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

林口建案+買房購屋基本知識

smalldsd wrote:
我已搬到林口第三年,...(恕刪)

可以把房子先po來賤賣了,造福其他有住房需求者!
不是住台北嗎?



smalldsd wrote:
千萬不要相信房仲口中的10分鐘到台北阿....



十分鐘到台北市誇張了點。
有一次從101的地下停車場出來,到家裡停車場停好
只花了25分鐘,很多住台北坐捷運的朋友都還沒到家。
若高速公路狀況OK的話,南下北上都還可以接受。
我剛好曾是同時擁有台北與林口的人,台北住在大安區,住了20幾年,林口買了幾年了,去年搬到林口居住,今年上半年把大安區房子賣掉了,我大安區的地點很好,是華廈。現在我住在林口扶輪公園旁 ,離三井幾分鐘,不遠。我的例子不代表其他人想法,我也不認為林口真的比較好,居住的比較,各有利弊,每人選擇與在意的點不同而已。
台北就業、就醫與北捷超方便,又是明星學區與市中心,卻搬到一般人認為的潮溼的地方,其實我是桃園人,在我小時候來林口時,我還覺得這裡就是黃土高原呢,那為何我賣了台北,選了林口?我說說我的理由:
第一,這10幾年來,因為央行低利率的政策,加上市場資金充斥,所以房價物價全漲上去,房價提升但居住成本提高,所以為了生活的品質,所以處份市區的房,搬入郊區的林口。
第二,林口雖然較潮濕,但台灣是個海島,全部都屬於高溫潮濕的環境,我研究過,相較台北潮濕,但即使居住較不潮濕的地方,還是得除濕,因為台灣是海島,水是濕氣的最大來源,冬天溫度較低,都要勤於除濕,否則壁癌與過敏全找上你,所以林口房子裡我選的是本身就配有除濕系統的 ,因為可以隨時掌握室內的濕度。但林口的夏天卻相當涼爽,我甚至沒有安裝冷氣,台北是盆地,夏天大部份地方都很悶熱。
第三,就大家有提到到空污問題,全台灣其實佈滿了工業區,加上大陸過來的霾害,所以基本上都很難避免空污的影響。除了工業廢氣以及霾害外,還有臭氧,以及市區裡常見的汽機車廢氣與菸害濃度等。所有的測站幾乎都設置於學校,但都會區因交通工具產生較多的廢氣,此部份恐未能如實測得。假如你看過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製作的,新北市各測站94年~104年空品不良率資料與分析圖,你反而會驚訝於林口空品不是你想像中的差。不過無論是哪裡,秋天季節都要特別防護。


第四,當初買林口,因為重劃區街廓整齊新穎、完備生活機能、公園,都符合我所需,加上有車位以及寬敞明亮居住空間。假如我不要宅在都市的狹小空間中,林口的寬敞度挺適合有品質的宅在家。林口因為重劃區旁為舊的已發展區塊 ,所以新的區塊沒幾年便能發展起來,這是為什麼青埔憑空要發展相對困難的原因。

選擇本來就是無法面面俱到,盡量在符合自己需求以及能接受的條件下求取平衡。




這是環保署監測網製作的分析圖表。資料範圍:94~104年


第四,當初買林口,因為重劃區街廓整齊新穎、完備生活機能、公園,都符合我所需,加上有車位以及寬敞明亮居住空間。假如我不要宅在都市的狹小空間中,林口的寬敞度挺適合有品質的宅在家。林口因為重劃區旁為舊的已發展區塊 ,所以新的區塊沒幾年便能發展起來,這是為什麼青埔憑空要發展相對困難的原因。

選擇本來就是無法面面俱到,盡量在符合自己需求以及能接受的條件下求取平衡。


有機菜菜子 wrote:
這是環保署監測網製...(恕刪)

第一,時間不對,現在已經是107年了
第二,圖所展示的是O3及PM10,106年已經以AQI為指標
沒錯,時間已107年,但這是10年的分析資料。
如果你仔細去研究AQI數據來源,基本上以臭氧O3為主。
假如這兩年有感覺空氣比較糟的話,應該是建商這兩年不停的在蓋房子的關係,但該蓋的都蓋好了,大概也會比較穩定吧。像我住的附近就在蓋房子,只能忍耐一段時日。
空氣品質數據是是受推案的影響的。台北市因為可建地少,推案也非常少,所以空品數據一向比較好。之前的幾年因為新店土城板橋都在推案所以空氣品質數據也比較糟,但隨著推案量減少,空氣品質也趨於穩定。其實空污跟發電沒什麼太大關係,因為那真的很遠,空氣又是流動的,而且那都是存在很多年的設施,不可能造成空品的驟變。
我買房子的時候這裡的空氣真的不錯,那時候文化三路房子根本都還沒蓋起來,只有零星一些案子。但是去年我搬進來時,第一排幾乎都已經蓋滿滿的。監測站是設在特教學校也就是文化北路上,文化三路整帶蓋滿後,假如文化北路沒有接著蓋,或者沒有開發,那麼空品應該就會穩定下降。
  • 8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