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那個地點,去談談看,應該現在就有機會了吧
http://sloya.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23.html
人生就是要莫名的擁有一些奇怪的勇氣
http://sloya.blogspot.com/
vicjacky7449 wrote:
坐板凳 等升息 待...(恕刪)
再等等+1,
現在等愈久風險愈低,沒有要跟各位大大爭論的意思,
現在很多屋主建商很硬,是我也很硬啊,
假設 當初建商開價六十萬,預售買一坪四十二,五十幾坪含車位二千三百萬成交,
想說爽翻了只要放到交屋現賺二三成,利息低又好貸,頭款也不高,
就算不漲也保值,只要一交屋馬上獲利二成,
小本錢的生意一定要賺的,高報酬,低成本,底風險(2014以前普遍認為會一直漲)
壓個三四百萬可以穩賺五百萬,再漲上去還有可能賺一千萬,利息又這麼低,
開心的在591 掛賣 3300.......結果從交屋賣到新古屋,一套套四五年,
一路從 3300掛到 2800,2500,然後
一開始的手續費,管理費養了幾年,稅金又養了幾年,出租出去連利息都賺不回來,
到時候賣了還要給業務抽,然後又有手續費和稅金,
現在要一坪賣你三十六,怎麼可能割肉啊,這麼痛誰願意,
你還實價登錄打八折,何只不見面連房仲都要叫來狗x一頓在搞什麼鬼,
要賣可以,成本價賣你,所以通常屋主的底限是成本價再多一點,
這現象跟股票交易很像,股票要下跌前散戶的心態都是這樣,
一但有量就會很快速的反應這支股票的真正價值。
小弟提出幾個現象給樓主參考:
1. 市場成交量非常低。
2. 美國要升息了。
3. 現在的房價一點都不合理,薪水這麼低,投資客也不掃貨了,成交量這麼低不是沒有原因的。
4. 蛋黃區明顯在下跌。
5. 蛋白區看起來有想要下跌(例如,板橋有新建案喊出四字頭)
6. 一般授薪階級根本買不起一千萬以上的房子,除非家裡幫忙。
樓主請三思,現在出手不確定性和風險相對都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