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如果二期的農地不以強制手段劃為保留地並維持農用,而是以開放的方式處理,其結果將不會是現在以農人要種田而反對二期開發的人所樂見,以下照片,拍的是水源街二段裡的黃帝神宮,上面那張是舊的,出自https://www.facebook.com/avant1997,新舊時間差25年,相信舊的那張是多數人所憧憬的,多漂亮的梯田啊!現在梯田不見了,大屯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地景,在面對淡水河與太平洋的淡水地區形成將近二十條的山稜線與水圳道,在這裡也不見了

不要說淡水不該有那麼多人,1988年台灣人口1900萬,現在2300萬,雖說什麼人口紅利沒了,那影響也是多年後的事,憲法保障居住的自由,也保障遷徙的自由,住淡水的說淡水不該再多人,那自己先請搬走吧。
我對二期目前的規劃也不太認同,太粗糙了,應該精緻些,這樣反對的才會減少,例如就增加精緻農業專區,讓想種田的繼續種,不必弄一堆公園綠地,農地本身就是了,但對於農舍要有一定規範,不然像宜蘭那樣就不是好事,好像不太看到田秋堇對宜蘭的農舍別墅有意見,難怪新北市府會對她不爽到用公文打槍。

另外順便提一下,剛看舊照作者的FB,有人說暖化...,在我來看若淡海新市鎮會因周邊都淹了無出口,那台北盆地幾百萬人怎麼辦,遷居,遷到太平洋還是台灣海峽,中部每100年會有一次大地震,南部動不動就缺水,那裡去裝這幾百萬人?講這樣只是讓人笑話,另外看暖化請看這篇:暖化減緩 挑戰主流
地質研究者用鑽探採證分析來說暖化,天文研究者用量測數據分析來說暖化,氣象研究者用電腦模擬來說暖化,何者容易出錯?若又受到金錢控制或意識型態影響,學術界說假話、空話,一點也不奇怪。




orion_t66 wrote:
住淡水的說淡水不該再多人,那自己先請搬走吧。...(恕刪)



恩........嘖嘖嘖....嗯!有點XX趕XX的味道....

回家就像渡假 wrote:
恩........嘖...(恕刪)


非也非也,淡水不是私人產權,沒有人能決定誰能來住,誰不能來住,
就算住淡水50年了,那50年前也算是個外人,
當初開墾淡水的先人,不殺光一堆動植物,能有地方住,能有地方開墾嗎?
這些動植物就活該該死嗎?
現在一堆淡水人,就死抓著純樸淡水小鎮的思維,要求淡水該長成那個樣子,
但是人口增加了那麼多,都市面貌產生變化是必然的,
想要生活在純樸小鎮,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遷居到理想的地方去,
不然要別人不要蓋,這不是獨裁思想嗎?
最好是買下一大塊地,圍起來,別人都不能來,也沒話說,
歐美有些有錢人,為了保護某些野生動物,就是在非洲買很大很大的一塊地,
將這些動物養在那裡避免因人類開發導致的生命危機。

稍微看了一下大大之前的發言,大大很愛用髒話喔,
好奇問一下,是不是大大小時父母就這樣教的啊?
不然怎麼用得這麼習慣厚!
我好懷念10幾年前的淡水啊~~~
上下班去台北都不會塞車~
雖然聯絡道路只有一條~
現在每天都塞到爆~
再加上管線不施工就沒事情做的公家機關~
大家就別再往淡水搬了吧~~~
orion_t66 wrote:
照片,拍的是水源街二段裡的黃帝神宮...(恕刪)

真是很難得的舊照,就是"北新路184巷"往上通往黃帝神宮的坡路。
這條山坡道路現在仍在,並沒有因淡水都市計畫而被剷平!

下圖是淡海新市鎮一期山坡地丘陵施工中的遺照, 詳見圖片說明,就圖資看事情,僅供各界參考



下圖是現在淡水義山里(淡海二期範圍內未徵收前)的埤塘、農地生態,就圖資看事情,僅供各界參考



*面積太大太貪心了,900多頁的環評書也被批草率,淡海新市鎮二期打入二階環評很合理,
大家來好好檢視內政部的新市鎮政策,追究營建署擾民25年的責任!

爭取再多的建地真的有用嗎? 多提些有所本的問題或寫寫有憑有據的真相吧?
部分工讀生寫手投客等看似愛吹捧買房賣房炒地,習慣無所本的耍嘴砲,
怎不鼓勵多生小孩來支撐淡水房市? 台灣人口零成長??

(轉載)
淡海蚊子城一期有446公頃/25.9 = 17.22倍大安森林公園<=找法條,劃淡海一期為"永久蚊子保護區"?

淡海二期將淪陷區1168公頃/25.9 = 45.1倍大安森林公園
(參考)林口森林才10公頃~在地人拼命搶救中(世大運選手村?)
(參考)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3316公頃,總開發面積4791公頃

回家就像渡假 wrote:
非也非也...並不是家裡父母所教,而是世間人心險惡多少會遇到自我感覺良好之輩
因此多學了幾句應用罷了,話說....前幾天"劉寶傑"先生在節目中罵了國罵引起國人一陣叫好
所以有人就是欠罵....懂了嗎^^老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罵,我們不喜歡看到這樣的發言
請尊重看文章的人可以嗎?
大台北地區如果是自住需求,只要自己負擔得起,任何時間只要是市場行情價,就可以買不要等!
我大概分享一下台北市四十年來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漲跌情形(就我記憶中的).

台灣房價的漲如下(就我記憶中的)
1970-1979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5%)大安區仁愛路附近平房30多坪有前院的房子,一間約十萬元可成交,那時候交易習慣是算間的不算坪.
1980-1987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3%)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公寓一坪約6-8萬元,台北縣(現在的新北市)比較近台北市的如新店,永和....等約2-4萬元一坪.

接下來就是房價的另一個新頁,也就是一日三市的盛況,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1988-1995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2%)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一坪約70-80萬

亞洲金融風暴及SARS肆虐的後台灣房價再一次的大多頭
2000-2008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5-5%波動較大)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每坪從40多萬漲到100多萬
大直重劃區從30多萬漲到80多萬(基河國從13萬多起漲)

美國次級房貸爆發金融海嘯後降遺產稅台灣房價另一次大多頭
2009--(此時房貸年利率大家都知道)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看實價登錄),帝寶建商保留戶每坪喊300萬

台灣房價的跌如下(就我記憶中的)
1995-2002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9-12%)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每坪從約70-80萬跌到約40多萬
2008-2009(利率有史以來最低)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每坪從約100多萬跌到70萬,大直重劃區從80多萬跌到50多萬

就我自己的認知大台北較中心的房價一波漲就是十倍(如1980-1995年每坪6-8萬漲到70-80萬)甚至到20倍
跌的話只有5成甚至不到5成,如果利率低的話房價跌不深也跌不久

未來我們無法預測房地產會如何,但過去的可以借鏡.
現在處在低利率,通貨膨脹嚴重,資金氾濫的年代,還有國際間跨國買賣房地產比例,較以前頻繁的現實(中國人在韓大購土地 成最大買主,大陸人士不只在韓國買)

首購及自住的朋友們,還是那句老話,任何時候只要自己負擔得起,就快點買,買不起就買遠一點,一定要儘快擁有人生第一間房.

投資的朋友,建議只要有重大利空就是買點,只要自己負擔得起,房子能放多久就放多久.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罵,我們不喜歡看到這樣的搬人家的爸媽出來

請尊重"發言"的的人可以嗎?
歐...多發了一篇文....有辦法刪就刪吧,沒辦法刪我也沒辦法^^

lemodan wrote:
既然沒人為何需要房?...(恕刪)



大台北地區如果是自住需求,只要自己負擔得起,任何時間只要是市場行情價,就可以買不要等!
我大概分享一下台北市四十年來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漲跌情形(就我記憶中的).

台灣房價的漲如下(就我記憶中的)
1970-1979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5%)大安區仁愛路附近平房30多坪有前院的房子,一間約十萬元可成交,那時候交易習慣是算間的不算坪.
1980-1987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3%)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公寓一坪約6-8萬元,台北縣(現在的新北市)比較近台北市的如新店,永和....等約2-4萬元一坪.

接下來就是房價的另一個新頁,也就是一日三市的盛況,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1988-1995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2%)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一坪約70-80萬

亞洲金融風暴及SARS肆虐的後台灣房價再一次的大多頭
2000-2008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1.5-5%波動較大)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每坪從40多萬漲到100多萬
大直重劃區從30多萬漲到80多萬(基河國從13萬多起漲)

美國次級房貸爆發金融海嘯後降遺產稅台灣房價另一次大多頭
2009--(此時房貸年利率大家都知道)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看實價登錄),帝寶建商保留戶每坪喊300萬

台灣房價的跌如下(就我記憶中的)
1995-2002年(當時房貸年利率約9-12%)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每坪從約70-80萬跌到約40多萬
2008-2009(利率有史以來最低)大安區仁愛路附近的全新大樓平均每坪從約100多萬跌到70萬,大直重劃區從80多萬跌到50多萬

就我自己的認知大台北較中心的房價一波漲就是十倍(如1980-1995年每坪6-8萬漲到70-80萬)甚至到20倍
跌的話只有5成甚至不到5成,如果利率低的話房價跌不深也跌不久

未來我們無法預測房地產會如何,但過去的可以借鏡.
現在處在低利率,通貨膨脹嚴重,資金氾濫的年代,還有國際間跨國買賣房地產比例,較以前頻繁的現實(中國人在韓大購土地 成最大買主,大陸人士不只在韓國買)

首購及自住的朋友們,還是那句老話,任何時候只要自己負擔得起,就快點買,買不起就買遠一點,一定要儘快擁有人生第一間房.

投資的朋友,建議只要有重大利空就是買點,只要自己負擔得起,房子能放多久就放多久.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