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副都心很「謎」,房價炒得非常高,進去買的都是投資客,你現在進場,恐怕會成為「最後一棒」,風險要自己考量清楚。
至於林口、淡海新市鎮跟北大特區,三者條件都差不多,但林口房價最高,題材也最多,自己選擇吧!我自己是選擇三峽,雖然不受投資客青睞,但幾乎已經開發完成,成熟度高,人口入住率最高,環境住起來也最舒適,而且現在三峽的大眾運輸系統也已經建立起來了,儘管沒有捷運,到那裏卻都很方便,我是覺得當初的選擇是蠻正確的,給我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三峽,但林口、淡水也不差就是了,就看你自己的工作地點跟財力能力來判斷吧!
工廠營業額2010- 16兆3461億- 3046億- 1兆7794億- 2兆9474億
商業登記家數2011- 770,194- 53,781- 132,945- 43,677
公司登記家數2011- 596,574- 159,800- 118,183- 47,839
公司登記資本額2011- 19兆6546億- 9兆8792億- 1兆7803億- 1兆4201億
我是這樣看的
新北市是生活大市、桃園是工商大市、臺北市是首都
1/3的工廠產值在北部三市
1/3的小額消費在北部三市
5成多的公司登記在北部三市、25%在臺北市
公司資本額單臺北市就占全國的5成
公司(有錢人)透過公司置產、轉投資、開建設公司取得台北市精華大樓(商業或住宅),
並在各重劃區加碼
投資客逐水草而居(重劃區置產)
自住客已買的沾沾自喜、還沒買的叫苦連天(其實都是小棋子)
要考慮的是房地產是投資的工具還是普羅大眾住的權利
公司(有錢人)會把資金放在土地與住宅大樓就是好賺
如何使公司(有錢人)炒房不好賺,去賺觀光、商業活動、開發新能源、商業大樓等其他投資工具
那房地產才可能下來
其實這就是政策性問題
如果
1.實價課稅
2.非自有住宅課重稅
3.非自有住宅不可貸款
4.公司行號不可買住宅,僅可買商業大樓或是工業廠房(實質審查,確有投資計畫)
5.所有新建住宅之售價為土地公告現值+建築成本+合理利潤=超過則不可販售(或不可取得使用執照)
我相信房價就可以下來了
但可能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