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su019 wrote:公共設施在產品手冊裡...至於管理費的話是停車位$500/月 住宅一坪$60/月...(恕刪) 這樣買三房加車位,管理費就要快三千,這樣對年收入158萬的家庭負擔有點大,住宅管理費一坪$60/月真的太高了!!
雖然小弟說因為頭期的關係決定放棄不過昨天還是去看了一下(好歹準備了快半年了, 不買也該去看一下~ XD)人潮真的滿多的服務員都講解的滿仔細的幾乎有問必答態度也都是滿好的是該嘉許一下他們稍微了解一下建案之後其實就跟前面幾個大大分享的一樣A3開放空間是個問題A2跟A6有管控比較安全A6有2個社區大門(*8在兩側左右上角)不過A2卻沒有?後來問了一下服務員他說A6標示*8的位置應該是側門正門應該是在A6開放空間的中間左右兩側(手冊沒標示)A2也有, 在正中間(手冊沒標示)至於各區是否可互相通行目前問到的是不行之後則由管委會溝通(我猜之後互通的機率很小,人性啊...)四房的房型都在A3的DE(還是EF?有點忘了)其他的房型平均分散在各個樓層中44坪房型, 多出來2坪竟然在玄關2房型的暗房問題每坪60元的管理費車位賣13x萬每個月500的清潔費bala bala ... etc.以上沒有好不好只是不專業的看房提供給各位參考結論:小弟因為頭期的關係確定不買了看完之後, 更確定小弟想法不是說合宜住宅不好只是他除了(房價)合宜以外其他的部分可能跟小弟比較沒有緣分以上純粹是感想文絕對沒有任何想筆戰或是誘導別人的想法祝其他大大能夠中籤順利抽中自己想要的房型
中國時報社論----強制賣回機制 杜絕合宜住宅流弊http://www.cdnews.com.tw 2012-07-02 07:40:14中國時報2日社論「強制賣回機制 杜絕合宜住宅流弊」,摘要如下: 板橋浮洲合宜住宅在六月廿八日正式開賣,十月起換林口合宜住宅開賣;過去數十年的國宅政策至此完全被新的合宜住宅公屋政策取代,也象徵台灣的公屋政策進入新紀元。對合宜住宅政策,我們認為已較過去的國宅政策進步、並矯正其部分積弊;但整個制度仍存有一些根本的問題,值得討論、改進。 過去的國宅,一直同時存在著兩種「封號」─既是雞肋,又是「樂透大獎」。說是雞肋是因為國宅由政府找土地,再由國宅單位自己規畫興建,時常傳出偷工減料情事,結果往往是規畫不當、工程品質低落,因此稱為雞肋。但國宅價格便宜,抽中購買者往往在轉手賣出後即可獲利多多,越是精華地區的國宅,獲利成數越高,因此抽中國宅又被認為如中樂透。政府在不斷賣出國宅後,手中籌碼日少,又要不斷找地、蓋屋,終而無以為繼。 現在的合宜住宅制度,基本上仍由政府提供土地,但開放由建商提出規畫及興建、銷售,政府在招標中限定了價格上限,同時監控其品質。由目前公布的浮洲與林口合宜住宅的規畫來看,品質已與一般民間集合住宅大樓相當。建商雖然仍必須有一定的利潤,但由於政府提供土地,建商成本大幅降低,因此才能以低於區域行情價格出售。這種設計讓合宜住宅能提供高品質又低價的住宅給需要的民眾,某種程度上矯正過去國宅品質低劣的積弊。此外,合宜住宅中也提撥五到十%的房子做為出租住宅,也讓公屋政策更多元、能嘉惠不同需求的民眾。 但遺憾的是雖然較早招標的林口合宜住宅,訂出五年內限制轉賣的規定,後又擔心時間太短,在浮洲案中提高為十年,但仍未能矯正中籤買進者可享有豐厚的潛在獲利,及政府手中解決住宅問題籌碼不斷減少的老問題。已開賣的浮洲合宜住宅,最大坪數的單位有四房,總價約千萬元上下。房仲業者以大台北地區長期房價上漲趨勢不變估計,十年後限制令解除,賣出者每戶可獲利千萬元。以現在平均三萬元的薪資看,一般民眾工作廿五年才賺得到這個數字,但抽中買進合宜住宅者,卻立即享有千萬元的「潛在獲利」;這個潛在獲利,其實大部分是來自於政府的贈送。 公平嗎?合理嗎?浮洲合宜住宅的中籤率只有兩成,雖然大部分登記者確實有其需求,但其中也的確存在著把原有房屋改登記在其他家人名下,以求符合登記資格,以求有得到此千萬潛在獲利機會的民眾。 我們了解在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思維下,加上數十年來,房地產價格縱然有高低起伏,但長線上漲的趨勢一直存在的影響下,買房子的民眾,固然有居住的需求,但也一直存有「增值、保值」的想法。但重點是政府提供公有土地,以國家的資源協助經濟弱勢者擁有自己的住宅,是為了解決其居住問題,而不是要給予其獲利增值的機會。政府雖然把轉賣年限提高為十年,仍未能根除此一基本的問題。未來政府仍將持續推動合宜住宅,我們認為政府一定要建立一套「賣回機制」─即只能賣回給政府,政府再把此房屋賣給符合資格的民眾,才能根本解決此一不當獲利的問題。 雖然有人認為「強制賣回機制」過於強烈,且牽涉到折舊與利率成本等計算,在賣回價格上容易有爭議,且不符合台灣傳統「買屋增值」的思維,但我們認為只要在合約中明訂遊戲規則,屆時不難運作。例如,如第一手價格是區域行情的七成價格,當擁有者要賣出時,還是以區域價格的七成賣回給政府。如果房地產一直上漲,那麼,恭喜這位住戶,他仍享有增值獲利,只是獲利程度不如賣到市場上。政府以七成價格買回後,仍能以此價格賣給另外一名有需求的民眾。因為價格仍較區域行情低,符合民眾對合宜住宅的期望,政府也能持續保有解決居住問題的籌碼。如果房地產下跌,同樣以七成價格回購,也等於民眾與政府同時分擔跌價損失。這種制度,合情合理、有運作推動的可行性,更能矯正中籤者不當獲利的問題。 我們期待在未來推出的合宜住宅中,政府能針對此積弊做改進。【中央網路報】
RWA wrote:請問一下有網友提到合約"107年2月28日前取得使用執照"請問這句話是甚麼意思?我記得當初說約105年完工完工不等於可以住進去是嗎?合約寫得對我們有甚麼風險呢?...(恕刪) 意思是說 105年沒辦法交屋..(原本應該是104非105)妳也拿建商沒折..建商可以慢慢蓋..蓋到107年前拿到使用執照都可以...然後再慢慢和妳交屋..運氣不好的交屋到107-108..交屋後妳還要綁十年不能賣...現在101 妳覺得有風險嗎???多去拜拜比較真..因為真的買了...運氣不好就真的綁17年不能賣..這17年間..還不能有意外..不然連法拍的機會都沒..哈.....
藍色咖哩飯 wrote:這樣買三房加車位,管理費就要快三千,這樣對年收入158萬的家庭負擔有點大,住宅管理費一坪$60/月真的太高了!!...(恕刪) 昨天上午混進去看了半天...發現很多是老人帶著年輕夫妻去看...前面的老人開著新的BMW525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出錢..兒子住的...所以每坪60會太高嗎??對那些有錢的老人..應該還好吧...秒殺是一定會的...只是原本對合宜期待很高的人...現在應該夢碎的不少...惟一能說嘴的..就是那樣的價格..在那樣的地點..是不錯的...不然...室內規劃來看..根本就是個國宅的番版...
我是北市第一梯次報到 也就是昨天10點那場我沒去過浮洲所以早上提早去9點多就到了還好我是第一場才9點半外面已經排了三排很多人根本不是這一場的卻都跑來報到所幸現場人員提早報到程序沒有等到10點才開始而且優先讓1-500號的人先報到所以不是你的報到場你早去也是要等該場已排隊的人先報到完畢才會輪到你而且非報到的人也不會讓你隨意進會場參觀關於這點我要給工作人員拍拍手我跑完程序順便看看樣品屋已經人滿為患了我想下午應該更難參觀吧關於交通我去的時候是從亞東站走過去其實距離也還好知道路的應該20分內就可以走到順便看看浮洲周圍環境回程坐他的交通車到了板橋火車站很多人在排但是交通車一次大概也只能載20多人我下次還有機會去應該也是會選擇走路過去
lucars wrote:我是下午去看也是看到幾台BMW真的覺得很無言不過法律在怎麼規劃有錢人還是有辦法購買苦的只是窮人家而已... 開BMW還好啦,就算給他們買了也是綁10年,有差嗎??法律定下來,很難做到所有公平的,有人說158萬/年收入已經很好過,為還什麼還有資格抽?有人家庭年收入158萬,還是買不起 30萬/坪的房子,有人卻能買的起60萬/坪的房子,你訂太低,那些買不起的也嘔,訂太低,也是嘔,不是嗎?我們雖然收入不比別人高,但起碼也不要把"自己"看成窮人,不要連志氣也輸光了,自己加油贏頭趕上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