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我看這些官員來往的問與答,真的是看的滿肚子火....這在外商公司(即便是一般的民營公司)早就被FIRE另找其他人代替,至於退休俸金這種事情就在夢裡肖想吧....
省點就有了.趁現在還便宜.
嘟嘟伯 wrote:
我希望有兩個屋!

...(恕刪)
cascara68 wrote:
今天的新聞,感覺興建這個合宜住宅,真正得利的還是建商....



與其採合作模式 不如用國家預算 招標建商來蓋
政府自己賣 或租
這樣才是居住正義

以目前這種分贓模式 將會導致同1社區 兩種房價 價差還很大

ps.不知道現在趕快去買徵收戶(取得安置門票) 還來不來的及
wlpgogogo wrote:
我看這些官員來往的問...(恕刪)


不能完全怪官員啦,尤其局長這個層級,能決定什麼大事呢?
點到為止的回答,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長官最好的做法,
在民間公司,利益只有一個,就是老闆的利益,全力為老闆的利益去衝,
不太用擔心其他的事。
在公部門,長官的利,立委的利、媒體的利、民眾的利,每種裡面又有好多不同利,
小小的局長,得罪得起誰?
看起來這篇質詢,應該重點在土方,什麼客運貨運,能給立委賺什麼錢,只是順便問問吧。

若認真看待,整個邏輯有很大的問題,基隆港水深沒台北深,工業區在台北附近不在基隆附近,觀光客要去台北也不是只有基隆,硬是要把台北做貨運、基隆做客運,實在是很奇怪的分法,但若台北也做客運,基隆港能怎麼做才能生存?

cascara68 wrote:
今天的新聞,感覺興建...(恕刪)


部份建商暫不投標,若投標就好像自己蓋的房子售價也會被自己給拖累,應該只有還沒在淡水蓋房的建商才會標吧....

1080P wrote:
也能支持未來大型後巴拿馬型貨櫃輪...(恕刪)


恩...果然是16米,不過我很好奇...貨櫃吞吐量不大...碼頭又不多

就像要747去飛花蓮機場........這航線有多少航運公司願用著麼大的貨輪跑??

還有....請別私訊給我,我跟你不熟......
andhow8 wrote:
與其採合作模式 不...(恕刪)


看的出政府只為自己偷懶,確實應該由國家蓋全部以平價的方式賣出..
他的作法提供土地是解決搬遷戶問題,其他價格買賣,建商愛怎麼搞隨他們...不過問...
出發點完全沒考慮到買不起房子的人~~~
先擔心台北港的吃水深不夠
再擔心這麼深的吃水深所能帶來的效益
回頭看淡水的交通建設也是如此
輕軌、淡海大橋、淡北快等
都有其迫切不等的優先順序
而每一步又都關乎著如何促進人口的版塊移動
以及地方的便利及發展
假若不及早規劃
就會變成供不應求
最後導致更長的交通黑暗期
亦或是人口疏散計劃的失敗
或是營造成本的增加

這和今天我在和兩個領班及工程師溝通趕工計劃的思維有點像
首先
我提出了一個趕工的急迫性需要
及各階段需達成的里程碑
所得到的第一個回應
就是辦不到…………
然後我開始傾聽領班及工程師所說的理由
他們認為可能會面臨的困難
最後回到最基本的人力、材料及機具設備上頭
也就是最基本的溝通及管理
最後大家取得了一致的共識
願意在適度調整和改變之後
一起為這艱難的任務而努力

我要強調的是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
因為先入為主導致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
很容昜掉入"不可能"的陷井裏

因為認為淡海偏遠、氣候溼冷
所以認為淡海不宜投入太多的建設
或是不認為淡海有機會發展的起來
而事實上很多主觀的因素
往往會因為不同的時空背景而產生了奇妙的改變
這使我一向不會把"不可能"這三個字輕易的說出口
淡海近幾年的發展大家都看在眼裏
更何況以現在G4附近拓展開來的生活圈
來預見未來
相信也是可以樂觀期待的

最近開車去剛買的房處理裝潢事,所以也在新市鎮順道繞了一圈,報告看到的狀況,給需要的人參考:
1.公園敦品外觀看到了,蠻有質感的,我蠻喜歡那樣的色調和質感,不會太花俏也不會太小家子氣,不算是大案,而且附近的小公園地也是我很欣賞的環境,喜歡小型案子居住環境的人可以去看看,不過那條小路一邊停了車,感覺以後這裡會有些堵塞的疑慮,不過環境會一直變,所以很難說一定會變好還是變壞。
2.海洋都心的樣品屋施工八字還沒一撇,停在對面看時,還被一群黑狗嗆=.=
3.郵局前的路已經在整,已經可以開到郵局旁邊,然後郵局後方的地(應該是海洋都心的工地吧?)上面有一個四四方方建築物,不知道是什麼?
4.跑出好多接待中心,但是看案子名稱應該都是舊案吧?所以可能是上一批預售的接近完工期了,所以都跑出來賣房子,這一階段應該就不是代銷在操作了吧?想要買房又有足夠自備款資金的人可以去看看,應該比較不會碰到花俏的代銷口語。
5.沒看到什麼新預售案的廣告。
6.野狗還真的不少,有兇惡的還跟我兇,但是也有友善的,下次去家樂福買一套熱狗餐點,故意在那些兇惡的狗面前餵給哪些友善的狗吃,讓牠們氣死,哈哈。

最後回台北時,中正東路簡直一個塞到爆,好在我喜歡坐大眾運輸,這次開車只是因為要辦事,以後應該對我影響不大。
1080P wrote:
這跟淡海的關係是甚麼呢?因為淡海的發展與對岸的台北港是息息相關的,尤其在未來淡江大橋完工之後,淡海的城市商業機能是要來支持台北港的運作的,而台北港,當初是建造成基隆港的輔助港,可是基隆港受先天條件限制,已經無法擴建,未來新的「後巴拿馬型」貨櫃輪都得轉往台北港停靠,台北港二、三期擴建也是以容納更多吃水更深的船舶為目標,事實上,跟據我在交通部任職的友人告知,台北港今年的貨櫃吞吐量即將超過基隆港,台北港勢必加速發展,淡海,當然也乘翼而飛...(恕刪)


這位大大的邏輯,我實在看不出來.

1.淡海的發展和台北港息息相關---->Why?

2.淡海的城市商業機能是要來支持台北港的運作的--->Why?為何一個擴建希望能容納吃水更深,且有超過基隆港的貨櫃吞吐量的海港,需要淡海的商業機能?

3.台北港今年的貨櫃吞吐量即將超過基隆港---->So?基隆港已經那麼多年了,就算台北港超過基隆港,也是因為把基隆港的船運移過來.能有什麼作為?為何能讓淡海乘翼而飛?住過基隆港附近就知道,不但沒有什麼商業機能,環境還很糟.
  • 18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