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大台北最泡沫的重劃區? 林口,淡水,三峽北大,新莊副都心,南港經貿園區?


kesheng.tang wrote:
理性的討論比互相詆毀更有參考價值
但基本上拿南港跟新莊來比林三淡是很詭異的事情
好比假設有大安森林重劃區比南港跟新莊一樣
會選擇重劃區交通不是問題價格才是主要因素
重劃區一切都要時間去證明它的價值及定位
以林三淡來說發展最成熟的應該是三峽北大特區
南港跟新莊其實不用拿來瞎攪和
光地理位置就比林三淡好太多了...(恕刪)

---------------------------
南港跟新莊其實不用拿來瞎攪和
光地理位置就比林三淡好太多了 +1


大大說的很對.
有什麼好吵的,
很不巧, 因為工作和讀書的關係, 三 淡 林 我都有住過幾年.

各地本就有不同的優缺點,
端看各位自己能接受到什麼程度.

淡水冬天, 海風吹來非常的冷. 冷到什麼程度.
就算在淡大內側, 不會直吹海風的房子. 一樣很冷.
這是沒有長期住在淡水的人, 是無法了解的.

林口的霧一來, 就像住在深山中, 很是不錯.
冬天就.... 和淡水差不多.
至於機場捷運 , 離林口建案近的很少吧 !!
但大大的馬路, 走起來是很 ok 的.

這二地都有, 濕度高的問題.
這應是不用多說的吧 !!

相對地, 三峽的濕度與濕冷感. 和前二地比, 就沒有那麼重了.
以四季氣候來說.
我比較喜歡三峽.

如果要我選, 我還是喜歡老爸的家, 台北市.
而這三地, 都是預算不足之下,
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就我的觀察來說,林口與北大各有優缺點,要是比較哪區的泡較大,我覺得是林口。

我們公司很多同事有的是買北大,有的是買林口,就腹地面積來看,林口重劃區的腹地大,很多空地還未開發,相對

於三峽北大特區,幾乎已經都開發完畢,因為腹地小,住戶率比起林口高了不少,所以投資客在北大特區可下手的目

標越來越少,所以都轉去林口投資,當泡沫破掉的時候,投資客投資較多的區域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自住客較多的

區域反而跌幅比較沒這麼嚴重,另外林口的房價比起三峽的房價還要貴上5~10w,這也是我認為林口的泡沫較大的

原因,以上是個人見解。

Ago_go_go wrote:
林口重劃區的腹地大,很多空地還未開發,相對

於三峽北大特區,幾乎已經都開發完畢,因為腹地小,住戶率比起林口高了不少,所以投資客在北大特區可下手的目

標越來越少,所以都轉去林口投資,當泡沫破掉的時候,投資客投資較多的區域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自住客較多的

區域反而跌幅比較沒這麼嚴重,


如果林口跟三峽一樣 只有住宅區而無其他配套(非指捷運)
我覺得你說的正確

但是林口幾項招商與新型態商業型態與聚落等等都已定案
這部分的效應就絕非只是一個宜居空間那麼單純
建議思考可以再更多元
Ago_go_go wrote:
就我的觀察來說,林口與北大各有優缺點,要是比較哪區的泡較大,我覺得是林口。

我們公司很多同事有的是買北大,有的是買林口,就腹地面積來看,林口重劃區的腹地大,很多空地還未開發,相對

於三峽北大特區,幾乎已經都開發完畢,因為腹地小,住戶率比起林口高了不少,所以投資客在北大特區可下手的目

標越來越少,所以都轉去林口投資,當泡沫破掉的時候,投資客投資較多的區域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自住客較多的

區域反而跌幅比較沒這麼嚴重,另外林口的房價比起三峽的房價還要貴上5~10w,這也是我認為林口的泡沫較大的

原因,以上是個人見解。


就您舉的北大與林口,個人反而覺得北大的泡比較大

如您所說的林口腹地大,很多空地還未開發,投資客操作空間還很大,就算是重大利空消息,頂多選擇不進場,改去其他地方另闢戰場

相較之下的北大特區,幾乎都已經開發完畢,腹地小,投資客該進場的在開始那波1開頭的時候就進場了

扣掉以經獲利了結的大咖投資客,現階段還守在那的就是在找最後一隻白老鼠,一旦重大利空消息出現....

以上也是個人見解

護衛隊就不用回我的文了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Welcome to Taiwan
一旦重大利空消息出現....
到時有人應該就會照自己想的好幾part的購買北大教戰守則,由租改為買了~
屆時也只能說恭喜了~~

wsctw wrote:
就您舉的北大與林口,...(恕刪)
姑且不論會不會泡沫,好好笑的理論

ray 1219 wrote:
姑且不論會不會泡沫,...(恕刪)


沒事笑一笑有益健康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Welcome to Taiwan

CrystalandClear wrote:
是嘛? 林口,我認為只能住A9附近,怎麼殺,全都要賣34~37耶,沒有二十多的價格.
三峽,品質較可的建案,似乎也近三十萬一坪.


我倒感覺這是為了要HOLD給投資客看,不然...投資客如果看到建商也只賣1X萬,可能就退單,或殺價賣出了..~~"

  這... 一般來說供給量過大、投資客過多或交易量大的地方,若遇到市場反轉,比較容易崩盤,這應該是基本觀念,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可以刻意反過來解釋,還認為自己言之成理... 到底是想當一盞房海明燈,還是只是為批評而批評,立場真的有點讓人搞不清楚了...

  建議大家看討論時,還是多點自己的判斷吧!
誰能告訴我 過去60年來 就長期趨勢來說 台灣哪個地區 什麼時候房地產泡沫化?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