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聯上匯翠的19樓開價43多,看起來有越來越便宜的趨勢,再加上現在開的案子幾乎有5成以上都在地主手上,等到精華保留的地主戶進場,沒有成本壓力,開價可以更彈性,未來有更好更容易議價的選擇,現在買的人以後不就被套住或是要等很久才能解套了???
匯翠價錢比涵翠低 我想原因有2個 一是商業住宅 二是大坪數 同樣大小的地 我知道商業住宅能蓋比自用住宅還多戶 這可能要專業的來解釋 就像江翠one跟涵翠地大小差不多 江翠one能蓋到400多戶 涵翠只能蓋到200多戶 所以成本不同 未來除非空屋率高(像副都心) 不然地主也不是笨蛋 行情有50來賣45 不過有時買房本來就是種賭 尤其是重劃區 所以心態很重要 小弟目前是租屋沒跟家人住 因為家裡也住不下 每個月都在幫房東付房貸 所以寧可早點買幫自己付房貸 哪怕真的買的貴些 感受也不同 很多人都一直在等 但同時也一直在付房租 到最後到底誰划算還很難說 因為如果是自己的房 那怕房貸揹了20年 但20年後賣掉 哪怕房價都沒漲 也等於20年住房沒付房租 有些人一等就好幾年 看房也看好幾年始終覺得還有更便宜的時候 但事實是幾年過去了 又付了好幾年的房租 錢又丟水裡了 真有比較划算嗎?當然這是個人處境跟感受 相信還是有很多人能住家裡 沒小弟這種困擾 僅分享
yamzhog wrote:我看過聯上匯翠的19...(恕刪) 我不知道未來會跌會漲我只知道若我不買,未來要繼續租房子我知道若沒給自己一點壓力這些錢會亂花我知道至少現在還負擔的起每個月約3萬的房貸⋯⋯⋯
其實這個的確是很難說, 要是以後附近都漲了, 那地址也只是順應時勢漲,沒理由賣更便宜要是真的以後跌了, 他可以說賣便宜因為他沒有成本考量,但是以後的事的確很難說...我只知道或許以後可以買到更便宜或更貴, 但是在等是要買, 也是要繳房貸yamzhog wrote:我看過聯上匯翠的19...(恕刪)
robbie101686 wrote:匯翠價錢比涵翠低 我...(恕刪) 容積率:建築容積率簡稱容積率,又稱地積比率,是指總建築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值。 例如,在1萬平方米的土地上,有3千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3。越高越好,可以多蓋高樓建蔽率:便是建築物在基地上的最大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比方說200平方公尺的基地,而基地周圍區域規定的建蔽率為60%,那麼,一樓的樓地板面積可能就是120平方公尺,而剩下的80坪空地,可能作為臨路退縮植栽、中庭、戶外休閒設施。越低越好,可以共用活動空間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