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i Dodo wrote:關於淡北的問題,若單從交通本質上來看(經
淡北道路不知談幾年?
Fidi Dodo wrote:
關於淡北的問題,若單...(恕刪)
cycurain wrote:
1.淡北快只比平面道路少3分鐘?這個假設議題是錯的因為那是不計平面道路等紅燈的時間,淡北快不會只開50km/hr起碼70km~80,但你開在平面道路與機車共道外加一堆十字路口及左轉車道,你連50km/hr都不敢飆,除非你不要命或不管他人死活.
2.淡北快是分流,多個選擇,如果淡北快直接接洲美或大度路中段不開關渡橋的引道避免關渡橋車流回琽,決對只進台北的車流有快速的疏導作用
3.挖路是挖不完的,每次都說何時完工,等完工半年後又開挖,自來水管挖了幾次台電挖了幾次,有終止的一天嗎?台灣挖馬路有終止的一天嗎?
4.有些人反對淡北有些人反對淡江大橋有些人反對輕軌,那你叫我們走那邊,交通如何會好.
5.淡金公路原本就是規劃讓到北海岸或北淡水的人不要再經舊市區,現今上下班已很少人從舊市區出入,只有假日觀光人朝進淡水車輛才會走舊市區回堵,平日有看過因進舊市區塞車回堵中正東路的嗎?假日車潮老實說無解,因為來淡水玩的人實在太多,再多的路也無解,每個觀光地區應都是一樣的.
淡北主要是解決淡水居民平日的上班就業交通問題,不是來解決假日遊玩車潮.
Fidi Dodo wrote:
關於淡北的問題,若單...(恕刪)
登輝大道口:
淡北過了紅樹林捷運站後會從2線道分成兩個單線道,一個通往淡水市區(接到觀海樓那裏),一個通往登輝大道的大斜坡。
淡水市區路小紅綠燈多,車輛的消化速度慢。在目前有中正東路竹圍-紅樹林段雍塞的緩衝下,還是塞到竿蓁林附近。若淡北開通,竹圍-紅樹林段的緩衝消失,車潮直接淹向淡水市區,淡水市區當然消化不了,所以車子就會回堵到淡北上,一旦回堵到淡北,往三芝方向的車潮也被卡住,造成所有車輛全被卡住,降底道路使用效率。
這還沒考慮到當出口設在登輝大道斜坡時,出口車道的耗損,原本平面6車道(雙向各3車道),會被高架出入口佔去3個車道(雙向各一車道+路肩+圍欄),再加上輕軌高架的基椿,整個路口的使用效率反而不如原本平面的6車道的容量。原本從關渡大橋來的車潮只能走平面,但平面的車道數量又被縮減,反而更塞。
所以登輝大道路口這邊會造成高架端塞在紅樹林上空(被淡水車潮回堵),平面段塞在大斜坡上(車道縮減),兩頭塞。
giga1019 wrote:
從這張從新北市政府工務局_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第一+二標)圖說D圖第7頁的部分截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