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jamie98 wrote:
嫌貴就去買別處,整天在01上哭窮,講房價太高,有意思嗎...(恕刪)


當然有意思
現在連淡海區的房價都上漲到2/3左右的台灣受薪者無法承受
這種病態社會現象怎能不聞不問!
試算要買間千萬小宅
貸款7成700萬好了
1個月3萬5千以上的房貸壓力
加上吃飯、水電、網路第四台手機管理費交通費等等..
一個月5萬以上支出跑不掉
這還是沒有小孩的人家..
以台灣平均月收入不到五萬來看
2/3-3/4的台灣受薪者買不起房子
現在要買的人除了高收入人士
很多不是靠雙薪撐就是靠祖先庇佑
而買不起的人難道只能被罵被笑?

加上衍生問題出來
每月支出五萬以上讓多少家庭不敢生小孩
或是只能生一胎
偏偏這還只是台北都會區裡大家認為該便宜的一角
就社會長遠來看
這趨勢只有通往死路

淡海新市鎮計畫該帶出的不是這樣吧
政府應有所作為
民眾也該自制
別把自身的利益凌駕全體利益之上
把碗弄翻了
誰都沒粥吃
無論淡海新市鎮二期開不開發,不可諱言的,淡江大橋是解決淡水與八里兩岸交通以及聯外發展不可或缺的靈魂建設,無論是誰來往淡水都不可以僅靠一條道路,希望大家多跟當地議員 立委 區長反應,請她們施壓新北市政府,加快淡江大橋的史跡文獻探考報告及生態復育機制等文件,盡快通過環評,現在的車流量已經遠大於兩三年前的車流量,不要說救護車無法通行,非尖峰時段連捷運站都一位難求,淡水現在是個轉戾點,請大家拋開成見,不要再為反對而反對,為了淡水以及整個北海岸地區的繁榮,大家一起努力 督促政府,淡江大橋一定要蓋!
還有三芝,萬里較便宜,地又比較大可以買,到時還可以賣給財團狠敲一筆.
政府該做的都有在做還是控制不了房價.不過可參考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也有類似臺灣「奢侈稅」的限制,針對房屋持有5年內移轉須課徵買賣利得稅,其中持有2年內移轉課徵賺取獲利金額的15%,持有2-5年移轉,課徵獲利金額的10%。
此外,馬來西亞的預售案價格須由建商向政府提報,許可後才能出售,若想調高預售案價格,也必須向政府申請,才可調高出售,否則必須維持原售價。持有馬來西亞房地產每年需要繳納稅負,包括一年繳兩次的門牌稅、一年一次的地稅以及一年繳一次的租金收入所得稅,另大樓管理費、稅理師費用也必須由屋主負擔
別人買厝.買金子.買鑽石.買玉.買古董.買字畫.多是自由.他有錢敢投資.沒需要多講話.大家說對不對.

MAC5496 wrote:
買厝投資跟著林育璘老...(恕刪)


林老先生買地養地很久了
目前已開始在倒貨蓋屋賣房
有能力買房自住者沒差
早先買好投資者沒差
但如果因為房價好像漲不停而考慮要不要買房
可能就成為被倒貨的對象
想想臺灣人很可憐,擁有全世界人口密度排名前幾名的國家,地狹人稠,活人都快沒地方住了,這也是為何生活機能好的都市房價漲到天價,反正就是數量有限,有錢人捧,沒錢的人只有另覓他處了。被趕出了市中心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買得起的地方,當然總有先天不良之處,當然政府就要想盡辦法改善,方案出來了,什麽會嘈到古人住的地方,又是古人打仗沉到海底的破銅爛鐵,都當寶寶護起來,活著的人碰都不能碰,遇到請改道,管你活著的人是死是活。當然文化遺址是要保護,可是當活著的人每天忍受著因著這些古人流下來的遺物,壽命至少少了10年(每天塞車,人火氣就來,血壓高,夀命就短了),一堆活著的人為樂這個嘈來嘈去,比敵人還敵人,想想真是可悲啊,住淡水的人只是很悲微的請求幫淡水解決每天塞車之苦,好像就變成罪大惡極,歷史罪人。蓋翡翠水庫時破壞的生態是淡江大橋千百倍,為提供臺北用水蓋了,雪山遂為解決宜蘭到臺北的交通,破壞的生態勝過淡江大橋十百倍,但還是蓋了,說真的只要能解決淡水塞車問題,那怕是蓋的上天下海都可以,沒人一定要堅持蓋淡江大橋,沒人喜歡去嘈那些古人遺物。選舉也快到了,淡水居民應該連合起來給立委,議員,裡長壓力,不是丟出一個方案,然後說沒辦法,環評沒過,或是天龍國不同意等就算了,這樣誰不會做官,解決活人與古物的衝突問題就是當官的責任,此路不通總要有其他路。給他們個期限,如果沒結果,他們也不要選了。可憐淡水人,你還有多少二十年啊,青春歲月都浪費在堵車上。
國家沒發展.交通沒建設.地方沒歲入.老百姓所得要增加救困難了.大家說對不對.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哪沒.你大發慈悲買塊地放3年.再蓋3年用同樣的建材.再用每坪15萬賣給大家.大家說好不好.
希望濱海路能開一家便利商店
繳費 宅配 半夜肚子餓會方便些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