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實際登錄后,新北市澎風房價,逐一現在陽光下!!

新巨蛋,算還不錯的捷運宅,現在賣場都要進場了,想必未來很熱鬧的說。
海悅在賣六十時,我是有去看過,公設不高,挑高也高,高樓層的view,不錯。
你的開箱文,偶有看過,也不錯~!
真的好無言 wrote:
我是未交屋前接手的只...(恕刪)

linext wrote:
新巨蛋,算還不錯的捷...(恕刪)


多謝誇獎^^

但是戶與戶隔間用輕質牆,隔音差
A棟的圓圈圈很難得全體一起正常
有行號大大方方在裡面營業

現在公設點交還未開始執行
會發生什麼事 難說

除了捷運聯通宅,新埔站地點算是不錯
不過就是個 "集合式住宅"

營造品質以及細部設計理念
感覺不出有什麼

聽說是松青進駐 感覺還好
要是原先預定的家樂福,雖然不用怕颱風儲糧方便
以前覺得還好
現在感到進出是否更複雜,就不得而知了

新巨蛋在三年前有去看過,代銷業者當時告知的開價價格是36~37萬/坪,請注意這是當時的開價,不是成交價,聽到這樣數字我和我老婆我們就隨便再哈拉幾句就離開了,後來隔沒有多久,我們也在江子翠這裡買了房子,
這三年來偶而(平常都是直接上華江橋往台北)還是會經過新埔這裡,然後看著新巨蛋,然後說這是無緣的房子,因為不管是新巨蛋的開價還是成交價,都比三年前的價格多很多.... 只能說這三年來房價漲很多...
在談這事時,我在現場。
理由很簡單,相信你不會想讓新巨蛋,像三民家樂福那樣。

真的好無言 wrote:
聽說是松青進駐 感覺還好
要是原先預定的家樂福,雖然不用怕颱風儲糧方便
以前覺得還好
現在感到進出是否更複雜,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人對實價登錄都"誤判"

所謂的實價,是買賣的成交價,有買賣才有成交

再講白一點,人家買/搶/談到這個價錢,所以登錄在這上面

其他間會同價錢嗎? 不一定,可能高可能低

但政府既然"認證"這個價錢,要更低就得要更費力去說服屋主

就像有人說

三重的重劃區當初17萬/P→覺得不值得

後來再去看變成24~25萬/P→媽呀怎漲起來是在貴三小

現在35~40萬/P→拎老濕當初怎麼沒有多訂兩間現在就賺翻了

實價登錄其實是個"已過去"的東西,重點是然後呢?

有沒有勇氣毅力跟仲介 / 屋主砍到你能接受的價格,還是要叫全世界配合著你不買直到你買得起為止?
『 現在,讓姊姊我點燃你的火焰… 我有碰到你嗎?我沒有碰到你呀! 我有碰到你嗎?我沒有碰到你呀! 現在,你是不是又熱又

mopowo88 wrote:
江子翠這裡買了房子


江子翠近雙十路
這裡的機能也是很棒
一站到台北市

linext wrote:
在談這事時,我在現場...(恕刪)


哇...
原來大大是松青的少東啊
失敬失敬^^

真的好無言 wrote:
我是未交屋前接手的只...(恕刪)


我有認識一個海悅的代銷...
幾個月前他就告訴我實際的成交都在50多萬
條件差一點有到48萬成交...
所以成交80萬我是不太相信啦!
新巨蛋可以賣到50多萬我相信應該就是目前的行情了!

至於圓圈圈...根據我一星期看一次的經驗...的確沒看過他同時一起上工過XD
每次都有一兩個要休假...
我攝影...故我在...

無皇萬歲 wrote:
實價登錄的效果不就是...(恕刪)


相反的..
你就最好希望別的賣家也能咬住價格
都不會有人缺錢急售或是告老還鄉的
萬一有價格破壞,那你的不二價房子永遠賣不出去...
還好有回報檢舉功能,拯救茺哥玻璃心
個人覺得, 實價登錄是把進貨價和銷售價都公開在同一個平台上的作法

捷運步行10分鐘內同地段有一坪成交 32 的,也有成交 37 的, 買房的多半都不是該區段的原有住戶, 又怎麼能接手到便宜得原住戶價格呢?

舉個最近知道的例子,金額不完全一樣,但是邏輯是一模一樣的.
25坪原始住戶售價750萬, 等於一坪賣30萬,拆開來看總價內含20萬仲介費,5萬有的沒的稅費雜費,等於原住戶實拿725萬, 換算起來等於一坪29萬售出. 但是這組買方的買價是多少呢 ? 750萬+有的沒的稅費5萬+ 仲介費用10萬 = 765 萬,攤算等於一坪30.6萬

拿到房子每坪花1萬裝潢整理,每坪變成31.6萬, 這時如果是投資客,每坪賺 0.5%利潤,就是31.6*1.05=33.18萬,交給仲介賣,仲介+20萬雙方成交費上去,現在房子總價變成 33.18*25+20= 849.5萬,開價怎麼可能 849.5萬抓個整數 850 就是實拿價, 這時帶個15%上去給人家砍, 977萬就是廣告DM價.

這一來一往,老實說

1. 原始住戶要賣一坪 29 這是他願意去符合的市場行情
2. 原始住戶不是每個都會拍照上網找客戶, 找仲介來賣理所當然
3. 原始房屋又髒又舊, 整理起來一坪抓1萬總工程費用才25萬,要有配合過的才辦的到吧...
4. 仲介要開店印DM養業務,成交一間收個20萬實在不為過(熟一點是可以再談啦...)

但是通常媒體只會報, 半年前只賣一坪29萬, 為什麼隔個半年人家就賣 34萬, 漲了 17% ! 真是太不合理了



事實上,這就是市場,有人作服務,有人作工程,有人進貨,有人買貨,不是這樣嗎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