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別買
如何判斷住家附近有沒有活動斷層?
awen1120 wrote:
最近看新北市房子價格(恕刪)
如果地下室開挖夠深,把砂土層挖掉就沒有液化的問題,或是有做基樁,也不太會有液化的問題。
如果地質鑽探報告結果有液化的問題,建商應該也需要做地質改良消除液化問題。
堅 持
前方的路不管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宮澤賢治
絕命喵喵 wrote:
高風險液化區的房子是(恕刪)
斷層這種天然地殼岩盤,我們無法改變,何時造成災難,無法預知,無法評論.
但土壤液化,這個題目,倒可以談,因為土質是可以改變的,土壤中水份,更容易改變。
台灣在數百、數千年前,平原或盆地很少,很多多是從山區帶來大片的土石,衝刷而下,堆積而成的。
現在城市的興起,大批建築,大量的使用鋼筋、 水泥,柏油路面,人行道,排水溝,快速有效的將降雨收集,排入大溝渠,流向大海。
所以一個區域,會因開發,堤防興建,河川整治,建物、道路興建,而改變土壤中的“水份”。
在人口眾多,建物密集的城鎮,土壤中幾乎就是非常乾枯,無什麼水份。
所以又有專家埋怨,台灣的城鎮,沒有涵養水份的設計。
如果有“專家”,願意去探索測量過去的河川地,應該會發現,是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現在內科及士林基河路附近,經過這幾十年的開發,土壤改變是很大的.
至於台南安南區,實際去勘察,即可知,該區原本屬沼澤區,在數百年前,當時可沒汽車、卡車,因此路運不便,荷蘭人就是看中其地屬低洼,船隻容易進出,開鑿運河,方便運輸。
數百年後的今天,該區看起來反而像似乾燥地面凸起,有如新生地,其實該地,離海平面相近,土壤含水量很高,應該算是台灣最大面積,甚至是惟一最可能成為土壤液化潛式區。
其它地區大概只需注意河川旁的土地,整體而言,台灣土壤液化問題,其實是個假議題。
買房子位置選擇,除了交通問題外,是否地處低洼,颱風豪雨來襲是否容易積水淹水,倒是最值得注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