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2000 wrote:但預售屋的建材用料如...(恕刪) 成屋又怎麼確認建商是用他保證的?成屋通常建商要財力夠雄厚,因為要先墊錢;而預售屋基本就像無本生意一樣(除了土地取得成本),所以在商言商,哪個划算?至於倒閉,破產等等風險,就看個人承擔能力
我的觀念是,會買預售屋的....只有傻子什麼叫喜歡的位置之類的,只要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知道都不是理由這些原本其實是誰的問題,都是廠商的問題啊,但只要略拖小技就能讓一些不會動腦的人上鈎,人、財兼得有些人天生弱勢是沒辦法的,你動的頭腦輸人,做什麼事就都輸人這不是玩笑話,我還挺配服想出無薪假、預售屋這些鬼主意的人記得某部電影,你要怎把手上的東西賣出去?聰明的人可以把你的東西用更高的價格賣出, 還 讓 買 到 的人 以 為 撿 到 寶而笨的人即使降價了還是賣不出去
所以你的論點是什麼?一句話就把買預售屋的全都打到傻子裡去,最後就你是最聰明的?這種結論會不會太好笑?每個人能承受的風險或是收入都不同,買預售屋就是傻子,哈哈這論點好好笑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我的觀念是,會買預售(恕刪)
我也不喜歡預售屋,很特別的台灣文化。以前的預售屋,很多都是爲了給投資客玩,透過轉單把價格不停墊高,很多是代銷的銷售人員與仲介接第一批紅單在玩,有時是公司規定員工的,然後故意呈現九成銷售完畢,除非新買家願意承接紅單轉單被人抽一層,當然他們員工可能找不到轉單對象,自己也有吃下的風險,此外,每個大建商都有一堆大投資客的名單,會先叫來潛銷接紅單讓投資客賺一筆,你認識的社會名人,財經名人,政治名人,都在幹這種事,現在已經很少人這麼做了,因爲制度與稅法,風險越來越大。真的蠻可惡的,台灣人做生意不誠實。預售屋不會讓你買更好的車位與單位,代銷沒一個可信,他們是賺建商與消費者的兩頭錢,所以謊話連編,價格也會移來移去,補來補去,看哪個賺多,哪個賺少。有些人買貴,有些人買到好價。代銷都計劃好,沒有人會講真話,好單位與好車位只會放出幾個,也都搭配好,除非關係特別,大多好的東西都會放在最後再賣,順便提高賣價。舉個例子,最近市場某個知名建案,預售開賣,住戶車位大都買在B3B4,代銷一開始向住戶説B1B2的車位全賣光,好單位也賣光,事實是,到最後階段,B1B2所有的車位全部才開始賣,尤其B1放到最後一批賣,配合很多不好的住家單位賣,當武器吸引買家,也有些好車位配合賣特別貴的「保留好單位」在賣。自住客最後都會知道,當然氣,也不能怎樣,願打願挨,沒人逼你早買,講到最後沒有對錯啦,都是自己選擇。關於承諾,模型只是參考,除非賣很貴,否則成屋一定能省則省,我認識的,再知名的建商,我是沒遇過不吵架的,爭執很多,最後有些住戶與建商都互相威脅要訴訟,通常不了了之,有些吵的厲害的住戶會拿到一些利益來塞嘴巴。個人認為預售客變是唯一預售的好處,變動輕隔間牆並不會有結構風險,也要看建商是否免費接受成本,我個人是不在意客變,自己裝潢改牆壁不用花多少錢,品質和材料還能用更好。當然,可能也有少數良心好的建商誠實賣預售。這樣說,會不會很多預售代銷看到會生氣?XDPS 現在很少在玩轉單與統包了,建商其實不需要代銷。
預售屋就跟期貨一樣,我購買一個未來某一個時間點拿的到貨品的權力當初這種期貨制度是為了規避風險,到有心人手上就變成金融投資工具只要變調了,當然就風險不斷的增加,因為有心人會開始把這個制度修改成他要的方向,前一陣子的西德州輕原油期貨WTI價格在一夜之間暴跌,出現史上首度負值就是例子。預售屋制度施行到現在有他當初存在的需求,但是今日真的是弊多於利,建商要倒就倒或倒帳捲款是有可能的,你說政府有預售屋定型化契約規範現在都信託,信託很多種,也不是只有信託一種,更何況信託裡面細項條文根本就沒強硬規定內容,變成多一個保障而已,建商要倒閉信託內的錢跟興建中的工地都可以變成債權抵押,你確定你的錢拿得回來,有機會Google 一下新北市中和嘉泉建設、桃園銘曜建設、基隆碩晟建設看看信託後還是存在的風險。建商如期履約中的如期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履約就是,但是房子這麼大的物件,裡面包含這麼多的建材設備,履約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我曾經聽過有人交戰說交屋反正就是亂一下,有吵的小孩有糖吃,有爭議的時候就說跟我當初的想像不一樣就好,人心本來就難測,白紙黑字要寫到百分百也不可能,再來當房價漲的時候大家歡喜交屋,房價跌的時候找盡辦法找麻煩不交屋的人有大有人在。建商難道把房子興建成跟當初預售的時候說的一樣嗎,那汐止活力Double社區的公設問題,喧騰一時的爐渣屋,新成屋交屋變成的漏水屋,施工瑕疵等不都是預售前說得沒問題,交屋後問題才浮現出來,更何況你賣房需要告知附近或室內有無非自然死亡案件,但是建案興建過程有人死亡是不用告訴你的喔,如果成屋的時候就變得能見度比較高,很多資訊都可以看到,對於消費者是好事。當然通常只會有一種情況是預售如果這個建商規畫的好又有好名聲,沒到成屋前可能就賣完就要預售進去購買,不過現在房市平穩,已經沒有之前預售就一定全案賣完,台北市很多預售賣到成屋個案現在也在銷售中,我是比較希望現階段還是成屋購買糾紛跟問題比較少,這個見仁見智吧。
底下是今天的新聞,永和文化路113巷路面塌陷範圍擴大,警消緊急疏散社區民眾。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225192 這也是一種風險。這案件的建商登記資本額才4億,附近房子變危樓,不曉得建商賠的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