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中和"華中捷仕堡"有人了解嗎??

Joanna.Lo wrote:
我住囍多,有朋友去看...(恕刪)


停車位的部分要繞上去真的相當辛苦,但有惟二的好處,一是樓層高永遠不怕颱風或下雨車子泡水,二是平面坡道永遠不怕機械故障進不去或出不來,個人有痛苦體驗。
感謝樓下解答~是120/坪~
-------------------------------
管理費我記得是一坪80元左右
所以如果買28大概就是3000元

-----------------------------

要往上開八樓也是我很猶豫的部份阿
Joanna.Lo wrote:
我住囍多,有朋友去看...(恕刪)
我也去看過.他們說A棟(前棟)的1~3樓已租給(迪卡儂)年底前會開店.如果是真的.那裡的生活機能就更完整,
若與新北市其他地方相比.光看周邊的購物機能和交通便利性及捷運.這案件不會貴,
窗戶不是面北(中庭)光線較暗.就是面南(中山路)大馬路吵.
管理費120元太恐怖了.其中30元是給休閒中心(和囍多社區共用).但是囍多社區每個月總共也只要60元,
附近有標準水道的自強游泳池是優點,附近有許多知名餐廳.

那天朋友指出一個觀點,同樣地點15年的房子賣50萬/坪,那新成屋呢?
如果新成屋也賣50萬,那捷仕堡... 建議再觀察吧~

順便抱怨一句:再降下去沒人買的起房子了...15年的新北市50萬.......T___T

15年拉皮屋 ->人工整形才叫"美"
狹長空間 ->五星級旅館式隔間
高樓停車場 ->一邊開車一邊欣賞台北101
超貴管理費 ->回家可享免費五星級SPA設施

每坪開價50萬,真是太便宜,要買要快喔!

Joanna.Lo wrote:
那天朋友指出一個觀點...(恕刪)

15年的房拉皮後要50萬.新的房子約60萬吧.這是我以同樣4米3挑高的預淺見.雞腿要和雞腿比.總不能雞腿和雞翅比這樣不公平.
倒著想回去若同地段15年拉皮一般高度大樓因該賣多少合理呢?想回來後就可得知這4米3高度貴不貴,
所以50萬貴嗎?見仁見智
挑高4米3你覺得值不值得呢?也見仁見智,
可以確定的是這一種挑高的確是稀有的.一般都是3米6或3米8.這棟隔上下夾層是可以站人的,
成交價不等於開價.所以這一坪不到50萬.
每一戶只有一個陽台和一面窗戶.21坪因該很少有雙邊間的房子吧.但買28平就要考慮這項缺點了

m-amadeus wrote:
15年的房拉皮後要5...(恕刪)


一個已經蓋了十幾年的房子, 現在拿出來賣..這樣算是新房還是舊房? 4米3挑高, 暗示做夾層? 幾年前原址是銀行+傢具行..印象不深, 但至少空了5-6年了吧..現在改成住屋..是那種用地產權?

昨天親戚去看過了..建商為了讓大家可以有自已的住屋風格, 所以不會提供裝潢, 樣品屋也是賣完就拆掉, 不會留..所以未來如果蓋成夾層屋, 跟建商沒關係...開價跟前面所提相同, 而且說餘屋不多...

一坪50..一間中和的屋子買下來1500..如果手上有這麼多現金, 是不是要在中和買屋, 都要考慮一下.更何況這是一個不是新屋的新屋...

再說, 捷運在台北市一直是票房保證..可是華中橋這一條是通景安跟板橋..並不是直通台北..如果要去台北, 最方便的是班次超級多的307..如果從華中橋到台北要坐捷運, 恐怕是傷時傷財..周邊現在炒成這樣, 買屋的人真的要多看多聽....

如果是要炒房的 .. 個人猜測..這一個案子被跳掉的機會應該是很高的吧..增值空間有限, 能不能成預售屋避二年奢侈稅都是問題..

Shihche1127 wrote:
一個已經蓋了十幾年的...(恕刪)


就因為挑高4米3,所以建商將權狀30坪的房子當成50坪(+夾層20坪)來賣,真是誇張。
狹長的空間作夾層,壓迫感太大了。

應該要賣個n年,才會賣完,到時屋齡變成15+n年的阿公級老屋。
有人說道(建商將權狀30坪的房子當成50坪(+夾層20坪)來賣,真是誇張),照你這樣換算等於一坪30萬.你就不誇張嗎?
實價登陸同主體的B棟(囍多)社區都成交到39~42,附近工業住宅的(漢皇super)挑高3.6米也成交到43~45,嫌棄採光不好格局細長也沒理由把這案子說成公寓價錢來損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