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房地產評估綜合討論區第一彈: 新北市林口區

jackey chang wrote:
議員都出來了聽說她家...(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不想幫議員抬轎. 但是我覺得要討論, 就應該公平公開

我希望黑哥可以把議員的網站或政見做一些總結或懶人包

單純只貼一個網站我覺得效果不太好, 點進去看比小學生用工具寫的網站還要醜. 無法有進一步收穫
人口負成長 wrote:
林口地處偏遠,利空不...(恕刪)


感謝網友分享價格趨勢. 歡迎網友持續追蹤價格趨勢, 經常分享
SportyAvant wrote:林口地勢高

一直覺得在林口買地買房是可以傳承給下一代的保證!

40年後的龜山林口 A7-A8-A9 應該已成北部真正重鎮,勢必寸土寸金。

眼光放遠,現在卡位正便宜,且一定保值,辛苦打拼的家園,畢生花費絕不會毀在氣候變遷。

下一代的子孫們傳承接手你們買下的林口房,將有如享用今日的大安信義的精華區!

有買林口房者,現在交通稍累一點,但未來應該福氣啦!

https://youtu.be/RZaBQv8WHy4

https://youtu.be/5WGItItfnOk


感謝您的分享, 所以你是布魯克林高地派的主張加氣候變遷論. 因為曼哈頓我算了解, 布魯克林高地主要還是交通跟供給量恰好不多不少規模夠但是又不會量太多. 最後才是全世界知名得下城布魯大橋景觀才會成就豪宅群

想了解林口具備這些條件嗎? 如果台北都淹了, 那林口就看到台北湖了. 中心轉移論可能邏輯上可以再討論一下.

此外. 下次您貼影片請善用01影片功能. 直接把影片貼出來方便讀者閱讀. 這次我幫貼一次. 謝謝


人口負成長 wrote:
買在那個地方不能給下一代?
反而是未來人口負成長嚴重後偏遠地區要脫手比較困難


人口負成長, 城鎮化的趨勢會更明顯

除非林口成為中心. 不然城鎮化發展不利偏遠地區沒錯

上一樓已經有人提出中心轉移論. 但是那是建立在災難上面. 這樣是逃難概念. 不是中心轉移

要逃難. 是不是逃到喜馬拉雅最好? 這樣的邏輯是不對的
人口負成長 wrote:
林口地處偏遠,利空不斷,賠售一堆,我提供的也都是優良資訊喔


感謝人口大持續分享優良資訊

利空才好. 能經歷利空淬煉的區域. 經過考驗之後. 才是市場的焦點
terrybog wrote:
偏遠地區的重劃區都是在30年前左右開始規劃,原先的用意是為了紓解人口密集區的土地過度使用,所以在規劃上都是採用計劃變更來執行,甚至學校都有列入補助項目!

但是!也因為工程上利益過於龐大,所以各個重劃區工程進展緩慢,即使對於重劃區內的公立學校加以補助,也無法照預期的吸納都會區人口。然後就在此時,人口開始進入衰退,原先都會區的土地及老舊建物逐漸釋出,這時開始推出「都市更新」,在文林苑之後為了解套違憲的法條,新一版的都更「危老條例」就誕生了,同時地方政府也開始研議「代拆」機制,及「私辦」都更轉「公辦」都更的方式條例出來,這些都是政府與建商的投名狀。也因此各個重劃區的二三期計畫幾乎全部停擺,為了平息民怨,推出了「新市鎮特定區實施整體開發前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使用開發管制辦法來制約及限制。
未來在人口持續減少下,政府只會針對原都會區持續開發,保留並吸引人口進駐,偏遠重劃區的規劃都只會維持現況。

如果還在想利用房子投資增值,偏遠重劃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光是維護及稅金足以壓跨增值空間,甚至走低。

講願景,不用專業的人來寫,只要公關公司或是行銷人員都會寫,甚至連仲介都會!


感謝泰瑞大分享

2019年應該是人口轉折元年. 趨勢分析太專業了

法律一旦推出. 就是趨勢跟方向的開始.

除非台灣發生人口結構的扭轉. 不然趨勢的方向不容易變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恕刪)


敝人從不吹捧任何人,但總比15東這個門派的門徒不是只會轉貼“整份新聞”就是“廢圖重複貼”;不然就是像某位j先生自己也居住在此地,整天用錯字林口!

##從j先生住家窗戶看出去↓↓↓↓↓


至於所謂的願景是空話?!樓主若是有細讀過“台灣發展史”或是“台灣近代史”便可知一二....

若是要講一堆543的,也請樓主直接找15東這個門派的掌門人,或是其眾弟子們就可以不用浪費時間了!

至於所謂的“偏遠”??
↓↓↓↓↓↓↓↓


若是樓主覺得連“整理資料”都很麻煩的話....
↓↓↓↓↓↓↓
相關參考網站: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936

網黑清道夫 wrote:
敝人從不吹捧任何人,...(恕刪)


網黑大您好

1. 上一篇有提到詢問蔡淑君議員的政見. 方便整理懶人包提供大眾閱讀嗎?

2. 講願景的文也都歡迎. 歡迎在此發表台灣發展史跟台灣近代史觀. 真理經的起考驗. 希望網黑大多提供資料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感謝泰瑞大分享201...(恕刪)


法令的制定一直都是走於趨勢之前,應該要去看的是為什麼去制度這些法令。

如果只看過往的績效,等同看後照鏡開車,那麼乾脆去看清光緒頒布的「油米法」限制。買在港口附近保證發大財了

難得我正經八百的回文,再來T大我就潛水去啦,畢竟我這業內的是他們說的板模油漆工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