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銀本身制定利率當然會有一套標準考量,包含預測央行可能的的動作考量!
當然也會參考數據如M1A之類的!
有人在前面說4%的固定利率房貸產品多繳了幾十萬,這種邏輯太簡單,固定利率是去掉未來利率高低變化的風險的產品,站在銀行角度,當然要考量如果將來機動利率高達4%或以上的可能所造成的利損的可能!
而在承貸戶來說,把風險控制住而承貸高利率的房貸(假設利率20年都不會變動下要多繳多少錢)這是透明的!
就像買保險一樣,假如利率不變要虧多少,相反的假如利率開始有變化,那就可以有降低損失的可能!
現在利率這樣低,要繼續往下走的機會不高,也有限,相反的往上走的機會就...!!!
澳洲最近又調整了利率!
acermate wrote:
我是覺得反而是要停標小面積土地!
壽險業就是滿手土地,再用小面積土地標價來炒作區域土地行情。
如果停標500坪以上土地,只開放小坪數開標應該只會飆得更嚴重吧..
所以小弟覺得應該是只開放標售500坪以上大面積土地,停標小面積土地才是!
沒用的,壽險業現在的台北市房屋租賃收入普遍因為空租率太高而不足,所以都炒作地價作資產重估美化報表!
你給500坪以上的土地,她們就炒作500坪以上的土地!!!況且台北市精華地段也沒有多少大坪數的土地可以賣!
最佳方式就是轉移,分20年開始遷都計畫,不但讓壽險業有足夠時間應變!一方面逐步釋出機關用地加大供給面,另一方面也逐步遷移軍公教機關人數降低需求面!
目前台北市每年約兩萬人遷移,加上自然死亡率,其實長期來看,台北市的房地產的供需會逐漸走向平衡!
特偵組 wrote:
壽險業現在的台北市房屋租賃收入普遍因為空租率太高而不足,所以都炒作地價作資產重估美化報表...(恕刪)
照這些壽險業的租賃收入
他們的財報會很難看 因為 連內湖很多商辦都是空的
所以 得拉高土地價格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 去招標小坪數土地
這樣可以花的成本最少 卻能讓財報好看到爆
(最好是能標出一坪的土地
相信我,那些業者會用幾千萬去標,一旦飆到幾千萬,他們擁有的土地也可以水漲船高...)
可是 如果釋出一整個開發區
則建商或者是壽險業者沒有詳細的開發計畫
就會導致現金被卡死
所以 大額的土地標售 才能看出區域的價值所在
也難怪 之前 郝X 長拉著鴻海郭董去看南港的火藥庫土地
而郭董 不是提出啥 綠能園區之類的
(就是想要殺價拿到土地啦...南港一坪土地不是炒到了幾百萬,可是你看郭董還不是想要幾十萬就取得土地
真的有幾甲的土地,看那個壽險業者敢拿現金去showhand?!)
那種大坪數 沒有良好的規劃案 放下去的資金會被卡的死死的
就像是現在的淡海新市鎮一樣,沒有題材就很難炒作
sean1972 wrote:
央行要做什麼動作雖不會明說
但總有暗示出來
只要有心都觀察的出來
...(恕刪)
升不升息
我認為決定點是在於
1.
只要美國經濟狀況一直持續沒好轉(今天美國政府所報告的製造業跟營建業指數依舊疲弱),聯準會是沒那個膽子升息的
只要聯準會不升,用同樣低息手法勉強拉抬景氣的彭老又怎麼敢動作?
換句話說,如果『美國今年掛定了』這點成立,那台灣今年大概也不會調息了
我自己是覺得美國今年已經沒救了啦,柏南克除了沿用葛林斯潘的低息手法繼續印鈔票把美國撐住之外,也別無他法了,今年美國大概就這樣子了,要死不死,要活不活。
2.
執政黨還是要選舉的,彭老又怎麼敢在這種緊要關頭冒著可能扼殺經濟成長數據的危險來進行升息,賞自己老闆一巴掌?(我知道央行是獨立機關,不過我不信彭老不賣執政者面子,人家能幹這麼多年不是幹假的)
3.
如果你是彭老,想要抑制房價,又不敢升息,那你會怎麼做?
我如果是他,我就會想,要是手下的土銀出來放個風聲,不動產市場就會自動降溫的話,那真的是再好也不過了!因為會有很多跟您一樣想法的人,『觀察』央行的想法。所以放放風聲、丟個氣球這種廉價的資訊戰,真的是兵不血刃的最好方法。
不過央行放羊的孩子當多了,那些建商跟仲介還有投資客還會鳥嗎?
以上是我自己的臆測,請勿當作投資參考,當作我亂講的好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