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宗廷 wrote:兩個月前剛從事房仲業...(恕刪) 只能說開版樓主入行太晚了幾年前瘋狂的那幾波沒跟到以我居住區域觀察到的屋主釋出一天內"天"殺 (秒殺多一天)一屋在三年內投資客轉手三次一坪漲10萬至20萬或30萬投資客不斷搶進然後賣出...簡單說就是時機罷了,開版樓主只是沒跟到那個時機.....但你不能說未來區段價格下降後,不無可能有另一波進場熱潮...
洪宗廷 wrote:低於行情的物件 通常都被經理 老闆 學長 甚至同行的員工自行貸款購入了 版上那些整天喊房價高跟房仲無關的人要不要出來面對還在裝無辜 早知道你們骨子裡就是炒房的共犯了。這年頭會去當房仲的一半是手上有錢想獲取優勢資訊玩炒房另一半就是沒有其他專長的人
gameheven wrote:一看就知道是新手。在台灣買房的人,100%一定是投資。要自住的人,全部都跑去租房子了。你遇到的這一波,是台灣30年來量縮最嚴重的一波。為什麼量縮?1.買盤變少,以前進貨的人,現在決定不玩,持有現金。2.手上有貨的人,想賣,但是不想低賣。手上現金還撐的住,繼續撐,看看明年會不會漲。 去年買房(預售屋)該建案總共16戶目前賣掉了15戶全部都是自住
但我不懂 買房子 你們是要投資嗎?如果是 我沒話講但如果是自住的話 增值 減值對你們有差別嗎?買到行情價 又住的習慣 住的自在的話 何必在意他曾值減值呢買房不是要看他划不划算 而是要看自己的預算----------------------------------------------------------已上幾句話不認同難道你買東西都不用比價的嗎?只考慮到用途及購買能力嗎?一個雞排賣你100塊,你應該負擔的起,而且你是要自己吃又不是要賣人,對你有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