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淡海新市鎮,不需要捷運,答案很明顯

水哥1409 wrote:
讓我這個住戶來表達一...(恕刪)


這種議題,無聊透頂,看看每一個答案,就知道了.根本沒有"絕對的答案"

答案:因不同立場而不一樣.

像這一類,該不該蓋,蓋哪種方式,早早在可行性計畫內,討論到爛掉了,

結論政府都宣示了,如今還拿出來說,只是在打嘴砲,甚麼也改變不了.

那麼,淡水捷運延伸線到底會不會蓋呢?
當然會

為何?其實在簡單明顯不過了,政府早就清清楚楚宣示了,為了合宜住宅政策與發展地方.

政府的立場就是蓋,蓋可以解決"住宅"問題,蓋,可以解決土地滯銷問題,蓋,可以繁榮經濟,

蓋,有利可圖,蓋,可宣示政府執政能力,蓋,於選舉有極大利益.蓋,合情合理又合法.

所以,就算不少人如樓主一樣,認為(立場與利益)不需要蓋,那又如何?反對黨一定希望甚麼建設都蓋不成,

問題是,執政的說了算數,你反對黨越希望蓋不成,執政黨蓋的決心就越強.

但我覺得電動公車是可行的方向
淡海政府投入很多經費了, 計劃地區人口容納量約20萬,
如果有心要發展, 未來公車也不敷使用,
所以我覺得可以先把重軌土地保留起來, 以電動公車先行是不錯的方法

另外上面有人說重軌也要轉車,
看之前新聞的講法就是說紅樹林轉輕軌要轉車麻煩,
重軌就不用. 應該是淡水線到紅樹林會部分跑淡水, 部分跑新市鎮吧

說實在,有很多地方比淡海更迫切需要這筆金錢建設捷運系統,在淡海新市鎮尚未成功的情況,貿然丟百億建設捷運,誰知道會不會成功,但確定的是徒增房價暴漲罷了,應該會是未蒙其利(捷運便利),先受其害(淡海沿線房價升高)。

所以,中短期內興建公車系統是較正確的選擇。
我現在坐818到紅樹林換車
這車直接走登輝大道
單程15塊
和市公車一樣價錢
惟一缺點是
它是配合聖約翰大學
只要學校放假
就沒車坐

如果以公車來疏運新市鎮的居民
然後兩分鐘發一般車
可以想像紅樹林捷運站前
會不會塞滿公車
然後這些公車要迴轉回新市鎮再載客
那淡水鎮走中正東路往返台北
在紅樹林前不就堵車堵成一團
除非做一條高架道
跨越紅樹林前的中正東路
讓公車下客加迴轉
否則公車系統在上下班尖峰時段
問題會非常大條
我也比較贊成水哥的想法, 電動接駁小巴直達捷運站即可 @@
原本淡水捷運線已經是運量太高了, 那條線延長到新市鎮又能怎樣?
而且花那種經費在這條沒有意義的延長線上, 不如想想如何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比較好.
如果工作的地點在淡水本地, 還需要每天大老遠殺到台北市去嗎?
加上淡江大橋蓋起來後可以直達中正機場, 運輸上不是很方便?

淡海新市鎮不是不好, 只是一開始的規劃就沒有遠見, 土地也沒有限年限建設, 造成建商買地起來養 =.=
你看三峽那塊是有限年限的, 建商蓋多快阿!!
Test...........刪除本文.....刪除本文....刪除本文.....刪除本文
test........刪除本文......刪除本文..........刪除本文 刪除本文
淡江聲 wrote:
這種議題,無聊透頂,...(恕刪)



淡水 如果 每個人都像 淡淡哥哥一樣的話。

我看可能要垮了,變成一個毫無特色的地方。

淡水 有的是甚麼?淡水的特質在哪邊?劣勢在哪邊?

淡江大橋,把整個出海口的美景 搞爛,真的是不智之舉。只因為有人想炒地產。

台灣真的不需要這麼多 鋼筋水泥?
eric0935 wrote:
Test.........(恕刪)


除了這篇針對本人的內容之外,其實針對淡海的交通建設方式的討論,早就有不同的意見.

其中最主要兩派,一則主張人口增加到相當數目,再行建設軌道項目.
另一派主張先有軌道建設,才會吸引民眾進住.

表面上看來很像蛋生雞或雞生蛋的問題,實則不然.
所謂實踐檢驗真理,事實證明,政府過去十幾年採行的就是
"等待人口進住",實踐檢驗結果是,經過十幾年人口不增反減.
連土地都無法拍出,所以幾年前政府正式宣告淡海新市鎮失敗.

既然失敗,只有兩條路,一是完全放棄,廢止.
另一個就是重新檢討規劃.政府早早投入數百億經費,
當然選擇的是後者.

所有政府現行的新市鎮建設方向,乃是在經過失敗政策執行,經過實踐檢驗得出來的結果.

如果現在還有人或官員繼續討論是否等待人口增加,再行建設交通
根本是搞不清狀況.

那種"先等人口增加,再行建設"的失敗理論,可以說的口沫橫飛,堂堂皇皇的大道理.

唯一也致命的敗筆是,沒有人願意成為"先住進"的人,包括那些強烈主張者,

自己都不願先進住,等待建設.

相反的,自從政府宣示,要進行軌道建設候,土地以極高標出率高價格標出,

也逐漸有建商興建住房,民眾進住.

這些,都是經過實踐檢驗出來得真理.

至於,漲價的問題,有建設,就會增值,參與過程,就能分享

這是天經地義的,從來沒有任何政府會反對,建設者得建設成果.

也就是參與這個建設過程,政府可獲利,建商可獲利,先行進住者也可.

這與所謂的'炒作房價"是兩碼子事情.現在的民粹就是,

只要非我所喜悅的,一率打倒.馬英九在蠢,也不會一直蠢下去.

馬英九搞到聲望崩盤,與她看表象不看本質,受媒體操弄有關.

像以前,這批"吵房"蝸牛的聲音,馬必定採取毀滅性的"蠢政策"

因為她極度受這種雷聲大的影響,幸好她聲望崩盤,讓她能更

虛心檢討,看清真相本質,這次政府的"打房政策"

其成熟度正是馬政府"得教訓"的進步表現.

採行的乃是溫和有效可行傷害小的政策.





其實在初期運量不大的區域採行汽車載具是比較合適的方案,
板上有人拿台北市來類比淡水新市鎮是不對的,當初台北市
公車已經是超過負荷了,所以捷運是不得不蓋,再不蓋台北
就變得不方便了。
現在淡水新市鎮有人多到公車載運不了的情形嗎?好像沒有,
那憑什麼一定要蓋捷運?林口有捷運是因為那捷運是通機場的,
並不是專為林口設計的。

每個人總希望捷運蓋在我家附近,上捷運後可以四通八達,
但是這種期望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交通這件事,並非一
定要捷運不可。政府現在也沒啥錢,除非大家同意加稅,
不然上百億的捷運建設經費哪裡來?

從另一台大笨牛換到另一隻大笨牛!哈哈哈!!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