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Fidi Dodo wrote:關於淡北的問題,若單從交通本質上來看(經


淡北道路不知談幾年?

Fidi Dodo wrote:
關於淡北的問題,若單...(恕刪)


1.淡北快只比平面道路少3分鐘?這個假設議題是錯的因為那是不計平面道路等紅燈的時間,淡北快不會只開50km/hr起碼70km~80,但你開在平面道路與機車共道外加一堆十字路口及左轉車道,你連50km/hr都不敢飆,除非你不要命或不管他人死活.
2.淡北快是分流,多個選擇,如果淡北快直接接洲美或大度路中段不開關渡橋的引道避免關渡橋車流回琽,決對只進台北的車流有快速的疏導作用
3.挖路是挖不完的,每次都說何時完工,等完工半年後又開挖,自來水管挖了幾次台電挖了幾次,有終止的一天嗎?台灣挖馬路有終止的一天嗎?
4.有些人反對淡北有些人反對淡江大橋有些人反對輕軌,那你叫我們走那邊,交通如何會好.
5.淡金公路原本就是規劃讓到北海岸或北淡水的人不要再經舊市區,現今上下班已很少人從舊市區出入,只有假日觀光人朝進淡水車輛才會走舊市區回堵,平日有看過因進舊市區塞車回堵中正東路的嗎?假日車潮老實說無解,因為來淡水玩的人實在太多,再多的路也無解,每個觀光地區應都是一樣的.
淡北主要是解決淡水居民平日的上班就業交通問題,不是來解決假日遊玩車潮.
多一條淡北當然有它的作用,但如果按現有的規劃,作用並不大且後遺症是在大度路出口及坪頂登輝大道出口兩側,已有F大分析的很清楚。
淡北之精髓是在以不影響平面道路的車流!而把人車直接送進台北市或淡海新市鎮!那要如何規劃,就是外要接洲美直通台北,內要在淡海一定要設進出口。

大家不妨等到年底,中正東路不再施工,這條路絕對可以負荷上下班的車流,不要貿然施工,忍受了交通黑暗期,又沒達到作用,卻帶來其它的後遺症!
cycurain wrote:
1.淡北快只比平面道路少3分鐘?這個假設議題是錯的因為那是不計平面道路等紅燈的時間,淡北快不會只開50km/hr起碼70km~80,但你開在平面道路與機車共道外加一堆十字路口及左轉車道,你連50km/hr都不敢飆,除非你不要命或不管他人死活.


台2線在2011年(還是2010年,記得不是很清楚)就已經將南下(往台北)方向的路口都規劃了左轉等待車道,並讓紅綠燈連鎖,有效的提升了車流速度。在此之前,,外線公車內線左轉車,再加上不連鎖的紅綠燈,台二線的確走得很痛苦。但自從那次改善後,行車明顯的順暢,只可惜這些改變被管線工程給掩蓋過去了,讓人感受不到。唯一的機會就是過年前後,所有工程都會撤走,那時才能體會到台2線的順暢。

而平面8~9分鐘(含等紅綠燈的時間)是那段時間我的行車經驗。(我也很痛恨塞車,所以都會注意這些細節)
而高架車速50公里,是這條路規劃的速限。若要超速,那也可以,只是我不想討論這樣的狀況,既然要超速,那就用時速80公里來算吧,若全線80公里狂飆,也需要3.5分鐘跑完,跟8~9分鐘,也不過快了5分鐘。

其實可以用洲美來類比淡北,但記得,洲美速限80km/hr,且單向有3車道,即使是這樣的狀況遇到龜車並排,你也是沒轍,不太可能全線用80來跑,在速限50,單向2車道的淡北,若要全線80跑過去,想必要離峰時段才有可能。

所以,即便超速,淡北也省不到5分鐘,它之所以節省不到多少時間,主要是因為距離太短,短短的4.7公里,就算時速150給你跑,也要2分鐘(才省6~7分鐘)。我想大家苦於交通問題是因為通勤距離太遠所造成的,而這短短的4.7公里的道路實在幫不上什麼忙。



2.淡北快是分流,多個選擇,如果淡北快直接接洲美或大度路中段不開關渡橋的引道避免關渡橋車流回琽,決對只進台北的車流有快速的疏導作用


對通勤車流是如此沒錯,但只省3分鐘(好吧,如果你堅持超速,那就算5分鐘),可是對假日車潮完全是反效果。原因前面已經講過了。



3.挖路是挖不完的,每次都說何時完工,等完工半年後又開挖,自來水管挖了幾次台電挖了幾次,有終止的一天嗎?台灣挖馬路有終止的一天嗎?


自來水、電力線、下水道,這些都是配合新市鎮擴張需求才增建的,管線埋好了之後,自然就不會再挖了,當然偶爾還是會有一些維修,道路刨除工程,但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規模的開挖,衝擊有限。



4.有些人反對淡北有些人反對淡江大橋有些人反對輕軌,那你叫我們走那邊,交通如何會好.


問題是這條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阿!你不是要交通變好嗎??這條路蓋下去把交通變爛你也要蓋嗎??飲鴆止渴至少還先止了渴。這條路從施工開始就是交通災難,直到完工也不會變好,這樣也要蓋下去??



5.淡金公路原本就是規劃讓到北海岸或北淡水的人不要再經舊市區,現今上下班已很少人從舊市區出入,只有假日觀光人朝進淡水車輛才會走舊市區回堵,平日有看過因進舊市區塞車回堵中正東路的嗎?假日車潮老實說無解,因為來淡水玩的人實在太多,再多的路也無解,每個觀光地區應都是一樣的.
淡北主要是解決淡水居民平日的上班就業交通問題,不是來解決假日遊玩車潮.


同意,但如前面所說,3分鐘的幫助而已,我覺得完全沒這個必要。
從還沒挖路我就住淡水了,
以前上班就塞了,最早還有機車用道
汽車只有二線,後來因塞車嚴重,只好變成三線,犧牲了機車用道,也可憐了機車族。

淡北不通捷運總站,你當老淡水人是空氣?
淡北往立德路本就計劃設有迴轉道,並不是違規。所以北巿之前才會建議直通大度路或洲美。
農曆年前後整個台北都空城,車都下南部當然不塞。
從捷運通到淡水開始,淡水就已不是荒野了。

Fidi Dodo wrote:
關於淡北的問題,若單...(恕刪)


登輝大道口:
淡北過了紅樹林捷運站後會從2線道分成兩個單線道,一個通往淡水市區(接到觀海樓那裏),一個通往登輝大道的大斜坡。

淡水市區路小紅綠燈多,車輛的消化速度慢。在目前有中正東路竹圍-紅樹林段雍塞的緩衝下,還是塞到竿蓁林附近。若淡北開通,竹圍-紅樹林段的緩衝消失,車潮直接淹向淡水市區,淡水市區當然消化不了,所以車子就會回堵到淡北上,一旦回堵到淡北,往三芝方向的車潮也被卡住,造成所有車輛全被卡住,降底道路使用效率。

這還沒考慮到當出口設在登輝大道斜坡時,出口車道的耗損,原本平面6車道(雙向各3車道),會被高架出入口佔去3個車道(雙向各一車道+路肩+圍欄),再加上輕軌高架的基椿,整個路口的使用效率反而不如原本平面的6車道的容量。原本從關渡大橋來的車潮只能走平面,但平面的車道數量又被縮減,反而更塞。


所以登輝大道路口這邊會造成高架端塞在紅樹林上空(被淡水車潮回堵),平面段塞在大斜坡上(車道縮減),兩頭塞。


先不回應您對關渡大橋方向車流假設性的看法(我是不認為任何一個正常的汽車駕駛人會為了利用您所言車程不到5分鐘、車速也和台2線差不多的淡北道路而願意在關渡等迴轉紅綠燈;當然您也可以說我是個人的想法)。

單在登輝大道匝道的設計,很顯然您沒有看過新北市政府的招標文件,只是單單用個人的假想認為會縮減車道。



從這張從新北市政府工務局_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第一+二標)圖說D圖第7頁的部分截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雖然淡北道路登輝大道匝道佔去了2個車道(請注意匝道沒有設路肩就是2個車道)的平面路面空間,但搭縮減路肩寬度、及調減車道寬度的手法,仍可維持平面單向3車道的服務水準。您提到的高架輕軌會是用口字型樑柱架在淡北道路的上方,基樁位置也一併設計不會重複佔到道路面積;這部分我就偷懶不放圖了。唯一的影響應該是登輝大道往三芝方向因內側車道作為下橋匝道,勢必會禁止左轉坪頂路。

或許目前中正東路上的圍籬全撤了是足夠車流量使用,但以新市鎮目前發展的速度,淡北道路也許只能應付未來5~8年的需求;至於10年以上的交通需求則要期待淡江大橋快點浮起來吧!
也許有人又要說新市鎮是建商和投資客炒房的陰謀不會有人來住。但以目前雙北市核心區域高漲的房價,我還不知道方出社會即將成家、沒有富爸爸的青年(就是說我自己啦)還買的起哪裡?我只擔心再漲下去青年首購族連新市鎮也買不起了,只好去外國或對岸當台勞。

拉拉雜雜講的一堆,有礙版面還請大家見諒

giga1019 wrote:
先不回應您對關渡大橋...(恕刪)

厲害,這就是專業跟鄉民的差異
一個有佐證,一個想當然爾廢話BALABALA

giga1019 wrote:
從這張從新北市政府工務局_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第一+二標)圖說D圖第7頁的部分截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恕刪)



感謝您提供的資料,可以讓我們看到淡北更完整的相貌。
如您所說,登輝大道出口是犧牲掉路肩(除了淡金路16巷出來還有一點點的路肩外,其餘地方是完全不剩路肩了。)但這些路旁的巷弄或大樓的停車場出口還是會有車出來,一旦出來就直接和平面車流相會,也會降低原本的服務水準以及增加交通事故的危險性。且過了坪頂路之後車道也還是只有3道,短短一個紅綠燈口道路要從4道縮減成三道,難道不會造成衝擊?
就算用犧牲路肩的老招好了,雙向總共也只能再擠出1條車道,還是不夠用。而且同樣的,巷弄出來的車流直接和主幹線交會,再加上公車停站,怎麼可能沒有衝擊???



另外,關渡方向的出口迴轉車流,如您所言,正常的駕駛者不會這樣走,但假日車潮多數是外地人,他們的行為是很難臆測的。誤行或故意都有可能。




淡水的交通問題首要是觀光車潮,淡江橋對於觀光車潮的紓解有絕對的幫助(也順便幫龍米路解套),淡北對觀光車潮實在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另外回覆lorrentin的意見。我所說的過年前後可不是過年前後兩三天,中正東路的施工可是過年前三周就撤除了,直到過年後2~3周才又再次圍起來。有人過年前3周就開始返鄉的嗎??
首先我住淡水,也想在淡水住到退休,目前也受淡水塞車之苦,可是為了淡水長遠,為了淡水好,
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觀念,也喚醒大家的記憶.

目前政府在淡水所規劃的三大交通建設方案(淡北,淡江大橋,輕軌),是有幫助,但沒到位.
沒到位會有什麼後遺症,請大家有耐心的看完如下:

大家應記得內湖到五股的高架也就是十八標,弊案就不談了,當時就有建議直接拉到桃園,但沒做!結果後來還是做了五楊高架,又要多花我們的納稅錢,又要忍受交通黑暗期!還讓我們多塞了十多年!

還有內湖捷運系統,當時公聽會有二個方案,(現在的文湖線)
1.要地下化高運量車速快但工程期較久.
2.另一方案高架化中運量車速慢但工程期較快.(最後工程期也沒多快,還延後通車)
後來文湖線發生什麼問題大家應記得,負荷量不足及速度慢是最大的問題,系統當機的問題應解決了.
通車後內湖鄰居都後悔應堅持高運量的.
這是我住內湖所經歷的.

中山高因當時規劃車道不足,陸續的拓寬工程那太多了,不在這裡說了.
(十大建設時,就有專家建議中山高要全線十線道,我猜當時的官員大概心裡想,那有可能會有這麼多車!)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我住過的地方還滿多的,新北市(前身是台北縣)中永和,新店我都住過一段時間.
它們什麼不多,就是人多!車多!還有就是橋多而且是直通台北市,中永和就有四座,板橋也有四座.
但上下班尖峰時段比淡水還塞,還要用到調撥車道,可以說是無解!
(如果你相信蓋個橋就可解決交通問題,不妨可以搬過去体會一下,開個玩笑!請勿介意!)

以上是我在別的縣市所經歷過的,
以下是我希望淡水的好鄰居們一定要堅持的!

淡北現在的規劃好像是為了紅樹林到關渡園區上班人用的.要不然就是送我去大度路出口塞!
淡北一定要能直通洲美快!如果能直通新市鎮那更好(變六線道)!不要重演十八標及五楊高延伸,到時新市鎮人車更多時再來做拓寬或延伸工程,那交通黑暗期不是你我所能忍受的.

輕軌?---為什麼不用原來的計劃,淡水捷運延伸做高運量的.文湖線的中運量都不行了!
輕軌只是適合觀光區域內的運輸,或機場航廈到航廈間的運輸.......等,都是帶著慢活的心情,決不適合做上下班尖峰時段大量人潮的交通工具,慢活的交通工具帶著一群急著上班怕遲到的人,看起來怪怪的!
堅持高運量!

淡江大橋通八里可解決新市鎮尖峰時段交通問題?中永和,板橋各四條橋直通台北市都沒解決尖峰時段交通問題,要期待一條通八里的橋再走其他聯 外道路再到你上班的地方,聽起來要開好久的車程!
營建署新市鎮發展計劃要落實,在地就業!在地就學及在地就養!之在地生活為目標.
政府在新市鎮有規劃了產業用地及商業用地,應更積極規劃及招商以落實,在地就業..等
中永和,板橋....等就是在上下班時段有太多的人車要出城及進城,規劃再多的橋也沒有.負荷量是一定的.
如落實在地就業就不會造成同時間出城進城的大量人車潮.它們己來不及但是淡水還來得及!!!

我在各種場合能遇到民意代表或官員,都反應過類似問題,但看起來並沒有效果,可是如果有很多人反應那會不會有效果?各位鄰居就盡力而為吧!.



每個人都只會看問題 提出問題 丟出問題 讓別人傷腦筋

但是都無法提出詳細的 徹底的解決方案

說白一點 就是風涼話

"輕軌?---為什麼不用原來的計劃,淡水捷運延伸做高運量的.文湖線的中運量都不行了!
輕軌只是適合觀光區域內的運輸,或機場航廈到航廈間的運輸.......等,都是帶著慢活的心情,決不適合做上下班尖峰時段大量人潮的交通工具,慢活的交通工具帶著一群急著上班怕遲到的人,看起來怪怪的!
堅持高運量!"

輕軌的設計 就是符合新市鎮開發的目的 休閒 慢活 娛樂 觀光 這樣閣下清楚了嗎?

不要隨便提出問題 讓別人傷腦筋的方式 而是要提出完整詳細的計畫方案來解決問題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