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移居「林 三 龜 淡」與舊市區的居家差異和對策

又一篇鄉民和媒體快來幫忙傳播,將人口趕出林口吧。最近親戚姻親也都要出手了,快來些更多惡評讓單價再下殺殺爆投客,這樣省不只一千萬唷,真心希望長虹天x不用30w/p, 大x苑再低一點拜託...

天價買林口社區宅「他4年慘賠508萬」 鄉民經驗談:SB才買這

原文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111/1303302.htm
近年房市景氣不再,內湖、文山、林口、三重等全台6大區域,都出現投資客認賠殺出潮。其中,有屋主4年前天價購入林口新市鎮社區房子,現在卻慘賠508萬元出場。有網友看到消息後,忍不住在PTT討論,並說林口、龜山一帶只要冬天常會起霧,「潮濕的環境,真的令人不喜愛,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認同。

林口新市鎮雖然緊鄰機捷,但當時機捷通車,新推案爆量導致當地餘屋量也多,有房產專家就說,在林口賠500萬元是主流,還有社區賠到800多萬元。房產專家表示,林口有約3千多戶社會住宅,但outlet商場沒有很吸引人,機捷也無法帶來利多,直呼冬天的林口只剩下霧氣,濕冷環境讓人也不想住,房價只能直直落。




有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表示,「林口、龜山一帶,只要冬天常常會起霧,有時候還是濃霧,能見度不到100公尺」,住高樓層的人都會因為濃霧(濕氣)看不見外面。他說,記得前幾年有建商說,霧氣會隨大樓增加而改變,「當時就覺得這是隨便亂講的話,果真,隨著大樓增加,現在冬天還是依然有濃霧」。

他直呼林口在冬天潮濕的環境真的令人不喜愛,「只能說,買房要慎選地點」。其他人也紛紛留言附和林口真的「潮」,「以前在林口當兵,潮到樓梯都變瀑布」、「真的潮到出水」、「以前別說高樓層,平地整天都是霧」、「小弟從小住靠桃園的龜山,林口那時每坪不到10萬都沒人買,冬天起霧濕氣重又空曠,根本不適合居住,當時SB才買林口」、「濃霧就算了,牆壁上有水才是崩潰」。

有鄉民則是說,會投資林口的人,大概都沒有仔細思考過,「感覺就一堆錢太多沒實地考察做功課過,活該」、「再炒啊!林口那種地方也炒」、「前幾年一個長輩還在吹 自己買房,還說年輕人不買房沒出息,結果後來林口認賠殺,笑死」、「林口的交通也沒幾個人受的了」。
tesla57651216 wrote:
又一篇鄉民和媒體快...(恕刪)


謝謝各位大大的仗義分享。又一篇真相被報導出來,立馬打醒那些還在做夢的投資客。
更何況還沒提到靠海/工污/空污/PM2.5/回填土區...等等隱形炸彈,請自行查證。
愛木 wrote:
謝謝各位大大的仗義分...(恕刪)

痾,雖然我要的是減緩林口移入人口,和趁勢壓低單價進貨自住,真相是什麼無所謂, 我也從不造口業,我儘依鄉民之言順勢而為(像大盤下殺不顧基本面順勢放空得利),但請不要做此類無根據的攻擊卻自詡真相,你的論點都太薄弱,馬腳太多,口業太深,酸十年都無損林口人口增加51%,房價增加300%的事實,騙騙沒住林口的人可能有點用,但口業惡毒,請不要與我混為一談。
tesla57651216 wrote:
痾,雖然我要的是減...(恕刪)


幫助網友少一些人當最後一隻羊,論這叫日行一善。
到底是誰在造口業?!加上又造眼業!請不要與我混為一談。
kardes wrote:
我也滿不懂的那些人的腦袋在想什麼...
在01看到開頭有關"林口"
裡面的討論根本都變成嘴砲的戰場了...
很多林口文章都已經失去論壇討論的平衡點與尊重了

你可以點幾篇文章看看回文,有些固定幾位帳號一直批評、嘲笑買或住林口的人,嘴上說自己不是投資客
卻比投資客、居住的屋主還要更關心林口的建設與房價?
我就覺得滿奇怪的,既然你不住林口也沒買林口,那這麼關心林口房價的意義是?
這樣行為不就很自我打臉嗎...?
明明自己就是投資客,而且還是被套牢的可悲投資客,一天到晚在這邊找林口居民出氣欠揍欠揍...(恕刪)


你說到重點了 還有龜山A7我不知道是有什麼神奇的力量

用各種媒體管道聯合出擊 需要的廣告預算非常之高

有些小建商可能都還沒辦法付得出來或是把廣告佈局得宜

絕對是資金龐大 且很懂媒體運作在操盤


話說永慶和好房網是關係企業 東森是茂德建設的

今年常看到兩面手法 一面全面唱衰房市 尤其北部

另外一面全力吹捧作球A7 想引導大眾往A7去看房的感覺

可以去GOOGLE他們過去一年跟林口、A7相關的新聞就可推知一二



另外01都有置入公司大量假號入侵鬼扯 大推A7

這些號不外乎就是不斷的唱衰林口 不然A7還要玩嗎?

讓林口CP值愈低愈好 來炒只有一個優點叫"便宜"的A7


事實上連青埔都比不上 更是連A8、A9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我覺得A7整區有專門的行銷代理公司在炒作 不過太嫩

檔期一致 行銷主軸一致 話術應對的目標客群一致

只是網路口碑這塊應該是再外包的小公司或工作室

這些年輕人還沒錢買房 對房產完全沒概念 教育訓練也不夠

真的跟他論戰 因為根本沒經驗也不了解房產是怎麼回事

他們要嘛就是閃躲 不然就兩句嘴過


綜合以上 他們不這樣幹 A7現在的狀況要賣個屁......


反倒房市我覺得PTT的討論還比較中肯 值得參考

拿新聞稿或媒體節目媒體文來說嘴的
我只能說被媒體控制了 全民皆輸
要知道當今所有媒體相關產業的文章
千萬都要去思索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
這些媒體通通都是要賺錢的要吃飯的

其實台北市中心也非常安靜,而且早上都是蟲鳴鳥叫,偶爾會有松鼠從陽台跳過。我在民生社區邊上,距離小巨蛋站500公尺

沒別的意思只是舉出事實。但民生社區的缺點在老房子很老而新房子好貴


我滿喜歡林口的,可惜新成屋也好貴喔。而且覺得捷運還是雙北捷運比較實在,機捷如果拿來日常搭就好貴喔。

我覺得買房子是非常個人而且主觀的事,就跟吃東西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需求、價位能力、對各類情況的介意度去考慮就可以了,因為以上這些指標每個人都不同。





tesla57651216 wrote:
如果住舊市區:
1....(恕刪)
個人蠻認同樓主所表達的意涵,
好的生活品質,空氣、噪音、環境,我都好嚮往

目前住在永和的舊公寓裡,
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車聲是還好,剛好在靜巷裡,車子不常經過
因為房子舊了,有些鄰居的電器都是很老舊了,洗衣機,冷氣機,那種噪音,還蠻困擾的
人口密度高很容易遇到素質不好的鄰居,還常在半夜聽到洗衣機的聲音,
很困擾的是不知道那一家在深夜裡洗,
這裡還算是相對安靜的區域,
之前在雙和地區看了很多,都是很吵而作罷

有去看過林三淡,哈哈哈~~新成屋的價格,也是高不可樊啊,
主要的需求需要到三房,小三房覺得太小了,若室內坪要到30
必需要買到40坪以上的案件,再加個車位,總價並不會比新北靠近台北市的舊公寓低

我蠻怕吵的,也很羨慕住新大樓的人,
目前的階段只能選擇舊公寓,實買實坪,管理費再省下一筆,
地點還不錯,房子還不錯,便利還不錯,
就是鄰居素質差了些舊電器的噪音讓生活品質差了些,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選擇,
考量自己所要的,考量自己的能力能夠承擔的起的,
通勤時間的考量,許許多多的因素,總是要做取捨,
只有做下決定之後,有了個永久安定的居所之後,才會有安定感,
身旁的好朋友,含我3個人都在2018年做了決定,我在永和,一個在三重,一個在新莊

不去計較買貴或買低了,時空背景就是有需要,而且在衡量了自己的能力與喜好,
最終做買房的決定後,就要努力的還清貸款,有多的餘力,就讓自己的物質生活好一些,
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傢俱或電器,讓未來的日子過的快樂些,這才是最重要的

買房後的心態:
會用在目前這個時期買房,主因租主要收回房子,欲找的房子房租的價格都有在上調,
所以在還款壓力減輕後,如果有看到好的物件,還是會想要買,
因為房租價格一直在上調,覺得租屋的價格實在很離譜.
chenligo wrote:
其實台北市中心也非常...(恕刪)


嗯非常同意,以現在北市的房價真的非99%受薪階級無奧援不吃不喝買得起的,北市一堆80w跌到50w的,比起新市鎮35w跌到25w的真的總價貸款損失三倍,未來再向下探深度風險太大

我想表達的是,不買蛋黃不見得是妳買不起,而是想要有更划算且回歸自住環境優先,而非強調機能(外食店一堆叫機能好?真正在乎健康的不會考慮;生活賣店一堆叫機能好?妳捫心自問網購後多久跑一趟;百貨影城夜店一堆叫機能好?....)

這一千五百萬何不省起來,可以做很多人生大小事情呢?生活上用對方法即可達成更好的品質,而不是砸錢買信義區,絕大多數只是虛榮
tesla57651216 wrote:
建議計畫來林口落腳的自住客們轉往A7, 汐止, 淡水, 三峽賞屋唷, 因為我今天上班塞到遲到了火=_=
上述分享給各位願意將1千萬存起來移居郊區的年輕爸媽們, 國家未來都靠你們了.. ...(恕刪)


淡水上班也是塞車耶,一小時以上跑不掉,火都旺到不知道那一年了
0053 wrote:
淡水上班也是塞車耶,(恕刪)

新北沒有不塞的,騎車照樣會被堵住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