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別只會抱怨房價高~出了台北你們有更好的選擇!!

dino5200 wrote:
台灣~美麗的寶島~別成了怨民的寶島了
...(恕刪)



台灣不是怨民的寶島,因為抱怨了政府也不會鳥

但是台灣的確是投資客的寶島

這點倒是真的


樓主在這邊打嘴砲太花時間了

還不把時間用在努力賺錢提昇自己價值,才能買投資客的房子給投資客們賺?

(只是當你提昇自己的價值時,投資客們也在努力提升房子的價值唷!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秋葉原系 wrote:
如果中南部工作機會有了 , 房價也不會像現在一樣 .
屆時候 , 難道你又要說中南部房價很貴 , 如果外島有工作機會 , 誰會想住中南部嗎 ?


你說的很對.. 中南部為何工作機會相對少.. 這是謀職者的"責任"嗎?
如果北中南(將來5都)發展能均衡一些.. 民眾多一些選擇.. 房屋不容易被囤地被炒作.. 老百姓可以少背一些貸款.. 那不是應該是各級政府要去做的事嗎?

囤地.. 不公平的租稅制度.. 空置房產持有成本太低.. 都會造成房地產炒作現象.. 也就是有需求.. 就會有炒作.. 你的論點從不考慮現行制度等不合理的情況.. 視房地產炒作為合理.. 究竟誰為因? 誰為果? 你搞清楚了嗎?



秋葉原系 wrote:
這個假設根本沒意義 ! 台北房價就是貴 , 這在全世界的主要城市都一樣 . 首爾的房價會比台北便宜嗎 ? 兩地的國民所得可是差不多唷 , 甚至以購買力來看 , 台北反而一直贏 . 那首爾人怎麼辦 ? 東京23區的房價很貴 , 買不起23區的 , 就屈就買市級的囉 , 再買不起就買町級的或者千葉縣之類外圍地帶 .

台北不也一樣 , 買不起台北市 , 就買新北市第一圈 , 新北市第一圈買不起就買第二圈第三圈 , 再不行就買桃園縣 . 口袋有多少深度 , 量力而為 . 難不成 , 我今天買萬華區的也要抱怨 , 為什麼信義區房價那麼高嗎 ? 信義區本來就不是給中產階級以下住的 , 除非你是老早就在信義區的人 , 不然不用想了


南韓人均收入已經破2萬了.. 台灣呢?? 日本雖然近20年經濟不起.. 人均收入更是台灣難以望其項背..

南韓最近考慮將行政中心搬遷.. 你知道嗎? 澳洲首都為什麼在坎培拉這麼鳥不生蛋的地方.. 你知道嗎?


秋葉原系 wrote:
今天與其唱衰 , 或抱怨 . 不如想辦法提升自我的價值 !!!!! 雖然很難做到 , 但絕對比一點根據都沒有的唱衰或哄抬房價來的實際 .

試想 , 今天你會抱怨 , 不就是因為能力不足以買到你理想真的房子嗎 ? 那在這邊酸又有什麼用 ? 就會降價嗎 ?


你的論點從不考慮"炒作"的因素.. 也就是"市場機制"說法.. 反正有人買有人賣.. 你買不起那就是你不努力.. 老套了啦! 一般上班族雙薪家庭收入才多少.. 偏偏夫妻工作都在台北.. 想成家.. 想到20年房貸的壓力.. 小孩都不敢生.. 而你們確很不屑地告訴他們.. 搬離台北.. 台北不是你們住的.. 你們還不夠努力.. 想想.. 那種嘴臉另人作嘔.. 也悲哀台灣教育的失敗....
秋葉原系 wrote:
如果沒有工作機會 , 台北不會有人想住的根據又從哪來的 ? 是你一個人還是多少人的意見 ? 不要擅自假設住在台北的人心態都跟你一樣 , 謝謝 !

如果沒有工作機會 , 台北不會有人想住的根據又從哪來的 ? --> 你去問你身邊的同學朋友.. 要買第1棟自住屋最優先的考量是什麼??? 答案大家應該都知道.. 你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 如果你不知道.. 版上很多人會解釋給你聽.....

樓主直接開一展明燈 ,

介紹依下哪裡是樓主心中的好地點吧 !!!

COH wrote:
政府機關遷至中南部?你的頭腦跟緬甸政府差不多


南韓行政中心最近要遷址.. 他們總理還因此下台.. 你知道嗎?.澳洲首都為什麼不在雪梨和墨爾本.. 你知道嗎??

自己閱歷不夠.. 還口出妄言..
感覺最近多方的言論似乎變得不太理性,

相反的空方要來的理性的多了!

HaHaSue wrote:
台灣不是怨民的寶島,因為抱怨了政府也不會鳥

但是台灣的確是投資客的寶島

這點倒是真的


呼籲一般的"業餘級"的投資客, 快點出脫物件,別再盲目投資.

房地產只會漲不會跌的神話, 在過去的50年的確如此,但現在也已到頂了.
接下來30年,可能會一路下跌.

因為...少子化.




john6517 wrote:
你說的很對.. 中南...(恕刪)


城市之間很難有平均的 . 首爾跟韓國第二大城釜山的人口差有多少 ? 只單論605公里的市中心 , 首爾就高達1000萬人口以上 , 如果把整個首爾圈算進去 , 將有一半的韓國人住在那裡 . 而釜山 , 僅僅只有400萬人口 . 我想光這個差距 , 你就能了解到 , 韓國的比台灣極端多少了 . 如果一個例子還不夠 , 再來看日本 . 東京市區 850萬人 , 大阪市區 350萬人 .

房價說真的 , 何謂合理 ? 我想沒人能給個數字吧 ?! 不然我問你 , 你認為信義區的合理房價是 ? 板橋的合理房價又是 ? 三峽 林口 淡水呢 ? 真到了你的合理價位 , 你不會想再等更低點嗎 ?

不同時間點 , 絕對有不同的價位 . 如果老是拿N年前的房價來做為比較 , 有時候反而應該怪自己 . 為什麼當年的房價你不買 , 如果是因為當時買不起 , 那還說得過去 . 如果是為了買更低點 , 那現在變高了要怪誰 ? 不就是自己愛賭一賭嗎 ? 至於稅制 , 這方面我不懂 , 沒有辦法回答 .

-------------------------------------------------------------------------------------------------------------


感覺你沒有看懂我打的字 , 以購買力而言 , 台北高於首爾 . 這代表什麼 ? 首爾人買房子平均起來絕對比台北人辛苦 ! 至於兩萬美元 , 韓國跌下來了 , 當初很大原因也是韓幣漲太多 . 日本人均贏台灣 , 誰都知道 . 但是這跟我的論點有關係嘛 ? 就算你日本人一個月賺10萬台幣 , 那你還是買不起23區阿 , 只能買市級或町級的 , 所以日本人也要出來大吵一下 , 為什麼我不能買在23區的銀座 新宿 六本木嗎 ? 首爾也一樣 , 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精華地段 , 多少錢買多近 , 量力而為 .

難道不是那樣嗎 ? 住不起 , 就只好換地方 . 這證明你的能力不足以生活在此 , 不然為什麼很多人仍然可以 ? 雖然殘酷 , 某種情況來看 , 這不也是遊戲規則 ? 起碼是一個市場機制 ! 大家不管被迫或心甘情願 , 都認可 .

只是要告訴你 ,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住中南部 . 有的人天生喜歡熱鬧 , 想買最新的東西 , 這樣的人 , 你認為在台灣會不喜歡台北嗎 ? 所以決不是像你說的 , 除了工作機會外 , 沒人想住台北 . 這種想法過於武斷 !!!!!!!!
Paul123 wrote:
呼籲一般的"業餘級"...(恕刪)


這倒也是事實 , 某種地方而言 . 不過除非台北的人口減少 , 不然需求還是會越來越高 , 而且好像也沒辦法只用人口減少就能解釋上漲或下跌 .

台北市 : 人口減少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 , 房價有因此跌嗎 ? 怎麼看到的 , 反而是越來越高 ?

新北市 : 人口下個月就要突破390萬了 , 近年來 , 每年都增加兩三萬人口 .

要跌 , 應該還是會從外縣市人口減少的開始跌 . 如果台北市和新北市兩個地方人口長期減少 , 才有看到你論點實現的可能 . 只是這一天要多久 ? 十年 二十年 還是三十年 ?
大台北地區只要像前兩年 中南部大淹水個兩次 房價就會開始崩盤了

秋葉原系 wrote:
房價說真的 , 何謂合理 ? 我想沒人能給個數字吧 ?! 不然我問你 , 你認為信義區的合理房價是 ? 板橋的合理房價又是 ? 三峽 林口 淡水呢 ? 真到了你的合理價位 , 你不會想再等更低點嗎 ?


房價合不合理.. 有沒有泡沫.. 有太多指標了.. 你去估狗一下.. 在此就不辯駁了... 如果你一定要說台北市目前現在房價合理.. 沒有泡沫.. 那我們就沒必要討論下去了........
秋葉原系 wrote:
難道不是那樣嗎 ? 住不起 , 就只好換地方 . 這證明你的能力不足以生活在此 , 不然為什麼很多人仍然可以 ? 雖然殘酷 , 某種情況來看 , 這不也是遊戲規則 ? 起碼是一個市場機制 ! 大家不管被迫或心甘情願 , 都認可 .


你還是在講能力不足.. 你還是在講市場機制.. 那現行制度公平合理嗎?? 大陸的國10條.. 台灣只看到建商頻頻造勢發言.. 政府畏首畏尾..

囤大蒜吸血政府干預.. 囤地沒事.. 還說"打不得"!!

既得利益者會告訴"被犧牲者".. 現實殘酷.. 你認了... 或是.. 去去去.. 你不夠努力... 問題是該既得利益者是在不公平的遊戲規則下得利的... 何以能如此大言不慚.......
秋葉原系 wrote:
只是要告訴你 ,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住中南部 . 有的人天生喜歡熱鬧 , 想買最新的東西 , 這樣的人 , 你認為在台灣會不喜歡台北嗎 ? 所以決不是像你說的 , 除了工作機會外 , 沒人想住台北 . 這種想法過於武斷 !!!!!!!!

你這段說法離題了... 我的論點.. 自住屋的地點跟該夫妻工作地點及交通時間息息相關.. 你同意就說同意.. 你不同意就講出一些道理.. 別扯遠了...........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