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達魚 wrote:
離開雙北,你才會知道...(恕刪)
離開雙北,還有騎樓這東西嗎?
已經是營業場所的延伸,一樓專屬停車空間,行人根本不能走,大部份非鬧區部份都已經是鐵門阻擋了。
還騎樓累,別傻了。
騎樓本來就是畸形產物,日式產物,產權私有卻要免費給人通行還要負維護之責,地上有水害人滑倒還會因為未善盡管理維護之責而有責任。
目前新的建築已經很多都沒有騎樓這東西,直接開放空間,建物退縮。
騎樓,政府制訂都市計劃及公共政策時,都未明訂騎樓有單獨所有權,民眾檢視自己的土地謄本後,應該會發現一樓店家不會擁有所有權,因為騎樓是該棟住戶共有。
但是,曾經看過一則新聞有提到,根據大法官解釋,騎樓的所有權歸屬為一樓住戶所有,其需盡養護之責,也包含在一樓住戶的房物權狀內,但其不得用來做為營利之用並且使用全歸所有人。
台灣,很自由,很多事情,感覺都很開放,其實是因為政客政府都不想當壞人,人民都方便習慣了,都會想一堆你這樣會讓我不方便怎樣怎樣,在都會區,誰敢喊出汽機車總量管制? 誰敢提買汽機車要課高額的稅,除非他瘋了,除非他明天就往生了。
道路面積增加的幅度永遠跟不上交通工具增加的需求。
一切有太多結構性問題存在,不是不能改變,而是誰願意自己是被當作領頭羊被改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