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淡水...丰悅夏宮 討論區


sophia2586 wrote:
"很嚴重消息"現在建商跟板模承包商在商量1層要10天完成,預計年底前都要趕工,一般工程都需要15天時間(要給水泥凝固時間),這會影響結構安全,房子會變的不牢固,請各位要打電話給建商千萬別這樣弄,這樣房子的保值就不高了(會發生裂痕),板模承包商預計下周會跟建商談好簽約了,請各位要打電話去抗議要讓建商知道我們心聲.

消息來源確定嗎?

亞華 wrote:
一定是發現不少弊端

沒有發現弊端,同時選不同棟別, 事隔一星期去就被妳簽走了
我是AB棟高樓層

客變第一波是1-3樓
看看我們的平面圖基本上隔局差距性不大,如果各位鄰居你有客變的構想,歡迎提供分享
如果是用力泰混凝土,才像蓋信義豪宅等級,用這些混凝土車灌的混凝土,說建材蓋的有多高級,事實勝於廣告說的
櫻桃果 wrote:
今天下午朋友幫忙拍的...(恕刪)
這個消息..請問貴住戶從何處來訊息的?感覺要非常內部才能知道.

sophia2586 wrote:
各位住戶們: ...(恕刪)
消息來源我可以確認,現在工地一舉一動都列入我的觀查,坦白說我爸是做四十年的板模基本的人脈都有,只要稍為問一下幾乎都問的到,我是希望建商維持一般工程十五天工期,因為這關係到灌漿時房子以後的堅固程度,也希望灌完後二天後才把板子拆下來,這樣牆壁支撐點會比較好,這是我們家的討論最好工程進度,希望大家能一起監視建商,其實看水泥車看不出來材料好壞,要看他灌下的磅數夠不夠,一般來說都要4500但是有一些建商會偷工減料都有,其實我們家算有良心,我爸蓋的房子遍佈台北市及台北縣,我敢保證我家都沒賺過沒良心的錢,只能告訴大家十天工期會影響房子,眼前新房子看不到,我可以告訴你們房子結構都會受到影響(會裂痕),請各位發揮住戶精神,我也很期待二年後的新房子,是美好的.
這問題真的很嚴重~請問打給建商反映這問題~
真能讓建商就不這樣做嗎?
還是有更好的作法~更能阻止建商這種惡劣的行徑~
大家能想想看嗎?
十天蓋一層樓是所謂的縮短工期,需到新北市政府報備核可,要有新北市政府發的文才可以,有以後的鄰居可以幫忙去問一下建商有沒有去報備嗎?沒有去報備就去抗議!!!
你提供的這一信息非常重要。興富發是台灣建商前五大。怎么會這樣?

這個好像很專業,有版上的大大可以幫忙嗎?
如果寫信到新北市市長信箱,應該可以得到答案
或有人可以告知如何詢問,如果大家沒空,我可以幫忙寫信到市長信箱詢問,只是不知該如何發問?
樓板澆置品質的好壞,主要是和支撐架的拆除時間有關,一般的概念是28天,不過事實上隨著混凝土強度的增加,支撐間距可以遞增的,通常我們可以7天為單位,規劃拆模計劃。所以如果建商有二套半的支撐,我想品質大概不會出太大的問題。怕只怕第七天支撐就拆光光了。那就算模板做二十天,澆置品質也好不到那去了。
內政部規定10天似乎是合法的
但可要求建商結構技師提出證明安全及實驗過的相關文件
另外住附近的鄰居,如果可以在施工時,常幫忙拍照,讓專業人看它施工的工法,監工的效果會更大


來源http://saysomthing.pixnet.net/blog/post/172980-%E5%BB%BA%E7%AF%89%E6%A6%82%E5%BF%B5%EF%BC%9A%E7%B5%90%E6%A7%8B%E8%88%87%E5%B7%A5%E7%A8%8B%E6%9C%9F%E9%96%93

RC結構基本概念『RC』Reinforce Concrete Construction鋼筋混凝土構造、鋼骨水泥
以鋼筋做骨架,再將混凝土灌入成型的建築結構,這兩種材料複合而成的RC結構,可增加拉加和機械強度。
※RC適用一般建築(低於15層樓的建築),平均造價比SC、SRC便宜。
※在生態上來看比較不環保,同時也潛藏有海砂、輻射這些問題屋的疑慮。
房子要蓋多久?
一般政府主管機關在核發建造執照的時候,主管機關會預先核算一個大概的執照工程期限,承造廠商報開工後應該依期限完工,否則執照就要申請展延,每次展延六個月,只能展延兩次(政府例外放寬的除外)。
以台灣省為例,所核算的工期標準是依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其規定是地下層每層四個月,地上各樓層每層兩個月,雜項工程(排水溝圍牆、庭園、駁崁、擋土牆..)則是三個月,但會視工法稍微調整,然後總加起來就是法定工程期限囉!台北市、高雄市略有不同,但大同小異。

不過呢!事實上實際施工進度常常不是這麼算。
正常速度:地下室會因基礎或外牆工法不同而有相當大差異,比如基礎地質差或地下水位高,就會花相當長時間,地下室外圈作連續壁的也要多花很多時間,當然如果地下層數多,土方開挖及擋土、抽水等工程也得很久,所以地下室工程比較無法在這裡用一個標準來概略估計,但若正常施工、人手、機具及材料都不缺的話,那地面以上樓層,結構體30-40天蓋一層就約是正常速度。

映相算是中型社區,390戶住家,加上那麼大一片中庭和公設,我想如果在人力充足的情況下,蓋好全部一層也要二個月吧?
用早強混凝土的,通常結構體又少個一至兩個禮拜,所以如果地面以上樓層每層速度小於三週的,大概就應該是過快了些(太快拆模、太快釘上層模板和支撐),越大規模工程蓋一層時間越慢,反之小房子蓋一層時間就短,這也是相對要考慮的。
當然,施工過快雖不好,要看他造成"快"或"慢"的理由是什麼?有的是財務問題、勞資糾紛、工程管理不當、工人不足、材料短缺,因而拖慢工程,妳就不能因為他較慢,而認為品質一定好。
有的因採用新工法,新技術或管理佳而加快工程進度,像工程發包制度上有所謂技術標、最有利標的評比投標,就是在綜合廠商技術及縮短工期能力來作決標依據,妳自然也就不能因他施工快一些,就說他一定施工品質差,因為有可能是他的技術及工程管理太好(尤其一些日本廠商)。
此外,一般純鋼骨構造SS通常要比RC構造來得快,也不能因為他快,就因此認為他品質不好!
最好能知道其建築過程或建商、營造廠的經營管理體質,綜合其能力來看,會比較實在!
為什麼有些房子蓋得很快?!據說那些蓋的很快的案子:
一種是在混凝土裡面加了早強劑(早強混凝土),使他快一點乾;
一種是增加混凝土磅數,在達到可以強度的時候,繼續往上蓋;
一種是不管了,在混凝土強度還沒完全的時候,在安全範圍以內繼續往上蓋。 
早強劑可讓混凝土預計強度早點達到以便往上蓋,混凝土不但不可快乾,還須加濕氣"養護"的,濕養護至少七天,否則混凝土之水化作用不完全,反而會導致裂開,灌完混凝土後還要在模板上澆水或蓋濕麻布以防止太快乾。
其次,實質的混凝土磅數往往無法達到設計需要的磅數,混凝土預拌車出廠時可能符合規定(預拌廠可精確控制配比),但運送路途如果很長的話,路上預拌車在不斷轉動攪拌情形下,水分產生相當的蒸發逸失,而使得混凝土變得稠濃。待過工地的人都知道,過稠的混凝土是很難澆置施工的,也就是混擰土的"工作度"及"流動性"不好,造成澆置困難;工人為了順利施工往往用加水來增加工作度或流動性,但加多少水又沒精算,最後總是加太多水,工作度是變好了,但水灰比改變了,也就造成混凝土日後強度的改變。
所以大多數房子若日後再鑽取混凝土試體作試驗,多半是不足磅的,這也是台灣混凝土工程品質為人批評之處。
其三,混凝土施工並沒有要求要達到"完全"強度才能拆模。
視模板部位不同從24小時到兩週不等的拆模時間都有,但混凝土標準強度是以澆置後28天的強度達到設計值為準;不過比較負責的建商,通常是採用一個月蓋一層的速度,等於是到下層混凝土完全達到該有的設計強度再做上層,不代表一定沒問題,但至少會減少一些發生問題的可能。
  • 4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