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tf15 wrote:
二期完全不知.一期是...(恕刪)
是不是淡江大橋仍未定案, 利多未盡出之前 代銷不好讓二期定價?
2013/04/26 11:57
文化遺產沒調查 淡江大橋動工有變數
記者黃福其、鄭朝陽/板橋報導
.......(恕刪)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淡江大橋計畫1999年就通過(環評),至今都未做水下文化遺產調查,「有點說不過去」。況且若等設計、施工階段再調查,如果真有古戰船等文化遺產,對大橋工程徒增困擾,「事前調查清楚比較好」。
撰寫淡江大橋環差分析「文化資產調查報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陸泰龍表示,根據文獻記載,淡江大橋所經的淡水河口水域,早年是軍事、商賈必爭之地。
他說,17世紀初,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此水域進行短暫的海戰;1884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清軍曾用8艘沉石大船阻絕法軍進攻。這處水域還可能有劉銘傳布設的台灣第一條水下通訊電纜,都是相當珍貴的文化遺產。
環評委員、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說,前天他在環評小組會議特別詢問此事,公路總局承諾會調查.......(恕刪)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表示,今年初該署剛修正「環評作業準則」,規定港灣、河口等開發案事前要做水下文化遺產調查,為求周延,淡江大橋環評案5月將再送環評大會審議,屆時會要求公路總局調查清楚,以免設計、施工階段因文化資產而有大幅變動
加油, 我們的島 淡海新夢幻 公視
首播 2013-06-03 22:00 ~ 23:00
重播 2013-06-08 11:00 ~ 12:00
淡海新夢幻
feltf15 wrote:
不是.宏盛若要靠淡江...(恕刪)
一期都玩那麼熱了, 燙屬人了, 二期哪還要測水溫? 別玩紅白單了, 正經點,
既然不需等淡江大橋改變"未定案"狀態,那就趕快正式公開二期確切坪數,資料,價格.付訂金,
市場等不及了, 投資客要
, 偶也要去看熱鬧!環委開條件:鳥變少 就停工 (比照蘇花高?)
淡江大橋環評委員開出條件,要求啟動國內少見的「停工復育機制」。由於淡江大橋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常見雁鴉、鷸科等冬候鳥,一旦這些指標物種少於一定數量,工程將立即喊停。
手上握有台北港等地物種多年來的監測資料,環評委員、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培芬廿三日在會議中強調,當地有非常豐富的海、陸域物種,顧問公司調查卻草率有缺陷,調查點位、時間、物種都不確實,將來一旦生態受到破壞、物種減少,將難以復育也無法證明是台北港、淡海新市鎮還是淡江大橋造成。
國內環評提出「停工復育機制」並非首次出現。三年前墾丁國家公園內京贊大飯店開發案時,也曾針對螃蟹訂出「停工復育機制」,當數量低於一半以下,就必須停工做復育;去年蘇花改善工程也針對白頭翁、麻雀、綠繡眼等九種指標鳥類,若連續兩次調查少於九十七隻就要停工。李培芬指出,當開發必須在生態敏感區域動工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啟動這個機制。
目前公路總局提出溼地保護對策,較針對黃鸝繁殖季節加強生態監測,補償措施生態研究計畫則以鷗科、雁鴨科為主。李培芬表示,大多數行經此處的鳥都是冬候鳥,常見雁鴉、鷸(行鳥)、長白鷺等,牠們會因為噪音、汙染,或是工程對整體環境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而減少數量。相反地,也可以從減少的指標物種,看出環境哪邊出了問題。
李培芬曾一九九一年至二○○一年調查淡北地區生物多樣性,直到最近仍持續觀察。他發現,當地歷經汙水處理場、淡海新市鎮及台北港後,物種、環境確實受到影響,淡江大橋應利用機會啟動「停工復育機制」,告訴全民蓋大橋並沒有破壞環境。
我們的島 淡海新夢幻 公視
首播 2013-06-03 22:00 ~ 23:00
重播 2013-06-08 11:00 ~ 12:00
淡海新夢幻
這跟政府規定的土增稅應由賣方負單南轅北徹,而且是預約時代銷都不告知,簽約才告知,實在無言,手上只有一張預約單什麼資料都沒有,平面圖,廣告文宣,建材...代銷都不給帶走任何資料,就要預約者簽約(簽約不就要付款到簽約這一期了?),說資料之後才會出來!!!
要不是很喜歡這案子,真的就馬上聽到就不買了,難道要買只有乖乖簽約,大家有何看法?
聽說第一期的換約費是千分之1(第二期調高3倍到千分之3),但土增稅也是要買方付從簽約年負擔到過戶那一年?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