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過謝謝 wrote:
看來蠻多人都對衛浴比較在意噎
廚房大家是都直接退掉嗎XD?(恕刪)
老頭子有話直說.不喜歡就跳過
妳不喜歡浴室廚房的格局或配備
此屋別買.轉頭走人.再繼續看屋.
.
記著.客變.絕對不能蠢到退掉磁磚
客變交屋.別蠢到退換馬桶浴缸廚俱
未來妳可能付出慘痛代價.後悔買房
.
大家買房.房價+裝潢價+無照設計價
如堅持衛廚的格局配備..請妳買毛胚屋
+證照設計價+證照建築價+證照裝修價
需裝修證照設計師+裝修證照施工師傅
而且.妳必需申請室內裝修施工許可證
審核妳的設計圖說.消防.裝修工法材料
施工前/中/後.需經主管機關審核查驗
.
*****************************
..客變房屋要設計找設計師.抓漏找統包
..裝潢.找設計裝潢業或系統櫃或特力屋
..裝修.防水防火防裂工程.找樂活輕裝修
..公司大.重商譽重品質.找證照師傅施工
..記著:簽約內容寫清楚.你能才簽約付款
https://reurl.cc/9E9lLO
.
●房廳衛廚後陽台...浴室廚房最難搞.
施工需許可證/設計需證照/師傅需證照
.講建築法.建築技術規則.消防法.裝修法.
.審核圖說工法材料.查驗工程.工時長價高
點它浴室圖N廚房圖:一堆管線出口入口
.冷熱水管.排糞管.排氣管.瓦斯管.排煙管
.冷熱水口.排糞口.排氣口.瓦斯口.排煙口
.(消防):冷熱排水系統.瓦斯防火區劃構造
.洗澡沖熱水.開伙炒炸煮.衛廚(冷縮熱脹)
糾紛榜首浴室廚房.磚裂漏水壁癌隔音差
.拆牆拆磚築牆修地板.貼磚泥作粉牆防水
.需灌漿牆隔音地板.防水防火防震防裂
.需高價小磁磚.防水防火防震防裂止滑
.貼磚需高規硬底薄漿工法.防水火防裂
.黑心第1名.天花板矽酸鈣板換氧化鎂板
.邊緣角落貼不織布.門口止水墩.防漏水
.馬桶浴缸出口需對準排糞管排水管防漏
.廚房3機.必需對準排水管瓦斯管排煙管
裝修浴室/廚房.如施工不良漏水.賠不完
懂嗎.你找錯人裝修衛廚.漏水就求償無門
.搜尋.浴室漏水賠樓下40萬登門監督修繕
.搜尋.明星裝潢按摩浴缸漏水賠樓下85萬
.搜尋新聞.交屋不到一年.牆裂漏水不敢住
.
借過謝謝 wrote:
婚後打算跟老公自己搬...(恕刪)
回覆有點離題。 如覺得沒幫上忙請見諒
本來就我也是想換新房子的。
舊房子從民國93年住到現在
這當中遇到。浴室爆管漏水到樓下。窗框滲水。女兒牆磁磚剝落。浴缸滲水導致內牆壁癌
都一樣一樣的修復了⋯⋯
修到覺得買房子跟博杯一樣
去年有想換新房子的念頭。想換到重劃區比較整齊的街道空間
從蘆洲。三峽。三重。板橋。中和 新莊。內湖。…
看了一堆新建案。從國泰、璞園。遠雄。皇鼎。鄉林。(有些記不住了)
看完之後。 發現完蛋了。如果要換一樣大的房子。我至少要再多花600萬買公設
我現在的房子是社區大樓的。因為早期蓋的。
所以。只有逃生梯一座。所以公設只有少少的13%
每層只有對門兩戶。有電梯。頂樓十樓我在九樓
看了一堆新房子。覺得房間都很小。有些格局很怪
唯一的優點就是房間裡面沒有樑。樓梯走道寬敞。
逃生梯有兩座。逃生的時候。不會跟消防救災人員撞在一起?
幾番考量之後。 決定把現在修到舒服
衛浴設備。指定TOTO.
因以前國產品牌有發生過。五金掉漆。馬桶水箱零件停產無法修復的問題
浴室的排風系統重做。因為有一間浴室沒有對外窗。想把排風系統做好一點
結果打開的時候。發現排風管根本沒往外接到主管道間。
難怪浴室抽風機怎麼抽都很潮濕
浴室排風機我指定台達220V的三功能機。便宜好用一台少於一萬塊
乾濕分離。浴缸拿掉。防水做到天花板
廚房整個重做。在選廚具的時候
最喜歡的就Cleanup. 在民權隧道前的那間看的
後來。老家有弄了一整組還有中島
自己的這間不行。因為預算管控的關係
後來找離家近的廚具公司處理。以後有狀況也好做維修調整
三機選櫻花 買的是烘碗機。因為老婆喜歡手洗的感覺
檯面選的是杜邦石(高低階價差兩倍、質感也差N倍)
寫了那麼多。想說的是。 新房子好貴、有被搶劫的感覺
衛浴設備喜歡TOTO的話,可跑一趟信義區的旗艦展間
那邊只展示不銷售。所以可以慢慢看。TOTO的服務小姐會慢慢的跟你介紹
全部系列看完。也大概知道價位在哪裡
排風機也很重要。 浴室潮濕會容易發霉
廚具也是。跑一趟廚具展間。對於用料的好壞的就會有一把尺
如果不是選Miele這類很厲害的三機。其實都還好
廚櫃的箱體(不銹鋼桶身)以及檯面材質的選擇。價格才會差非常大
住樓主早日找到心儀的房子
附上我家廚具的照片。證明不是做夢鍵盤手

kaoway wrote:
唯一的優點就是房間裡面沒有樑。樓梯走道寬敞。
逃生梯有兩座。逃生的時候。不會跟消防救災人員撞在一起(恕刪)
感謝分享,裝潢的很美

不過還是要分享一下資訊
逃生梯有二座不是為了分流民眾和救災人員
是怕火災時因煙囱效應照成逃生梯無法使用時
還有另一座備用的,這是16條人命換來的政策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881641
其實多一個逃生梯沒佔多少公設比,主要還是建商的良心

雖然現在新房子都有高公設比的問題
不過相對老房子還是安全許多
尤其是921後修改了很多建築法規以及建築技術的精進
所以我找房子還是會以近20年的為主
家不就是住的安全最重要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