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到底是板橋房價比較高或是永和呢?

豪哥大 wrote:
當然這也是一種看法予以尊重
房子在自住客手上的應該較投機客多得多
但房價上去久了總會下來是常識
不幸買在這幾年的
欠銀行金額恐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板橋房如您說的價腰斬膝蓋斬
按香港經驗會有蠻多跳樓秀好看
對社會經濟真的有比較好?


只能說,投資有其風險,盈虧自負了.

腰斬膝蓋斬只是個誇飾的舉例罷了.就算跌了對板橋也不見得是壞事,主要是要表達這樣的看法.
真的跌到我舉例的那種程度,整個國家的經濟一定出了什麼大問題了,跳樓的主因又何只是僅因
房價下跌?
xieb wrote:
到底是板橋房價比較高或是永和呢?


按照住展房屋的統計
新成屋板橋3月份平均價格是55萬/坪
永和3月份平均價格是56萬/坪
數字是否可信不評論也不需要炮
來源請參酌:
住展房屋網-房價查詢

有其他來源的數字歡迎丟上來分享

------------------------
3月份打成4月份的錯誤已修正
豪哥大 wrote:
按照住展房屋的統計新...(恕刪)

板橋數據只有到3月份,哪來4月份.........
資料上永和3月份新大樓平均房價是54萬非56萬

豪哥大 wrote:
按照住展房屋的統計新...(恕刪)


已經非常接近了,目前已進入殊死戰了@@

豪哥大 wrote:
按照住展房屋的統計新...(恕刪)


小弟前面已提過永慶的數據,板橋3與4月是略勝永和的.

而前面也有人提過,早期永和均價狂勝板橋2成左右,一直
到現在各家數據都已在伯仲之間,這還是均價的部份.板橋
許多一線區域,諸如新板、江子翠,房價不管是在單價與總
價上,都已有不少案子把永和遠拋在後頭的.

板橋地方較永和大不少,房價落差也大.前面早已寫過,如果
說從早期的均價贏板橋兩成,到現在永和在均價上和板橋互
有高低,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那小弟也只能說,恭喜囉!
xieb wrote:
小弟前面已提過永慶的...(恕刪)


非常好
但自行推論就請省略
以免模糊焦點
請直接交代數字來源
再補數據
永慶房屋4月份自行仲介實價登錄均價
板橋大樓45.2萬;板橋公寓32.2萬
永和大樓44.1萬;永和公寓36.4萬
來源

信義房屋2月份"政府實價登錄"均價(更新太慢了)
板橋38萬
永和44.1萬
來源

小小希望:
以後不要再有板橋跟永和比誰誰誰完勝的論調出現了
豪哥大 wrote:
再補數據永慶房屋4月...(恕刪)


網址你都貼出來了,畫面右方寫的:

新北市板橋區4月住宅成交行情

電梯大樓平均:

公寓平均:

"住宅平均" <--數字就是從這裡來的.板橋42.8,永和41.9


不過為了避免後續鑽牛角尖失焦,先前提到的3,4月板橋均價勝永和,指的是電梯大樓的
部份,往前翻可以看到小弟最先提供這個數據時寫的內容.至於住宅均價的部份,4月板橋
的確略勝永和,數字就在您提供的網頁上,不再贅述.
這篇怎還在吵啊XD

剛看到開版者的某篇回覆
猛然驚醒,原來開版的人自己就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了
那還來問這個問題,然後引發永和戰板橋,甚至戰新莊,到底是想證明什麼呢?

我相信會替永和說話的跟替板橋說話的人出發點應該都一樣
都是基於愛這個土地(之前講沒有愛的那篇被刪了,殘念,不知道刪啥意思)

以前板橋還是個鳥地方的時候(聽說那時永和可是富貴人家XD)
高中起就是跑台北念,後來的生活娛樂也大半都跑台北市
但年紀漸長、板橋的建設也逐漸完善後,對於跑台北市這件事越來越沒勁
幾乎所有生活娛樂所需在家附近就可以找到,為何還要往台北市區跑?
而且發現自己對在地的認同越來越強烈,就越發想要這塊地方好,這是連成一體的

不懂之前為何有人看到「在地」這兩個字要如此嗤之以鼻
一個地方能否永續、有詳盡長遠的規劃
就是靠「在地的認同」這個很重要的精神

但在這個討論區,我們很少討論到這類的主題:主體性

很多人只是自豪自己居住的地方幾分鐘可以到台北市(但有趣的是地址並不在台北市)
或是嚷著說為何我們不能享受台北市的資源

可以!當然可以啊!
但也有很多人是希望能夠讓自己居住的城市擁有主體性、能夠有更健全的長期發展
能夠讓居住在其中的人感到光榮
難道這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嗎?

老實說,吵房價誰高誰低真是件很LOW的事

我就是愛板橋,就是覺得它很棒,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取代,不行嗎?

---

搞不好這篇等下又會被刪了


anegocsh wrote:
這篇怎還在吵啊XD剛...(恕刪)


沒辦法,這篇的主題就是房價呀..

小弟也覺得吵房價滿沒營養的,看生活機能比較重要吧?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