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特 wrote:價格有漲有跌 其實...(恕刪) 價格變化其實各行政區差異不大但各區的成交量萎縮比例就差異不小從中也可以觀察市場潛在硬需求的多寡目前新北市中成交量萎縮最嚴重的是五股與三重其中洲子洋重劃區的買氣降溫應該是最為有感
比來比去很沒意思,直接把第一名遮掉吧!第一名換成新店,第二名換蘆洲,第三名換新莊,以此類推。這樣排在後面的區域就不會有意見?只覺得房子貴,這樣的平均數沒太大意義。每個區域都一定有各種產品,有適合小家庭,有不婚族,有投資客,有高資產族群,有退休人士,這麼多樣的產品直接全部平均,非常失真。難道平均1600萬的地方,我買不到800萬的產品嗎?
這年頭只要製造出一些怪數據,就真的不愁沒人關注,前面的話我是指記者.再說這個平均數據,居然還下個購屋門檻這標題譁眾取寵,腦袋大概還算清楚的人,看到這背離實際狀況的標題與數據腦袋裡應該都會打個大問號.一樣是數據,我從永慶的地圖搜尋貼幾張圖過來:這是板橋市中心的房價:這是板橋建設較為落後的浮洲(右上角),溪崑(左下角,懶的細分,把一部份的樹林也圈進來)這是林口,應該算是核心區域了:林口價位較高的集中在中間的重劃區,清一色全部是單價較高的大樓或華廈.板橋這邊則是套房公寓華廈大樓都有.哪邊的購屋門檻比較高,一目了然.如果林口端把比例尺放大,有些4到5字頭的數據就會顯示出來,板橋端也有這樣的狀況,不少原先顯示不出來的高單價案子也會顯示.溪崑一樣有四五十萬的成交價出現.不過既然比的是平均,有沒有這些看起來對結果影響不大.PS:附帶說明一下,會選這個比例尺不是因為要蓋掉部份高價數據,而是再放大就必需要貼更多圖,以及畫面右邊又會出現成交細目,把可視地圖畫面擠的更小.
樓上大大你po的這是房價圖板橋房價本來就比林口高這種連小學生都知道事情還需要這麼大費周章解釋嗎!!這個新聞內容統計的是"該年度實價登陸的購屋總價"總價=總坪數x房價這數據反映的是當地的購屋族群與產品屬性數據本身是非常客觀的解讀起來也沒這麼困難難就難在太過主觀的先入為主心態
trader9111 wrote:樓上大大你po的這是房價圖板橋房價本來就比林口高這還需要解釋嗎!!這個新聞內容統計的是該年度實價登陸的購屋總價總價=總坪數x房價這數據反映的是當地的購屋族群與產品屬性數據是非常客觀的解讀起來也沒這麼困難難在太過主觀的先入為主心態 並沒有喔,您貼的數據只是單純顯示一個總價的數據,哪來的購屋族群與產品屬性?也因此就隨人解讀,得出了一個林口的購屋門檻最高,並和家戶所得之間是存有極大的正相關性這種怪異的結論.這個結論和現實是否背離,大家都很清楚.前面已經不少人提過了,不再贅述.
papple0801 wrote:比來比去很沒意思,直...(恕刪) 一個國民年平均收入2.6萬美元的國家難到就沒有年收入僅1.5萬的國民嗎?當然有啊!這數字是平均數,平均數,平均數😃新聞內容是客觀的但"比較心"卻是人類主觀賦予的平常心面對就好
trader9111 wrote:一個國民年平均收入2...(恕刪) 這張圖我記得在新北版的開版文不知看過幾次了.開版者可說清一色都是林口人,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邊比較喜歡比較呢?新聞內容是客觀的嗎?第一頁已不少人提出了具體的質疑.以平均這種瞎攪鑊的數字,下一個購屋門檻的標題,再被您進而引用成為林口收入新北第一的正相關表現,以及最近一篇接一篇利用平均數開版與板橋互相比較的林口戰文,究竟是誰不能平常心,誰比較愛比較?相信本版眾多的網友眼睛都是雪亮的.您原先的文小弟擅自修改一下寫回給您,萬望海涵:數據本身是非常不客觀的,因為用的是最粗糙的平均數解讀起來也沒這麼困難,反正就隨意挑對自己有利的解讀,即便背離事實很遠.之所以會這樣,難就難在太過主觀的先入為主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