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w63121 wrote:
我住北縣...(恕刪)
沒店面只有大廳,共12戶 七層
你買這種類型的 房子........不管怎麼算.管理費一定是高阿!!!
一般這種房子.都是上下左右鄰居全是建商+地主的親戚.........管委會就變成他家開的!!!
以後你會發現.....你再這斤斤計較的 管理費.....實在是很好笑!!!.....
因為那跟其他相比.真的是很小條.....
.........
況且...你認為的 公設沒使用.......但是要管理阿!!管理就要錢阿!!...你公設買的越多.當然要交越多錢阿!!! 難不成掃地都跳過.你那塊公設???....可是你卻沒辦法主張.我買的公設多.你們從我家前面經過要缴過路費....
你再這裡發問.公設管理費均攤...這種思考太先進了.....這裡的人無法接受啦!!!........
台灣公設要花大錢買.的制度原本就很畸型了!!!而且很落後....
因為以前制定這個 土地管理辦法的時代.台灣都是公寓多.沒啥公設.也沒管理費的問題....50年前有聽過"綠化"這兩的 字嗎....忠孝東路都還是稻田...還綠化....
但是現在都是"集合社區型大廈". 公設就超級多!!! 買起來貴.管理起來更貴!!!.....
建商easy錢賺習慣了!!!誰肯放手阿!!會動搖獻金財路也.........
所以先進國家.房價.權狀都是以實評為計算.......因為公設使用率."是人口問題".大家都再共同使用!! 原本就是共同分攤管理費用!!!....如果你隔壁是商店是公司.人來人往.用面積計算.缴的管理費跟你一樣...那你會不會氣死!!!
同理可証麻!!!
沒辦法啦!誰叫你要住再台灣.只能接受50年前落後的土地管理辦法......"而且朝政又是財團再把持"
看開一點吧!!!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