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 胡 wrote:其實我也不大懂,麻煩...(恕刪) 要從那邊回接到華江橋,是必須先回頭走到長江路後,再接回文化路才能上橋,華江橋的引道是下橋去接64線,只下沒有上。要叫胡大還是胡小姐好^^”江翠北側還有好幾塊基地,如果妳有興趣還可以多看看。
Panchrotal wrote:原來如此。突然發現...(恕刪) 建商畫的圖 就是把優點顯現出來 缺點藏起來阿地圖上華江三路&華江一路的距離 如果等比例放到文化路&長江路可能需要接個55吋大電視才有辦法顯示吧還寫個江子翠捷運站勒.....從捷運站走到那 我看腿也軟了難怪要主打ubike
很感謝大大的用心我也很喜歡看建築設計圖不是專業,只是依據自我的需求去評斷除了邊間角落的房子,有二面採光,空氣可以勉強對流外(通常大門是關閉不開,所以不算)其他夾在中間的連棟格局夏天除了開冷氣外,裡面真的會悶熱我真不知道是建築師不食人間煙火還是配合建商求取最大利潤為主格局很多都是大同小異很多建案似乎對空氣對流、空間散熱的問題不是很在意或許青菜蘿菠各有喜好吧
superalex0722 wrote:建商畫的圖 就是把優點顯現出來 缺點藏起來阿還寫個江子翠捷運站勒.....從捷運站走到那 我看腿也軟了...(恕刪) 正好有巷子從基地直線通到捷運站,400米而已。
h1211024 wrote:我真不知道是建築師不食人間煙火 連你是外行都懂,設計師怎麼可能不懂?就算有一個設計師真的不食人間煙火,他的上司總懂吧....一個設計會通過,不是一個設計師說了算,一定要經過很多人的審核,開會再開會才決定的,尤其這建案這麼大。h1211024 wrote:還是配合建商求取最大利潤為主 沒錯,這就是他設計成這樣的最大目的,節省成本。大基地,採光通風要好,可以設計成興安國宅這樣...這沒甚麼困難的,但問題是建築成本會拉高很多...像這雙江翠蓋個大方型的成本是最低,而且外觀也氣派。缺點就是採光通風會變差,這就靠銷售去解決了,成本降低,反應在售價上,然後發個新聞業配文"房價下滑,建商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