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
騎機車10分鐘
搭輕軌要30~40分鐘以上
這偉大的(鬼道建設)應該多多開發才對
...(恕刪)
這是道路使用面積的問題
如果道路使用者很少,很空, 私人載具當然最快
但如果是壅擠的道路,一堆紅綠燈, 機車快得起來嗎?????
這是科隆Koln的輕軌, 走在車陣當中

兩旁的汽車都在塞, 輕軌不塞

如果是禁車區, 是輕軌快還是走路快?
1991年, 德國明思特市政府出版了一張海報, 說明相同的60個路人,當載具不同時, 佔用的道路面積不同

60個人駕駛60台汽車,佔滿整個巷道
但是一台汽車佔用的道路面積,卻可以停10台腳踏車,或42台折疊式腳踏車
但這60個人,只要一台公車就能全部載走
這60台汽車若能置換為1台公車,整個道路空間就空出來了!就不塞車了! 也就是實施HOV高乘載車道
但是,HOV的核心精神是轉乘, 必需要有一個Park+Ride(P+R),非高乘載車輛就停在P+R外圍停車場,換乘大眾運輸,把人送進來就好,汽/機車不要進來塞
如果完全不塞? 表示沒有這種需求 , 設置輕軌本來就有準則和教案

如果是配合當地建築業, 所做的交通建設, 為了選票, 是為了賣房子出去, 當然不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
這只代表,新北市太有錢了
因為, 採取何種載具是看"運量需求", 交通建設應該是 BUS →BRT→雙節公車→公車專用道→輕軌→捷運→和火車共用軌道 →雙層火車

應該循序建進
再者,軌道建設是能用一百年, 一台輕軌電車能使用50年, 一台公車只能用20年
眼光要放的很長遠
軌道使用壽命遠超過人的壽命 ,但軌道不是鬼道, 鬼用飄的就可以,用不到, 因為將來用的到的是子子孫孫, 是後人, 還是人在使用
如果台灣都是使用私人載具, 而一百年前, 後藤新平沒成立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沒有蓋縱貫鐵路,有沒有北淡線鐵路支線的軌道,都是蓋滿房子, 日後的捷運淡水線會連路基都沒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