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淡海輕軌好浪費時間

輕軌當初規劃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知道?
淡海輕軌有去附近玩可能會去坐坐
我是新北最近到高雄特別去做輕軌就是看看景物滿好的
要拿來當每天通勤不會考慮輕軌偶而放慢看風景會搭乘
chenligo wrote:
剛試乘淡海輕軌,以...(恕刪)


針對你的問題,只能說你根本沒了解過淡海新市鎮,所以看不到重點

1. 影城=電影院+商城,目前商城還沒開當然沒便利商店,商城明年3月開幕你知道嗎?你也說了信義區早期也一樣, 且商城開在郊區比比皆是,也都開車前往,難道你去內湖costco那一帶的大賣場區不開車?

2. 輕軌目前試營運你急著下定論很有趣, 班距15分鐘是目前班距, 就跟高捷一開始班距很長一樣! 但有需求自然班距會縮短..目前輕軌班距縮短成10分鐘左右, 未來還可再加密! 等明年機場完工後可以再密集, 所以班距一開始就不是問題, 這只是試營運

3. 輕軌站到回家很遠? 你家住忠孝復興站500公尺一樣要走很遠啊! 一看就顯現了你不是經常搭大眾運輸的人,才會在長途通勤拿大眾運輸跟開車比, 有夠不倫不類.... 淡水大眾運輸使用率不低,公車常班班客滿,新市鎮公車搭乘人數一直成長! 但通勤時間新市鎮到淡水捷運站都會塞車,光搭公車到淡水站都半小時了! 而輕軌首站搭到紅樹林25分鐘,且已經到紅樹林了,跟公車比還是快又舒適的

4. 你根本不了解淡水,通勤時間在淡水發車的捷運,除非你願意再等下一班,不然一樣沒位子坐客滿, 這就是淡水目前通勤現況。若為了坐,跟紅樹林坐回淡水不是同一班車嗎! 淡水人口每月成長300人,幾乎都在新市鎮,這人口紅利全台最數1數2, 目前不少車站旁建地都還沒蓋, 以濱海義山站旁的上水為例, 一推出就賣超快。 要離家近少走路還不簡單, 錢拿出來還有機會

5. 輕軌站設計通透性高,但一啟用就遇到淡水冬天雨季,相信會陸續改善飄雨強風等問題, 但仍比公車站好吧!

6. 淡水捷運發車到台北本來就是40分鐘,從淡海新市鎮站搭大眾運輸本來就1個半小時有問題嗎? 這跟輕軌何干? 且為何我要搭到台北? 你的判斷標準都是以到台北為基礎, 但這基礎何在? 輕軌只是提供新市鎮一個取代公車到淡水線的選擇!

7. 氣候問題, 有騎樓淡水人也不會在冬天又濕又冷出來在路上散步啊! 不少來買新市鎮就是喜歡上寬闊的街景,完善的行人空間,每天傍晚散步遛狗的人不少, 就是擁有完善行人空間並有相對不方便的停車機能, 才好發展大眾運輸。 現在台北東區有騎樓店面也一直關啊,消費逐漸往大型商場和網路轉移, 看淡水站外大都會廣場(原名統百貨)內餐廳一間間開, 就可知淡水消費力量多強了, 現況是新市鎮居民要吃飯消費在新市鎮無法得到滿足, 所以往名統、家樂福生意大好, 那影城的未來還需擔心嗎?
在淡水住了10年的新移民看法
淡水新市鎮是舊瓶新裝產品,早在20幾年前就開始,初始不順有點失敗,近十年才又興起
所以很多規畫還蠻老舊的,比如街廓路寬等
以新市一路為例雙向四線"表準"車道根本不夠用,又沒臨停空間,但人行道加建物退縮大的跟甚麼一樣
至少應該單向1標準+1混和車道才夠,現在只要路邊一違停整路就塞死

個人認為住新市鎮一定要在地就業(最遠北投),要進台北蛋黃區上班的真的是折磨
本身關渡上班,騎車25分,開車40分(塞車),大眾運輸30分(含轉車)

輕軌實際上算在地運輸,雖然周邊荒蕪但10年內應該會有人煙
新市一路現況大概5年形成,家樂福附近大概3年形成
其實當淡江大橋做好,淡水新市鎮、八里台北港一堆地,政府應該把產業引進來,就業機會多才能在地就業
30萬人市鎮都要北市就業聯外運輸根本吃不下來
pendesmix wrote:
針對你的問題,只能...(恕刪)


專業!!
他還差了 酸 輕軌到紅樹林還要繞外面....殊不知早有連通道,只是還沒做好開放..呵呵~
在地的都知道該怎麼利用輕軌~

酸很多都還沒做好到位幹嘛先急著開放營運? 去問剪綵王阿....問淡水人做啥...

chenligo wrote:
新市鎮站到紅樹林約20分鐘,這個時間的長度很「有感」...(恕刪)


一點個人意見
我住行政中心站與濱海義山站中間,我每天早上0830要送小鬼去紅樹林的幼兒園
晴天無車禍,約10~15分鐘可到
雨天無車禍,約15~20分鐘可到
雨天+車禍,約20分鐘以上(無上限,最高開過50分鐘)

所以輕軌約20分鐘個人覺得合理,而且開車騎車還要再加上停車時間
至於班距過長,個人也覺得困擾,但目前是試營運,所以一個月後再說吧

https://www.mbgarage.tw/

pendesmix wrote:
針對你的問題,只能...(恕刪)


應該是大家對淡水輕軌的期待太高,以為輕軌蓋好就可以在半小時內抵達台北市中心
事實上輕軌就是多了一個方便、安全的交通方式罷了,別想太多
何嘎嘎 wrote:



應該是大家對淡...(恕刪)


看完描述,感覺這性質上比較像是公車吧,短距離的區域性交通工具,改天去坐坐看。

我自己是住在輕軌淡金北新站下站走路2分鐘的社區,我也聊聊輕軌帶來的好處和可能需要改善的地方。

好處:

1 安心感:有了輕軌,以往往淡金路回家的路,讓人覺得安全感提升。這條路我走了快二十年,真的要說的話就是有幾個路口容易出車禍,而且都是一出事就容易賠上人命的那種,所以以往走這條路,不管是開車或騎車,總是讓人提心吊膽的,特別是冬天,一進淡金路口就覺得溫度驟降3-4度,行車速度也得跟著下降,然後再轉入水源街和北新路這兩個大路口,大小車禍頻率滿高的,有了輕軌,我第一選擇一定是選擇坐輕軌,至少在車廂內風景好,也有安心的感覺。

2 統整沿路交通:沿路景點其實滿多的,但是因為以往公眾交通工具頂多就是公車,導致每年三月賞櫻季北新路口交通總是壅塞不堪,開車上山和騎車上山以及坐交通車上山的擠在一起,現在有了輕軌,民眾可以搭乘捷運轉乘輕軌,至淡金北新站下車轉搭免費接駁車上天元宮,對交通的紓解應該會有效果,至少捷運是一個全家皆宜的交通工具,一路上從櫻花大道到天元宮以及之後的幾米公園、美麗新影城以至於明年開建的漁人碼頭路段,搭乘輕軌是一個很好的規劃一日遊旅程交通工具。

目前我認為輕軌最受益的地點應該是淡金北新到行政中心這幾個點,這幾個點下車後離許多新興社區都近(走路5分鐘內),而且到行政中心都是走高架,特別是行政中心,又有生活機能(新市國小、家樂福賣場、國民運動中心、淡水行政中心及金融單位大量進駐)及公園綠地,這個地方有了輕軌更是把這些淡水居民經常去上課辦公採買的地方做了很好的連結。

須改善處:

1 班次不敷使用: 目前來看我覺得使用輕軌的人數(居民+觀光)可能會超乎原本的計算,發車頻率就算由試營運的15分鐘一班改成10分鐘一班,可能都有點不太夠。我覺得應該可以根據離峰尖峰時段彈性調整為7分鐘(尖峰比照台北捷運系統)至12分鐘(離峰),這個調整我相信累積一個月數據之後,會在正式營運時作出調整,所以我並不擔心就是了。

2 遮風避雨的改善:淡水地區在冬天會有刺骨寒風和伴隨降雨,這部分至少要做到月台不積水(包含站體內座椅),同時也能夠遮蔽至少70%的寒風,同時不能犧牲對外景觀的能見度。

3 希望刷卡感應的速度可以更快一點: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覺得進出站刷卡的感應好像...比台北捷運更慢一點?至少可以調整成跟台北捷運一樣快(或更快)的話就太好啦。不然如果有什麼跨年活動或是櫻花季活動,乘客一爆多的時候,就GG了。

4 希望正式營運時還是能夠保持至少有一個站務人員處理問題:聽說正式營運時就會變成0站務人員?這個我覺得太冒險了,不管是站務的障礙排除或是緊急事件(安全問題),至少也要有一個以上的站務人員在站內待命比較安心。這個我建議新北捷運公司再好好審慎考慮一下吧。至少要讓乘客知道萬一發生問題該找誰。For Example:有乘客在月台上心臟病發時,要怎麼通報處理?有乘客持刀在月台上晃,又要找誰處理?捷運警察會在站體內待命嗎?警察可以協助做障礙排除嗎?這些問題可能要向民眾再做一下說明比較好。

短期上來看,我覺得輕軌對於某幾站的居民而言真的是很方便,但是對於比較偏遠的新市鎮站仍然需要週邊的配合發展。我個人是很期待正式營運時能夠改善民眾反應的缺點問題,讓輕軌真正進駐淡水居民的生活中。


樓主應該是酸葡萄心理, 沒有人不企盼自己的居住地所附近能有捷運 輕軌
三峽 安康人在等 樹林汐止也再等, 政府投入百億元建設大禮 你說淡水人不領情嗎?

對觀光客和老人 婦女 學童 輕軌是便捷又安全的交通, 住的遠花的時間自然多一點
樓主的大腦可能要補一下拿輕軌來和高鐵比,
北捷從新店到新莊的迴龍站也要一個小時, 你也可以說一個小時高鐵都到台中烏日勒
原來「淡海日常」往返台北市中心就是約一個半小時?

那麼是我誤解了。我原本以為「淡水站到北車約40分鐘」,那麼新市鎮站的話,加一加總共就差不多一小時左右。這樣其實跟林口和三峽差不多。淡海就滿有優勢(價位、環境、綜合各方面)


沒想到是要一個半小時。(這是不怕塞車的捷運+輕軌的需時)

其實零碎時間再加一加,再算上出家門走去站點和等車,可能要兩小時比較保險。台北市區的約會早上10點的話,可能提前兩個多小時8點前就要準備出門。(這是淡海日常嗎?很抱歉我確實這才知道,沒有別的意思,而是我就是在為了搬家在考察每個區域的實況)

因為現在看房子,一小時生活圈和一個半小時生活圈,是有些不同的,一個半小時生活圈、來回需要三小時在車程(其實有很多區域一小時通勤、來回兩小時已有為難,想不到是要三小時)

我知道原本新市鎮就要花時間先公車到淡水站。本來想輕軌直接到紅樹林出發,應該是比公車到淡水站出發要快,確實沒想到說不定沒比較快,甚至為了有位子坐,也是要再搭去淡水⋯⋯(這樣不如直接公車去淡水站?)(淡水往返台北的捷運客滿程度,真的滿可怕的,是到了八十歲拿拐杖老人都只能站的程度,因為同一個車廂還有好幾個類似的老人都站著,一般市區捷運不怕站,因為時間短而且人上上下下隨時有機會坐,但淡水的話,要站很久,而且中途幾乎沒人下車,等有人下車,你也快下車了

正如樓上朋友所說「目的地為什麼要是台北?」確實也是。新市鎮對台北市中心的通勤需求來說,「淡海的日常」可能需要更了解所需的時間和每個人的接受程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