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自找的 wrote:才幾百萬。少買幾個iPhone,少出幾次國,少吃幾次大餐,少參加幾次朋友聚會,少花點時間陪家人小孩,假日多兼幾個差,多辛苦個十來年就有了,自住沒差啦。有家的感覺,無價。(恕刪) 神回啊!字字珠璣,一整個超有共鳴的
十年前的"大樓"公設這麼少?可否賜教一下是哪幾棟啊?就我所知道的,河岸台北波爾、長堤、水築館、綠寶石、文心雅筑仁愛公園周邊(我不想稱為仁愛特區,根本不是特區),紐約紐約、真善美、仁愛國寶系列等公設都是25%以上起跳。國宅更不用提,都是30%起跳。秀朗路二段巷內比漾的 東家創世紀、捷和生活家也都不只20%的公設。成功路的昇陽國艷、環河東路的天琴、音悅河,台大綠灣、三豐翠堤中山路的櫻花桂閣 巴黎藝術紀,西華、四號公園周邊到底是哪些只有16~18%公設的? 藏在哪裡呢?很想知道
1.去看過幾次保福路的雍河院,外型有點像竹籃編織那棟。選得是高樓層,但是開價7字頭,離開前看了看門前的小巷,實在不值這個價,就轉回北投看了。2.但是,永和如果真的有新建案可以用50餘萬/p拿下,門前是小巷我也會考慮,當然要步行至捷運頂溪或永安市場站500米以內,其他的就遜掉了。畢竟永和本身生活機能好,而且離古亭近。
huangyaopai wrote:1.去看過幾次保福...(恕刪) 離捷運500米內大部分開價還是6字頭,除非是二手中古,這種熱門標的建商不太可能賤價出售,不過現在新屋可談價的範圍大很多,有心買說不定可以談到不錯的價,畢竟與半年前已經差很多了
今年第四季(9月以來),大台北地區建案來人/成交的確有比上半年好一點點,感覺是迴光返照 (明年起房地合一前最後一波)可是不可諱言,價格已經開始修正,平均幅度約在5%~8%左右 (降價換成交)至於某些仲介或是代銷,依然在網路論壇放消息。其實行內都知道,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