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利用應該從整體的經濟效益去做整體考量,有些社會住宅,弄成一區一區,幾千戶集中在一起,某種程度上也不是正常的做法,會有「標籤化」的問題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言人呂秉怡擔心表示,量體太大可能招致「貧民窟」的負面標籤;市民的基本需求是「安居」而非豪宅,社會住宅應分區規畫,以不同租金定價滿足不同承租者需求,而非強調社會弱勢也能與豪門做鄰居,不只喪失土地經濟效益,相對於數十萬無殼蝸牛的需求,也不過是解決了九牛一毛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