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不受百鍊難以成鋼 wrote:
希望濱海路能開一家便...(恕刪)


有啊~在台北灣樓下有一間超商

0936010 wrote:
有啊~在台北灣樓下有...(恕刪)


要去台北灣的便利商店
不如去中山北路的全家或小七還比較近
而且半夜的話
台北灣附近太黑 沿路都沒人 建築物少
感覺陰森森的
騎機車太危險
我就曾經騎機車在台北灣旁邊被一群黑狗追
追到差點摔車
中山北路至少車還比較多
較有人氣

Fire1016 wrote:
當然有意思
現在連淡海區的房價都上漲到2/3左右的台灣受薪者無法承受
這種病態社會現象怎能不聞不問!
試算要買間千萬小宅
貸款7成700萬好了
1個月3萬5千以上的房貸壓力
加上吃飯、水電、網路第四台手機管理費交通費等等..
一個月5萬以上支出跑不掉
這還是沒有小孩的人家..
以台灣平均月收入不到五萬來看
2/3-3/4的台灣受薪者買不起房子
現在要買的人除了高收入人士
很多不是靠雙薪撐就是靠祖先庇佑
而買不起的人難道只能被罵被笑?

加上衍生問題出來
每月支出五萬以上讓多少家庭不敢生小孩
或是只能生一胎
偏偏這還只是台北都會區裡大家認為該便宜的一角
就社會長遠來看
這趨勢只有通往死路

淡海新市鎮計畫該帶出的不是這樣吧
政府應有所作為
民眾也該自制
別把自身的利益凌駕全體利益之上
把碗弄翻了
誰都沒粥吃)


F大之前的發言我不是很認同
但上面這段我是心有戚戚焉

的確淡水是首購的最後希望
我買這裡不是說這裡有多好
多有發展性才買
我買這裡是因為其他的地方都買不起了
較靠近市區的中古屋也只能負擔那種破破爛爛奇奇怪怪的
唯一有新房子
而且價格還在負擔的起的極限
就是淡水
但如果淡水再漲上去
像我這樣的首購族都不敢來
那可能真的泡沫就要來臨

我還是一樣建議
別再漲了
先有人氣讓自住客買的起
讓自住客住進來
以後人口多了
什麼都好談
光一個設籍人口不夠
就成為反對新市鎮開發的把柄
你賣投資客是可以很快完銷
問題是投資客不會來住
投資客不會帶來實質的人口成長
就算他覺得這裡環境好來住
他買個10間最多也只住一間吧
其他9間就空在那裡沒人氣
而且投資客還會不停的把中古市場價格拱高
讓經濟能力有限的
更買不起

總之
短期獲點小利較重要
還是長期賺更多比較好?
真的是把碗弄翻了
大家都沒粥吃
到時房價真的崩塌
這些代銷房仲投資客是有好處嗎

Boni_Nina wrote:
F大之前的發言我不是...(恕刪)


淡水的房價問題,政府真的是應該要介入了,建商建造成本與土地成本並不高,但是這些年建商亂開價開到2X真的太可惡,也賺太多了~物價有公平會與消基會來管,房價卻沒人管,若是能規範其成本與獲利的比例至少不會這樣亂漲.
我看全台灣的不動產都需要消基會介入才對

yya111111 wrote:
我看全台灣的不動產都...(恕刪)


昨天看到公視淡水新市鎮的報導,其中淡水第一期的土地徵收提到6W/P,然後政府再賣給建商,其土地價格成本也是很便宜,我住淡水已經超過15年,印象中淡金路的土地自售招牌寫5W/P ,那表示現在的建商賺的是暴利~
台北房子實在太好賣.去台中看房子才知所謂豪宅.原來戲稱豪華國宅不假.當然公設50%的毛胚屋不算

feltf15 wrote:
台北房子實在太好賣....(恕刪)


台北市的房子若要跌,還有個方法,就是老天爺常常下冰雹,砸壞屋頂或汽車~想不跌都很難~
odko wrote:
昨天看到公視淡水新市...(恕刪)

你只看到徵收後土地上漲
徵收前的價格你怎麼不說
全台灣又不是只有淡水被徵收
你只恨你這不是信義計畫區

odko wrote:
淡水的房價問題,政府...(恕刪)


開到2X其實我認為不可惡....
可惡的是....1初到2底..卻是短短幾各月到2年.....

這是叫大家都不要自住...來炒房意思嗎!?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