交七十萬與土城或三峽北大成交破五十萬
目前國美價格似乎也不算超乎想像之外
湯唯 wrote:
如果新莊三重附近有像*竹科*
工作機會這房價才撐得起
新竹東區竹北漲四成達45萬起
只因有竹科主管、竹科工程師
頭前重劃區每坪55萬-60萬
這附近的傳產領的薪水??(恕刪)



竹科幾十年前就有了,早期還有一堆不用錢的員工配股可拿,隨便賣就幾年薪,但那時除了梅竹、荷蘭村....等,普遍新房也不到10萬/P。到了2003前後,竹北2期、高鐡區,開案也不過從1坪8、9萬開始....一直到金融海嘯後的2012年,超過20的也不多,但同時雙北可是漲翻天。更近的在2年前,也少有人認為竹北30萬/P是常態,更別說近一年飆漲到現在的40萬以上了。所以說竹科和工作機會因素早就存在,這波上漲追根究底主因是QE。而台北在2012~2015的上一波已經頂天,再上去也不是一般上班族買的起,修正也是應該。但整理久了,加上QE和全台各地拼命追趕,也漸止跌,趨勢反轉向上。

雖然我竹北高鐡的房子漲了2.5倍,但現在全台的房價,只要能漲的地方都漲了一輪,我是不認為各地的房價,還有什麼理由可以再大漲。但對於像有政策、交通、地利、和廣大重劃區空地供給的地區 (像青埔、林口、新莊),在建設的逐步落實後,產業結構改變和人口的引進....,我還是很看好它的發展,期待能有不同的樣貌。
Hakkafuxker

ㄟ你蠻特別的 是我少數知道有新竹房又看法中肯的

2021-12-29 23:58
Hakkafuxker

我是新竹東區新莊副督心板橋林口A9都有房 說真的新莊價錢目前還是有點委屈了

2021-12-29 23:59
謝謝🙏
Stormjam wrote:
頭前與副都心去年開始快速回漲
主要是比價效應追回過去前幾年下修價格空間
畢竟近年才開始的新開發重劃區可是一路上漲從來沒跌過
而頭前與副都心從谷底追上曲線斜率更明顯而已
對比央北成交七十萬與土城或三峽北大成交破五十萬
目前國美價格似乎也不算超乎想像之外


就等未來 實價登錄 新制上路後
大家就比較清楚實際銷售(預售)狀況跟金額了~
謝謝🙏
只能說市場太熱了 恭喜完銷了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