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林口櫻花新天地

{不開冷氣的時間汗就只能用噴的形容}我也會說你的誇飾法學的太好了
基本上房子不要西晒~通風又好~根本熱不到哪裡去啊
再說熱~有很多方法處理~總比大濃霧好太多了

我朋友也住林口~但離新天地比較遠~他家就沒霧到那麼離譜

您說以昨天蠻濃的來說能見度大概是30~40公尺
應該不只吧
fonzerd wrote:
伸手不見五指我會說你...(恕刪)



1.右前方有個明顯可見高壓電塔,心理壓力可能會較大
您說的狀況~我當天去看完全看不到~真殘念~我是回家上網查才知道
2.因為戶數少,管理費也比較多一些
銷售說要70-80元耶
jetship wrote:
這案子與太太有看過,...(恕刪)


RURU陳 wrote:
{不開冷氣的時間汗...(恕刪)


我住板橋的時候
真的不誇張
汗狂冒
板橋一堆大樓
在外面也是一直流汗
更不用說沒風的時候了

也許大大住的是高樓層的吧
我租的是透天4樓
所以通風超差
跟後面住宅2公尺而已

更也許你耐熱我耐冷
哈哈
可能真的有人喜歡熱也不一定
人很奇怪,困於自己的思考,
氣候這個因子,除了世界的極端區域外,
實在是討論房地產非常不重要的一環,
氣候只有個人的感覺與適應問題.

不然,
台北確實是台灣大都市氣候最差的一個,
確是台灣的政商中心.
世界上例子很多用心想一下就知道.

基本上,
太熱可以開冷氣,太冷可以開熱氣,
太濕可以開除濕,太乾可以開加濕,
起霧可以不用管,開車請小心如此而已.

林口的大霧一年就10天上下以冬春交替時為主,(薄霧是冬春不定時有)
有時3-5小時,有時10多小時,
原因就是空氣劇烈的冷熱變化,導致熱空氣中的水氣凝結,
溫度一穩定霧就散了,這實在不是什麼很奇怪的事,
海拔250公尺就是如此特性,開車請小心慢行並開霧燈.

倫敦聽說是霧都,
聽說很多時候不是自然霧是汙染霧,
結果是英國第一大城,世界的中心之一,
所以起霧的問題是?
應該就是不習慣如此而已,

人是習慣的動物,
確實如此.

8年前我來到林口買房,
8年後的今天,許多新北市外圍區域,
當時還看林口不起的,
現在很多不論在任何一個面向上其實都在林口之後了,
尤其是人口移入,
只剩下林口重劃區在所有重劃區中持續維持,
甚至於房價,
我有分析實價登錄的例子,
2013/12-2014/12,包含每坪30萬以上以及2000萬總價以上的房屋銷售,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721363&p=69#54420981,
也是與林口有不小的差距.

然而,
8年後討論的焦點居然還是起霧?

這,有發展一切都不是問題,沒發展所有一切都是問題,
核心問題是什麼?
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嗎?
確實是.
大霧減少是禍不是福,
自己Google就會瞭解。

kesheng.tang wrote:
大霧減少是禍不是福...(恕刪)


正解,+1,

不過要跟固守偏見的城市鄉巴佬說這些,

完全無效.
重不重要見仁見智

你認為不重要的~不見得別人覺得不重要

畢竟每個人重點&在意的點都不同

買房子也本來就是多聽多看多討論

如果不喜歡我們的討論~可以不要看~不需要來這裡罵人!

網友說的都很對,
住林口,
有車族覺得交通很方便,但對沒車或不想開車的人就是大缺點
除交通花費多之外,其他費用也不少
例如我現在住的地方光是管理費就7000,電費兩個月6000 (冬天)
林口很多建案管理費也可能要到3000以上,
可是對不用公設或管理員收信的人,就覺得管理費太貴
通勤的人會想說通勤費增加
房子大,電費也會增加
交通費+管理費+電費 都要考慮進去才好
sunchang wrote:
網友說的都很對,

..交通費+管理費+電費 都要考慮進去才好.(恕刪)


管理費住那裡都要付吧!
住林口,冬天比較冷,電費會比較高是必然的,但相對的夏天的冷氣費也會少得多,一年算下來應該差不多。
惟一真正要增加的費用其實是交通費,住台北郊區又在台北工作的人,房價便宜些多付些交通費好像沒什麼好說的。
至於林口有霧,冬天比較冷,風又大,都是事實,有人不喜歡最好勸他另外找喜歡的地方去住;喜歡林口的人也可以舉出一卡車理由喜歡林口,對於這些人,冷不冷有霧沒霧風大不大都不重要了。
每個地方都有優缺點,如果林口沒有任何缺點,而且離台北又近,交通又很方便,房價會是1坪30萬?
我比較不怕冷 哈哈
冬天坐在沙發
拿個毯子蓋著就溫暖了
經濟實惠~

但是熱就不行
真的要到舒適
只有冷氣開下去一途

所以林口適合我
夏天超涼爽

順便一提
這個冬天我的電費單都在5~600上下
是兩個月總計唷
不是一個月5~600
我一人一狗住
馬克兄
如果之前住公寓或無管理員的大樓怎麼要付管理費呢?
因為網友在問除濕機要不要開,我想電費也是考量之一
電費確實夏天較便宜,因為冬天感冒一次成本遠比電費高多了,暖氣全力開下去
至於交通費,如果之前是租房子,住宿舍,離工作的地點近
買了房子,交通費就增加了

但是真有買房自住的需求,
例如結婚了,老婆不想跟公婆住;生小孩租屋處太小或成本太高;換工作了要減少通勤時間
那電費、管理費及交通費考量又變成其次了
地點,格局能否到達低標,價錢是否能接受,比較重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