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zergling wrote:搬來新市鎮算算也兩年...(恕刪) 想請問大大是住在新市鎮哪個區塊是如何前往捷運站 是哪一站(淡水/紅樹林)上班是在哪個地區?小弟想移居新市鎮 但目前唯一考量點就是在上下班的交通謝謝分享經驗
odko wrote:請改變行的習慣,可以...(恕刪) 我只是想說,如果有規劃停車格,是付費我也願意,畢竟不管是開車的還是騎車的,也希望有安全的停汽機車的環境吧.我也不想亂停阿,誰願意被瞪阿,是不是,蘆洲那邊都是這樣有規劃好的停車格,不影響社區的住戶,又可以滿足過路客~成雙贏~不是很好嗎?我沒有其他意思~~要改變本來就是開車的人或必須開車的人改變,那車廠就別賣車了~~(題外話~~呵呵~~)每個人都會想到對自己好的事來評論,我也只是想請教各位前輩爾已~~
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與淡海發展的關係看到這個標題,一定有許多朋友第一個反應是甚麼跟甚麼嘛,那您就錯了跟據最近Trace到的一個新聞,擴建中的巴拿馬運河預定2014年竣工,2015年正式開放通航,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1/14/21148108_0.shtml巴拿馬擴建的目的,是要能夠容納越來越大的貨櫃輪,目前,「巴拿馬極限型」,也就是船舶寬度剛剛好「擠」得過巴拿馬運河的貨櫃輪能夠載運4500個貨櫃,一旦擴建完成後,「後巴拿馬型」的貨櫃輪能夠載運12000個貨櫃,載貨量越多,成本越低,隨著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完工日期接近,「後巴拿馬型」貨櫃輪的比重越來越高這跟淡海的關係是甚麼呢?因為淡海的發展與對岸的台北港是息息相關的,尤其在未來淡江大橋完工之後,淡海的城市商業機能是要來支持台北港的運作的,而台北港,當初是建造成基隆港的輔助港,可是基隆港受先天條件限制,已經無法擴建,未來新的「後巴拿馬型」貨櫃輪都得轉往台北港停靠,台北港二、三期擴建也是以容納更多吃水更深的船舶為目標,事實上,跟據我在交通部任職的友人告知,台北港今年的貨櫃吞吐量即將超過基隆港,台北港勢必加速發展,淡海,當然也乘翼而飛
dabinbb wrote:想請問大大是住在新市...(恕刪) 我住新市鎮邊邊的千人大社區 - 台X灣, 早上的交通選擇有社區巴士/紅38/紅51, 都是社區正門口搭車, 8點出發到淡水捷運站最遲8:14,最早一點8:10, 搭8:18發車的那班捷運都有座位, 到捷運民權西路站約8:50, 衝到馬路對面搭公車往松山區就差不多9點出頭現在巴士都有GPS,有很多手機軟體都可以告訴你還有幾分鐘到站,這樣更容易掌握出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