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有人覺得現在的新建案越來越扯嗎?

終身代號9527 wrote:
持續看房好幾年了大多(恕刪)


我朋友台股12000點歷史新高喊要跌了

現在15000

不是一樣,敢賭的就贏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一樣套用在車市, 大(恕刪)


車子不是必須品是奢侈品,交通有太多替代方案

台灣目前都會化還不足,各六都都會化移入的人口早就抵過未來30年的少子化了

看看雙北桃園這幾年移入,就算未來台灣人口一年少100萬房子依然供不應求
ga8016 wrote:
我以前也是一直期待房...(恕刪)

以前我也和你一樣期待房價下跌,
等了3年多受不了了,
8年多前,
剛好火車站走200步有成屋,地主保留戶出售,
牙一咬買了,一坪24萬;現在40幾萬!
ga8016 wrote:
我以前也是一直期待房(恕刪)



沒錯

早些時期的大樓公設只有15%左右
32-35坪 室內可以1主臥3小房2廳2衛浴2陽台 陽台外還可以做窗戶

現在要買相同室內空間的新大樓 可能要買到45-50坪
以中和來說 整整就多了500-800萬!
這真的是很驚人的數字
而且45-50坪 繳的管理費更貴!

感覺現在趨勢是小屋子小坪數 高公設 低"總"價
而且感覺會越來越嚴重.....

幾年前看一坪40-45萬
現在看都要50-60萬....重點是新大樓格局空間都越來越小 公設比越來越高
格局設計滿意的物件又太貴
老華廈大樓 好的物件幾乎都沒幾天就賣掉了(重點是價格跟新房子差不多)
是真的很誇張
終身代號9527 wrote:
持續看房好幾年了大多...(恕刪)

資金如海嘯般進入台灣,不是漲股票,就是漲資產,漲資產傷民調,漲股票大利民調,所以政府打房不打股,且打房讓資金全流向股票,股市漲的更兇。

經濟好時,股市漲的兇,經濟向下時,反轉也快。

房市就不太一樣,經濟好,慢慢漲,經濟向下,卻跌不動。

如果政府認為房市未來會跌,現在根本不用打房,會打房就是預期未來會漲。
不知道為什麼一堆人在打房,
一堆人在唱雖房地產,
一堆人說房價已經在高點...

我買第一間房時, 隔年的新建案更貴,
被迫賣房時, 還是賺了差價,

買第二間是預售屋,
隔壁的新建案硬是高價高了許多,
同地段, 一樣不是寶卡卡建設,
新建案就是開價比較貴...

現在是漲了價, 就不能降價嗎 ?
小吃也是, 一漲就回不去了...
明明原物價又降啊... 不懂...
這也是最近房市 自住買盤傾巢而出
因為有一種感覺
現在不買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更貴 可選物件越來越糟
有能力 看到喜歡的
下手吧

終身代號9527 wrote:
說我舉例的都是食物 都是民生必需品 我們沒辦法不吃不喝
台北市的房價一直都高不可攀, 不過感覺也到頂了

因為再高上去根本沒幾個人買得起

以前買不起台北市至少還可以買新北第一圈

只過個橋就可以進北市, 生活機能佳, 騎機車搭捷運其實都不算太遠

曾幾何時這新北第一圈地點機能不差的也都是50幾萬起跳了

以一般收入能買得起兩房就算不錯了

要買大三房大部分只能再往外一圈.....

可是再外一圈

交通就成為問題, 太多人往外圈住, 開車通勤塞車塞到太可怕

騎機車和搭捷運又太遠

唯一可慶幸的是現在外圈機能都已不錯, 電影院商場不輸市中心, 不用再特地進城消費了

但上班通勤仍是無解
briareus wrote:
台北市的房價一直都高...(恕刪)



幾年前真的是這樣覺得 所以在看永和

反正過橋就到台北市了 何況還有捷運

殊不知2020後……不要說永和了

就連中和蛋黃區都買不起了

以前新建案還可以看頂溪站 永安市場捷運站周邊

現在只能看看景安站的對面靠山……或是南勢角

不然就是沒捷運站的積穗 or 錦和高中那區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