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 一個家庭可以有45坪使用面積很少.
這麼大的房子你們可以有很多規畫
書房, 孝親房, 大陽台...
2樓是很好的樓層, 以公寓來說絕對是好賣的
花一筆裝潢費用就會很漂亮了
新大樓你要有45坪使用面積, 最少你要買到60-70坪以上
還有
我實在好奇
新婚夫妻, 你父母何必一定要把房子過戶給你
無償讓你使用就好了
恕我直言, 講話如有得罪請原諒我只是善意提醒.
我在大陸生活有時候都會看到這類新聞的例子
父母現金幫兒子買房結婚, 夫妻共有財產.
還沒生小孩
兒子車禍死掉, 老婆拿了賠償金, 房子也拿走
20幾歲年輕女孩繼承數百萬人民幣財產瞬間變富婆再改嫁.
還有父母現金幫兒子買結婚房產
屬於夫妻共有財產
結婚一年吵架離婚, 連小孩都還沒生
一樣要分一半給老婆
大陸一線城市, 市區房子一套都是數百萬
也就是結婚一年離婚馬上變成身家上千萬台幣的富婆.
說實在話
房子既然是你父母的
你就拿來住就好了
保護你父母, 你不用過戶
過戶也很麻煩, 贈與稅一定跑不掉, 有朋友家人4-5年前的房產貸款贈與問題最近才被國稅局查帳, 金額也就是幾百萬.
老公寓你如果擔心房子太老, 結構問題, 你可以花點錢申請結構技師來幫老屋做個體檢.
至於有人說老屋爆糞管或者樓上漏水問題
樓上都是幾十年鄰居, 他漏水一定是他要處理, 這是法律有規定, 不然可以提告求償, 而且漏水只是極少數會遇到的問題.
至於爆糞管, 這一般都是一樓要擔心的問題, 不是2樓
建議你就老公寓裝潢一下住
會跟新的一樣
20年的房子你依樣要全拆重新裝潢, 那你不如拆老公寓
你不要擔心裝潢花了血本無歸
將來萬一賣房子, 老公寓一般屋況都是又舊又破, 你有裝潢的房子價格會比沒裝潢的價格還好.
還有我假設你45坪/新店/離捷運遠, 隨便估1300萬吧
這個價格你在新店如果買新房子
也買不到甚麼捷運周遭的新房
要買全新的也只是買實際室內面積不到20坪的房子
花點錢舊家先裝潢
也許再住個10年之後
存點錢再賣掉換新房
也或者遇到都更
dora88163 wrote:
各位版上前輩大家好...(恕刪)
雖然很多人建議3,但我個人是覺得選項3才是最差的.上面大多數人都沒有長遠的考量,一看就是房市新手.
過去一年我原本也看了很多老房子,但屋況千奇百怪,愈看是愈心寒,沒有花個2,3百是要怎麼住人?最後決定不再碰老公寓,老華廈.寧可轉而考慮屋齡新一點的,雖然小一些,但後續潛在成本反而可以省很多.
年輕人只想著有現成的大房子住又不必揹貸款有何不好?但台灣的老公寓危樓問題其實在未來1,20年內會快速浮現.因為台灣大量興建結構強度不足的公寓大約在民國6,70年代左右,算一算混凝土中性化年限,其實公寓結構老化這顆房市核彈問題也快引爆了.你說你家50年,我還懷疑,說不定結構只是加強磚而不是RC.更不值得花錢修繕.除非老公寓有都更土地保值的可能性,要不然屋齡如此之高,光是每隔十年的修繕費用就是你一輩子的負擔,好不容易存到的買屋頭期款,如果拿來裝修老屋,保證是有去無回,等十年後存了一筆,然後又要拿來修繕,這輩子的新屋買房夢恐怕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可能要有抱著公寓住到老住到變危樓的心理準備.公寓的頂樓及邊間特別容易結構老化,你家2樓就算結構沒問題,也難保不會因為鄰居問題整棟被列為危樓,你可以堅持一直花錢一直修一直住下去,但到時你可以看看有那個買方要接手.隨著屋齡的老化,老房的價值將會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下跌.
你老婆的想法才是比較好的,賣掉老房子(先確定都更無望)加上你手頭原有裝潢款,去補貼新房頭款,加上適度的房貸其實應該會有更佳的居住品質.20年OK的,公設比較低,而且可以住到你小孩大了再換(到時屋齡40)也還有不錯的保值效果.雖然也要整理,但和老屋修繕費用相比是少太多了.如果能直接衝十年內甚至新成屋那更好,雖然可能比20年屋小,但小家庭不需要住到公寓45坪實坪空間吧?你買個40坪新房雖然室內可能只剩2X坪其實也很夠住人了.
至於選項1你爸媽的想法我覺得也不好,因為這叫賤租,只看得到眼前每月一萬五白花花現金,但看不到無形的未來無底洞.雖然表面每月一萬五可補貼你買新房,但實際上未來十年租金收入遠遠不夠付未來十年的修繕費用.如果你堅持不修繕,你覺得還有人會續租嗎?等到沒什麼人要租時,問題就會從賤租轉變成賤賣....所以這間公寓在我看來實際上是負資產.趁還有點價值時趕緊脫手變現為宜.
夫妻兩人和你的爸媽商量好就好。
房屋修繕的錢沒想像中哪麼多。壞哪裡修哪裡而已。又不是要重拉電線或是水管,查漏哪邊修哪邊,如果管線太複雜就拉明管。畢竟是租人不是自己要住。
地點好還是有人會租,這個時代嫌貴不願意買房的人太多了。地點好只是租金價格問題而已。
我個人會繼續把老公寓租出去,房租拿來貼補買十年~十五年的中古電梯大廈,
過了10年或是15年,老公寓繼續租人,你的中古電梯大廈房貸已經還到跟老公寓的房租差不多了。
全新的房價應該是買不起,不然樓主不會上來問。
我是不知新店公寓行情,假設可以賣1300萬,扣掉驚人的土增稅及仲介費,假設實拿1200萬好了,再加上原有裝潢修繕預算假設250萬好了,就有1450萬的自備款,再貸個500-800萬,我想應該可以買到不錯的新古/中古大樓.
但老公寓若不賣,以手頭現有250萬,就算父母補貼個200萬,購屋預算頂多只有450萬,再貸500-800,頂多只能買1000-1300萬的物件,我想可能是空間不太足夠的小房,老公寓那邊,20年間實收租金頂多補貼個360萬左右.但20年後,以70歲屋齡公寓,還能賣到現在1300萬行情價嗎?大環境是在跌的,但進入危樓週期的老公寓,若沒有都更價值,跌價速度會比屋齡新的大樓來得快.假設當賣土地持份好了,20年後這間老公寓若賣不到(1300-360)=940萬,那這20年租金就是白收的,虧錢的,還苦了自己未來20年要住小好窄.不如現在老公寓賣一賣,不要留戀那實際上是"虛"的租金收益,直接衝大一點的新成屋/中古大樓為宜.
亮哥+ wrote:
連屋主自己都不知道要如何處理了,光是基礎結構補強就是天文數字,還不一定補強得了.....老屋修繕絕對不便宜啊!
是屋主不願意花錢做。有錢時麼都做得到。只是願不願花而已。
反正現在也沒倒,就繼續住了。看哪天倒了再說。台北市這麼多間50年以上的五樓以下的舊房子。都更是有計畫,但是真的要談好動工還要幾年不知道,還是繼續住下去或是租給別人。因為地點超好。
如果年輕人買下或是屋主死後的第二代接手後,才會狠心花錢去做裝潢和結構補強。
叫第一手屋主花個300萬以上去做裝潢和結構補強,是要她們的命,他門根本不會花那個錢去修繕。
當初買房也差不多這個價錢。
有的投資客買下,就貼貼皮,用三合板蓋上輕隔間,改成摩登旅社,好看得很,一堆背包客還不是住得很開心。鋼筋水泥的房子沒那麼容易倒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