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應該買老公寓或新成屋

如果老家是透天厝的話就拆掉自地自建,既少掉公設比又可以自己監督安全看的到,而且花費也不會比直接買房子多多少,如果不是那就買規模大一點的建商建的房子,基本上規模大推案多的建商因為他們還要繼續生存下去,所以一來比較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二來有問題也比較跑不掉找的到人,但是這種建商通常都會賣比較貴,就看自己怎麼取捨,是要比較安全一點但是被別人賺比較多,還是說便宜一點但是就是賭人品
再來就是如果要買的話建議還是買有電梯的大樓,以免老人家日後不方便
當然是新的屋子,舊的屋子十年過後就四十年了吧,壁癌一定有,
水管,電線,都要翻修真的麻煩,房子也要維修的!
舊的老房子坪數實在,新的就沒這樣大了,各有利弊啦!
先說地點好了,如果是板橋跟新莊(下新莊),那點當然板橋比較優(個人看法啦),新莊的資源都集中在上新莊這是不爭的事實,往後有發展的也都在上新莊,再來說房子,我是認為買大樓或公寓都好啦,主要還是建商要挑一下還有自己的預算負擔,不然就像你說的大樓還要扣公設,如果你硬買到室內足夠的坪數你資金也是很吃力
老公寓要看屋況和鄰居
新成屋要看建商
所以沒有一定~
但是,如果預算可以的話,我會選擇新成屋的
因為老房子很多問題,修不完
即使你家沒問題,鄰居的問題都可能會影響你!
但是,新成屋的建商不負責的話,也真不會好到哪裡!
sj1788 wrote:
.但我的考量點是如果室內坪數要達30坪左右
舊公寓沒有驚人的公設比,總價相對低感覺負擔比較不重,較容易達成
且如果交通機能地段好的話,若居住不習慣想再換會比較容易
但弟弟認為舊公寓會有很多問題
例如漏水壁癌等等,就算修繕後未必會好
新成屋不會有這些問題,也比較堅固

想問各位大大會如何抉擇??.(恕刪)



我家在2005(200戶以上社區,24小時保全)/2007(42戶社區,8小時保全)/2013購買新屋(160戶以上社區,24小時保全)(順便換掉舊屋)
新成屋一樣有漏水的機率,只是我們較幸運沒遇到而已(2007/2013兩個新建案)

我爸媽住的民國70年蓋的舊公寓五樓,漏水壁癌等等,修繕後只是治標而已

不過你提的3樓應該機會較低,但舊公寓超過30年了,頂樓水塔也差不多要壞了,到時也要花錢換水塔(一般是打掉舊的,換鐵水塔在上面)

電線一定要重牽(以前電力需求較少,電線較細,而且絕緣體脆化失去功能)



新成屋千萬不要買戶數少的,光電梯公設保養攤提就很重,像我2007年買的社區到後期連12小時保全公司費用都出不起
而且也沒垃圾收集處不方便,此外建商的評價也很重要,有的建商留下的維修基金不夠,日後也是問題
此外現在新成屋隔間不是磚造的比例應該不少,像我2013年買的到裝潢時才發現隔間是塞保麗龍的,隔音效果差



rinnng wrote:
新成屋的建商不負責的話,也真不會好到哪裡...(恕刪)


這是真的,短期的問題如漏水問題,長期問題如基金不足,導致修繕維修出問題就頭痛了

除建商外,還有一個管委會亂花錢的問題,導致錢花得很兇(如外牆清洗,燈具換成便宜的LED因壽命短反而沒省到錢)
如果以30坪的房子來看
新成屋扣除公設比 以25%來算 室內大概20出頭
每個月要繳管理費
出入戶數多 人口複雜
日後修繕問題多 住戶不願分攤brabra.....

以舊公寓來說
這裡只舉體質好 買了不需大修的為例
公設比低 室內幾乎就是實坪 最多多個公用樓梯
無管理費支出 垃圾自己倒
洗水塔東西壞了大家分攤 修多少除以多少住戶 簡單明瞭
戶數少 人口簡單 (不考慮是否有神經病居住在此)

若是小弟我要挑選
同樣價格 我何不買舊公寓住起來舒服
空間又大 又沒啥拘束

sj1788 wrote:
且權狀坪數可能要5x-6x坪才能實住約30坪,2x坪的錢都是買公設去了感覺非常心疼

現在新北公設比有那麼高嗎?
我還以為是豪宅才有那麼高耶

你說50~60p才有實住30P
換算下來,60P,實住30P,公設比是50%!!!
就算是50p,那公設比也來到40%!!!
可以請問是哪些建案嗎?

我查到的資料,大多是30~32%,來到35%已經很誇張了
若以35%回推,那46.15p的房,實住就有30p了

建議建議也查詢一下台北的土地液化分佈情況吧!

13年前政府就已經查詢完畢,但是一直沒有公告

說是擔心影響房價


Google一下可以看到結果,應該會嚇到不少人
其中社子島是最嚴重的地區
甚至連信義路四段那裡都有這個問題

30年房子.在住個10.20年不就接近50年了.到時要脫手或翻修都是問題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