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對淡海新市鎮的看法
大家對淡海新市鎮的想法第一印象都是塞車,進出台北只有一條路,這沒錯
但未來不是無解,有3個原因
1. 輕軌通車
雖然不少人看衰輕軌,但我認為看衰的人本身就不是輕軌沿線住民,目前綠山線到紅樹林,
若本身住新市鎮內也離輕軌站不遠,那以搭大眾運輸到台北,"輕軌+捷運"是一定比"公車+捷運"快的,
跟"機車到淡水站+捷運"相比也不會輸,所以把輕軌的任務"淡水區域內到捷運轉乘的交通"來說是成功的。
而唱衰的多數因為又不住在輕軌沿線,尤其不少在地老淡水地區的人,本就不是輕軌目標客群
2. 淡北道路
淡北道路的目的有2個,一是多一條淡水來往台北市的道路,並和淡水來往關渡大橋的車流分流,
民權路關渡大橋至紅樹林這段3線道,南端有台北大度路3線道,關渡大橋2線道車流匯入,
北端有淡金路3線道、中正東路2線道匯入, 2端都有大水管要匯入一條大水管,當然容易塞車..
淡北道路就是在北端淡金路、中正東路就將原本要往民權路的車分流到出口大度路,中間完全沒有其他出入口,
也跟關渡大橋車流無關,若通車後,走關渡大橋的走民權路,往台北市大度路的走淡北,這樣就能有效分流,
塞車應該就能解決了,且車禍時也有另外的路可選擇
3. 淡海大橋
淡海大橋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前兩項,前幾樓有人說原本64號就塞車了,但塞車的64是在成子寮以南,八里->成子寮是不塞車的,
這邊的車流本身就包含淡水->龍米路->關渡大橋->64的車流了,而這些車流在64號前的龍米路跟淡水->關渡大橋就一路塞車了,
若淡海大橋通,淡水走64號的車流從"淡水->關渡大橋->龍米路->64號"變成"淡水->淡海大橋->64號",
這樣完全避開淡水民權路跟五股龍米路的塞車,而64號成子寮以南的塞車也不會因淡海大橋而更塞(車流量不變),
但淡海大橋的優點遠不只淡水來往64號變快而已....
而是淡水直接接西濱快速道路(61號),這縮短了至少半小時時間,淡水到桃園機場不需半小時,到台北港只要10幾分鐘,
淡水的觀光地位將再次提升,淡水的腹地擴大至八里重劃區,旅客以往來台灣第一站以往就是進台北市(機場客運or機捷),
但以後可選擇先來淡水。而以往旅客最後一晚也不會住在淡水,因為隔天去機場太遠又有塞車變數不利於趕飛機,
但以後最後一晚住淡水,隔天走淡海大橋到機場快又準時。 這效益是很大的,屆時飯店一定不夠
回到淡海新市鎮本身環境,都市規劃整齊寬闊,絕佳的行人空間和乾淨的空氣是很宜居的地方,公司田溪綠廊道貫穿其中,
慢步在新市鎮內很舒服的! 走幾步路就可以看淡水夕陽,周圍大量的大型公園與淡水各景點真的很有地方逛,
假日不必不斷往外跑。 生活機能有全聯、家樂福很方便,影城也開了,商場也即將開幕,相信生活機能會愈來愈好也愈來愈加速。
有人說淡水因輕軌通車利多出盡,只能說完全不了解在地現況。
湛藍天空8888 wrote:
哈哈 ~ 謝謝大...(恕刪)
美麗華即將開幕,將會有影城及多家複合式餐廳。
住商不動產表示,近幾年外來購屋客愈來愈多,炒熱周邊房屋市場,不僅房價上漲,就連中古屋也變得更抗跌,預期「美麗華」開幕後,將讓房市進入狂飆期,房屋類型可分豪宅、小坪數住家及國宅。
重劃區的優點是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但是因為屬於新興開發地區,所以開發時程長,早期進住的購屋人會碰到緊鄰建案施工期,吵雜工程噪音及周邊環境品質被破壞等狀況,皆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造成治安死角。
所以想在重劃區內買房子,最好是選擇開發完成的路段,不然就要先問清楚鄰地的規劃用途與開發時程。
步行可到「美麗華」及捷運站
我們全家人剛搬到重劃區不久,不過,因為這裡還有很多空地,雖然街道很寬敞,但是一到夜晚就變得很冷清,非常擔心這裡的治安情況,雖然已經有商店,但是種類不多,想要吃飯也沒什麼選擇性,比不上舊市區方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